陆军头像怎么弄好看,为什么二战德国军服比其他国家的军服好看(德国陆军军徽)

二战中德军的军装很好看,被日本模仿后,为何丑成 四不像

style="text-indent:2em;">很多朋友对于陆军头像怎么弄好看和为什么二战德国军服比其他国家的军服好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我国陆军这几年有哪些新装备服役
  2. 为什么二战德国军服比其他国家的军服好看
  3. 直升机专用头盔是怎样的
  4. 美国陆军新武器系统即将问世!涉及哪些方面

我国陆军这几年有哪些新装备服役

中国陆军入役的新装备让人眼花缭乱:大至集团军自动指挥系统、战场卫星定位系统、小至单兵训练靴,层出不穷!而"最不起眼"的轮式自行导弹红旗—17A却鲜为人知:它的宣传剧目最少,曝光率远低于其他红旗兄弟!

红旗—17A起源于俄制"道尔—M1"防空系统:20世纪90年代中,中国一口气采购了150套"道尔—M1"及其全部技术资料,然后…自从装备履带式红旗—17,中国集团军的防空底气日益增长:垂直发射、360o环射能力、机动性强、集成化系统、液气悬挂底盘、行进间发射——无一不是体现出中国陆军最强自行低空防空系统的底蕴!

不过,红旗—17毕竟是履带式防空车辆,对于泥泞、山地、高原作战的地形适应性不及轮式底盘防空导弹,它的自动化程度在崎岖山地地形略有不足,所以,中国军工结合自身电子设备、雷达与俄制导弹系统工程优势,发展出适合南方山地地形作战的"雷达、光电、导弹贮存/发射装置”一体化的轮式红旗—17A防空导弹!

红旗—17A在FM—2000基础上得到全面升级:EQ2280DY30型6x6专用越野装甲底盘,采用液气悬挂、倒车影像、行车雷达、空调、北斗、方向盘操控、快速转弯技术;红旗-17A安装有源电扫相控阵搜索/跟踪雷达、光电/跟踪瞄准系统,最大搜索距离45公里,同时探测48个目标,自动标记其中最具威胁的10个目标,引导导弹同时攻击2个目标;导弹转塔的垂直发射箱能够整体吊装,每个发射箱内部有采用冷发射方式的四枚无线电指令制导导弹。

固体双脉冲火箭发动机的导弹全长3.5米,弹重165千克,战斗部装药15千克,射高0.01-6千米,拦截斜距1-3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2.8M,可打击速度700米/秒,12g过载的空中目标。它的电视光学/红外瞄准系统在电磁干扰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在雷达不开机的情况下,仅凭自身光电系统来发射导弹(指令制导);

此外,红旗—17A的转填高度集成化:模块发射箱装填快速便捷,只用不到10分钟即可完成;而且,它的操作舱采用数字化操作平台:大尺寸超薄液晶显示器、大空间、车载空调让操作人员非常舒适!最舒心的就是它可以即时与指挥车、预警机、卫星建立数据交换,完成"发现即打击"任务!

红旗—17A可以拦截进入作战空域内的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巡航导弹、空地导弹、无人机、甚至是炸弹等目标——无论西南方向战略敌人有无装备的武器,进入它的射击范围基本可以拦截成功!

为什么二战德国军服比其他国家的军服好看

笔者在《二战德国军装是谁设计的,有何依据?》里写过,二战德军军服的设计不是横空出世的,而是继承了华丽军装的线性战术(外号“排队枪毙”)时代军服的大量元素。而且,融合了大量的礼服式的设计,注重军服的平整,突出线条分明。

希特勒接见德国空军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

军服设计元素

更何况,德国军服的设计元素,比如橡树叶、罗马柱、双节绳交叉编织绳底板肩章和矢车菊等等,在主要军事大国里独树一帜,难免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德国本身是个发达的工业国,能够保证实际生产出来的军装复合设计,再加上了量身定做,垫肩收腰等元素,突出的军人的气质。

而反观英苏美法等国,除了不常穿的礼服依然维持了较高的水准之外,常服和作战服都注重隐蔽,所以配饰方面尽可能简化,注重实用性,所以不能保证线条分明。

但是,笔者觉得,单靠军服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比如下面这张照片,据说是日本COS爱好者在动漫展上的留影。除了照片上那个女性佩戴了搭配错误(党卫军船帽加国防军装甲兵制服加宪兵胸牌),基本是复合历史上的设计的。请问读者是否觉得这样的形象好看呢?

