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如何看待教育厅推荐给教师的10条走心建议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如何看待教育厅推荐给教师的10条走心建议的知识,包括省教育厅专家建议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如何看待教育厅推荐给教师的10条走心建议
老师写在通知书里的评语当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我们都知道孩子一生中的转折会有很多次,尽管这个学生在你眼里不让你喜欢,但你一定要以爱护的眼光、慈悲的心态、扶持的语言来写每一份评语。其实每个学生---不管他的年纪大还是小,当拿到通知书看评语时,那是一份期待的心情。TA,期待老师不要否定自己,期待自己在老师心中有一个正面的印象。同时家长看评语时也是一种期待。不是期待老师的夸奖,而是期待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进步、是有前途的。老师,应该去做那个指路人,而不是教训人的人----尽管我们的教育体制下赋予了老师这样一种特权,并且多少年来已被大众接受----但那是错误的!!!当然并不是要你无原则地去夸奖,但是如果本着“爱”的心理,孩子再大的缺点、毛病、惹老师生气的事情也是可以原谅的,毕竟他们还不成熟,是可以被允许犯错误的。要知道,老师对于TA们过错的原谅和鼓励的话语往往更能激发TA们向上和改过的动力!中国的老师们比西方的老师更多的去发现学生的缺点、挑毛病;而西方国家不是这样。总是以鼓励、发展、积极的评价来定义每个学生。中国的老师们不应在孩子还未成熟时就给TA们的心里投射阴影的----写评语正是老师把“爱、肯定、期望”洒播到孩子心里的最好时机。愿你成为学生们心中爱的使者
写信给省教育厅有用吗
这个有用没用,得看有没有价值。如果写的内容符合社会需要,符合民众愿望,具有参考意义,具有指导意义,那肯定会有用。
比如说,反映现阶段滥办教育培训机构的问题,应试教育中的弊端,那么教育决策者一定会去参考或考量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反之,则无用。
安徽一家长建议扩大文科招生,教育厅的回应说明了什么
高考文理科招生规模大小,实际上还是市场对文理科人才需求决定的,而文科重要还是理科重要,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高考招生中的“重理轻文”现象也一直在被广泛讨论。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至于偏重文科还是理科,主要还是基于当时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并不是一成不变,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有侧重点。
现实的情况就是理工科招生规模大,文科招生规模小,为什么?
有人建议扩大文科招生规模我们先从日前发生的一件事谈起。
日前,安徽有一位学生家长给教育厅留言,认为安徽省应该采取措施,降低高考文科招生分数线,不要让学文科的孩子背负更大的竞争压力,随后省教育厅进行了回复,内容意味深长,值得很多家长关注。
该家长的这段留言很长,他对安徽省的高考招生非常了解,想必也是花了不少心思查阅资料,在留言的最后还给出了四点建议,大致的内容概括如下:
近年来,安徽省的高考录取率稳中有升,但依然存在“重理轻文”现象,在过去三年的高考录取中,文理科的本科分数线差距巨大。
以2021年高考为例,文科本科线是519分,而理科则只有415分,文理科本科线相差了104分,成为了全国之最,让人不解。
随后该家长还分析称,虽然文理科试卷难易程度不一样,但根本原因是招生计划悬殊巨大造成的,以安徽某知名高校为例,2021年招收理工科学生4300余人,但文科则只有1150人,如此巨大的差异导致文科生竞争过大,对文科生来说明显不公平,也不符合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要求。
家长给出四点建议安徽是文化大省,不仅仅需要理工类人才,也需要懂哲学、懂历史、懂法律、懂社会工作的人才,于是该家长提出了4点建议:
1、教育部门在组织本省高校申报招生计划时,适度扩大文科招生规模。
2、要求省外高校适当增加文科招生计划。
3、对于文理兼收的专业,应该向文科生倾斜,比如口腔医学、财经类,中医药、农学、管理学等。
4、适当压缩对口招生中的文科招生指标,将这些指标转移给参加高考的文科生。
可见该家长是做过一些工作的,但是这些想法和建议真的靠谱吗?
教育厅回应实际上该家长的观点和建议,就是这个问题所表达的意思,文科招生规模为什么比理工科的小,能不能扩大规模?
我们来看看安徽省教育厅是如何回复的!
安徽省教育厅回复称,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经济发展对理工科毕业时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文科生的需求相对较小。
这是我们需要划重点的地方,这句话也应该是最核心的地方,同时回复还强调,教育部已经明确要加强资源统筹,向国家重大规划、重大战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专业倾斜,优化学科结构,适度扩大相关学科的招生规模。
这也就意味着很多涉及关键技术的理工科专业还要扩大招生规模,而不是去压缩规模,释放出资源给文科专业。
另外,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计划,完全是由各自依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生源状况自主向教育部申报确定的,每年的高考招生计划是国家指令性计划,本省也只是依据下达的计划总量来制定招生细则。
也就是说,家长的建议很难行得通,不过教育厅也承诺将会进一步加大宣传,直到高中生从兴趣和爱好出发,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在结合自身成绩、专业和学校定位的基础上,科学选择文理科。
可以说这个回复意味深长,我们至少可以理解到几个信息:
文理科选择一定要考虑社会需求,每年的招生都是依据整体需求调控的结果,文科招生规模小,说明市场用人需求少。
大多数人是如何评价文理科规模大小的?对于文理科招生规模的大小,很多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一位高中老师直言,这位家长的建议可能会坑了很多学生,因为文科就业形势严峻,继续增加招生指标,与社会需求相违背,最终吃亏的还是学生,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家孩子正在读文科。
不过也有人指出,理科是发动机,文科是方向盘,要合理发展,大力发展理工科是正确的,但是比例不能过于失衡,否则也的确是个问题。
可更多的人还是认为,社会需求决定一切,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扩大文科招生,可能会导致毕业即失业,要求增加文科招生计划的建议是在无理取闹,文科毕业了能干啥?
文科对社会的价值不可忽视有人认为文科生能干啥的观点,个人不是太认同!
个人认为,文科和理科存在特性上的差异,这也就注定了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不一样的气质,文科会更加注重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培养,而理工科则更侧重于计算和逻辑能力的训练。
而纵观整个人类历史,理工科显然推动了科技的发展,解决了很多困扰人类的难题,使人类获得了更有质量的生活,所以很多人认为理工科才是最重要的,甚至还将文科污名化,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很多人就认为,理科成绩不行的全部都去学文科,也就是说文科一直是处于第二选择层面。
可是我们却忽略了人文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人类社会如果仅仅只有高度发展的科技文明,而没有精神、文化、艺术和价值认同,这个社会岂不是冷冰冰的?
文科指引着我们去追求理想,而理工科则帮助我们让理想成为现实。只有两者共同发力,才能构建美好的世界。
引导孩子提前规划文科很