所以远不止军服给人的观感这么简单。

军队待遇和战绩

在一战和二战之间的20年里,虽然《凡尔赛合约》规定德国只能保留十万军队,虽然德国经历了1922年和1929年的经济危机。但是德军几乎是“独立王国”,军人待遇高过德国平民水平,也高过欧洲某些大国的水平,比如德国士官的军饷和法国的尉官相当。英国人在法国战役后感叹,英国士兵是大萧条中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营养不良,垂头丧气。而德国军队得到了良好的后勤保障,身材健美,活力十足。

恐怕更重要的一点,是德军在二战前吞并别国领土,在二战初期的“闪电战”中频繁得胜,这些胜利提升了德国军人的自信心,增加了他们的实战经验,这对提升军人形象很有帮助。

高水准的摄影师和器材

德国的光学器材和胶片相机从19世纪起就负有盛名,比如徕卡(Leica)、蔡司(Zeiss)、禄莱(Rollei)、康泰时(Contax)、林好夫(Linhof)、福伦达(Voigtlander)和米诺克斯(Minox)等等。

这些高水准的摄影器材使得德国士兵即便在街头的照相馆里都能拍出不错的照片。

二战初期德军的照片

更何况,希特勒和他的宣传部长戈贝尔非常重视用照相机和摄影机来展现军队的形象。德国很多二战老兵的回忆中都提到一件事,那就是,上级会派出新闻摄影队到军队中去拍照和摄像。这使得德国军队留下了大量高水准的照片和摄影资料。

笔者很想指出的是,那个时代虽然没有现在大家习以为常的各种美图、修图软件,但是胶片摄影器材同样可以“修图”:

比如使用补光灯,反光板等器材改变光线。

比如使用镜头滤镜——这个词最早并不是一个美图的功能,而真的是安装在镜头上的一块特殊镜片,来达成需要的摄影效果。

下图为镜头滤镜:

再比如暗房修图,可以改变对比度,抠图,清晰度,突出和改变某些图像特征等等。

下图为暗房修照片示意图:

据笔者观察,除了一些男明星和网红之外,很大一部分男性没有刻意用技巧拍照和美化照片的习惯,所以再和高水准的摄影一比较,差别是非常强烈的。

影视

二战后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无论英美还是苏联拍摄的二战题材的电影中,德国军队的形象都是穿着漂亮而整洁的制服出镜。

有些甚至罔顾事实,比如在二战爆发时已经逐步停发的党卫队黑色制服,即便是在考证资料如此完善的今天,电影《无耻混蛋》中,二战后期的盖世太保依然穿着这套独特的黑制服。

图为电影《不列颠空战》

比如德国二战后期因为物资匮乏,新配发的M44制服从设计、质地到做工,都比战争初期的M36要差一大截。可是大部分电影依然让德军穿着光鲜的M36制服。

这些都加强了公众对德国军服的印象,认为它就是一个漂亮整洁的符号。

当然,随着现代摄影器材,服装工业和电脑技术的发展,加上互联网带来的服装与摄影技术普及,很多国家的军队也越来越多意识到了这一点,然而二战时的摄影资料的差距是无法弥补的。

阅读更多军事内容,请关注近卫步兵师

直升机专用头盔是怎样的

最近,一篇新闻报道让沉默许久的“霹雳火”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陆军第79集团军陆航某旅训练场的一架改进型直10可谓看点十足,除了在座舱以及发动机附近加装了厚重的装甲板之外,我军陆航机群长期以来缺乏的紫外线导弹逼近告警器如今也出现在了这架直10上面,

当然,那篇新闻报道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顶科幻的新型头盔,这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最新产品,它集成了头盔显示瞄准系统,借助这种技术,达到了信息人际交互上的突破,新型头盔和同前视红外设备以及那门23毫米口径链炮联动工作,也就是说,不再需要武器操作员使用双手控制链炮指向,而是通过自己的视野来直接操作指向,飞行员视野往哪看,观瞄设备以及炮口就往哪指,正所谓瞪谁谁挂,用目光杀死敌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火力反应时间,加强了打击效能,在实战当中,分秒必争,谁反应更快,谁就能先敌开火,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直10飞行员所配备的新型头盔的技术水准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相较于前代产品,它最大的区别在于采用了单片大曲面衍射镜片,可以给飞行员提供非常宽广的可视角度,避免了单目以及双目镜片所造成的视野盲区和视觉误差,要知道,在此之前,只有F35实现了批量装备这种头盔,连歼20都没有配备,当然,如今看来,这个短板的解决只是时间问题了,

这块神奇的镜片不仅可以把直升机的高度,速度,过载,以及弹药等关键信息直观地显示出来,还能够通过高清晰画质图像功能,实现热成像,微光画面的投射,使飞行员更方便地实现全天候作战能力,不再需要多余佩戴夜视仪,而且,只需一个按钮,便可以在画面投射与纯目镜两种状态当中来回切换,而前代产品则得用手去调整头盔镜片,另外,新型头盔显示器还在盔型上进行了优化,新的头盔不再臃肿硕大,系统集成更为紧凑,大大减轻了飞行员颈部压力,

用头盔来显示乃至瞄准的技术,并不能够算作是什么新鲜玩意,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末期,就已经提出类似的概念了,而最早的头盔瞄准器则在六十年代被美国搞出来,并优先应用于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以及F4“鬼怪”战斗机之上,

当时还比较简陋,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瞄准功能,但即使如此也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技术,毕竟它让武装直升机的武器首次脱离了抬头显示仪的狭小窗口,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武器的锁定能力,并向更灵活,更宽广的方向发展,

后来,随着光电技术的兴起,出现了头盔显示器,它已经不仅局限于单一的瞄准作用,而是提供着几乎可以完全替代平显的各项信息的现实功能,再后来,头盔显示器还可以直接把机载观瞄设备所提供的,包括电视,红外画面在内图像投射到镜片上,几乎所有信息都可以在这顶头盔上显示出来,

除了直升机,在固定翼飞机方面,头盔瞄准以及显示技术则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起初,这项技术为了配合大离轴角格斗弹而使用,我们知道导弹具有自动跟踪引导的能力,但是单纯依赖引导头自己去搜索的话,效率就很低下,此时头盔瞄准技术便可以帮助导弹引导,从而缩短锁定时间,等到后来大离轴角导弹的出现,配合头盔瞄准器,甚至都不需要再将机头方向对准敌人即可发射导弹了,

美国陆军新武器系统即将问世!涉及哪些方面

美国军队各兵种的武器装备基本都是由军工复合体利益集团控制,它们与美国军队各军兵种都有一个利益链条,各军兵种幕后的军工大佬们相互争夺军费大蛋糕,因此,对于武器装备的研发总是频出“新意”。空军可以研发五代机、六代机,海军可以研发航母、核潜艇,陆军也不甘心落后,作战任务少了无法研发新坦克,就在单兵防护装备、作战装备上做文章,能让士兵减少伤亡,能让士兵获得压倒性的单兵作战装备,美国国会总不会拒绝吧,否则就是不拿士兵的命当命看。于是,近些年美国陆军单兵防护、作战装备层出不穷。不过,虽然新装备出了不少,但效果并不咋滴。下面就列举几个,看看美国陆军的魔幻新装备是个啥东西。

第一个是:下一代班组武器(NGSW);新的班组武器用来替代现有的M4A1卡宾枪和M249轻机枪。其实也没什么革命性的新技术,最大的看点是采用6.8mm通用弹的步枪,要知道美国和它的小盟弟们基本都是使用5.56毫米步枪弹,这次美国要提高步枪口径了。6.8毫米步枪弹可不是美国首创,大国早就开始装备了。美国新班组武器采用6.8毫米步枪弹的理由是5.56毫米步枪弹面对单兵防护装备有点力不从心啦,采用6.8毫米步枪弹后力争一枪撂倒一个敌人。不过,也有持不同见解者,如果美国的班组武器采用6.8毫米步枪弹,北约国家使用的5.56毫米步枪弹怎么办?有悖与北约单兵武器的统一的规矩。另外,口径大了,威力强了,弹药携带量、操控性也有影响,所以,新班组武器实际作用如何,两说着。

二,“反遮蔽杀伤利器”——精准枪榴弹;美国的枪榴弹并不少,包括步枪加挂的枪榴弹和榴弹发射器等。不过,新型榴弹发射器的口径小了,体积也小了很多,但威力并不小,美军希望利用新型榴弹来提升消灭有遮蔽目标的作战效率,因此,美国陆军正在开展的“步兵排武器和弹药配置”(PAAC)的研究,新型榴弹具备精巧的体积,又具备精准的打击能力,不但可以杀伤人员目标,还要具备摧毁硬工事目标的本领,目前它们正在研究,计划在2028年的某个时候研制出新型反遮蔽武器来。也就是说,结果如何还不好说。

第三是新型中型和重型机枪;美国军方近期宣布,希望用下一代机枪取代7.62mm口径的M240机枪和12.7mm口径的M2机枪。具体的性能还不清楚,总之是从使用效率上应该比现在的机枪要更具优势,特别是应对远距离目标的能力。

第四是给机枪加装消音器,这个主要是给现役的M240机枪加装消音器,美国的军事术语是声音抑制器。据美国陆军的说法,机枪加装消音器后,对手就不知道机枪的射击位置了,有利于机枪手的安全。这个说法有点那个了,除非是不开枪趴在那里不动安全,只要开枪就不可能不让对手知道,机枪又不是狙击步枪。

第五是新型昼夜综合视觉增强系统(IVAS),“混合现实”(MixedReality)技术,据说是一个结合虚拟与现实的新技术,能够针对现实场景并且像游戏那样形成虚拟的视场,可以远距离精准狙杀目标,能够使大多数人采用站姿射击时准确击中300米以外的目标。同时还能给指挥官提供作战分析图像,也就是具备了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和临场分析能力,这个厉害了!

除了上述几个,美国陆军还在研究新型肩射武器装备,其实就是单兵火箭筒或者是肩射导弹之类的东西,只不过美国的武器称呼都洋气而已。另外,美国陆军还计划研发一堆高超声速武器装备。还有新型步战靴,新型单兵防护装备等等,很多很多。能不能搞出来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吸引来军费,军火利益集团可以有钱赚。美军是一个典型的唯武器论者,从来都是依赖先进的武器装备作战。不过,美军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了,却越来越打不赢泥腿子了,这到是一个现实。由此看来,美军所谓的先进武器也不是无敌的,甚至是有点不切合实际。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陆军头像怎么弄好看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战中德军的军装很好看,被日本模仿后,为何丑成 四不像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2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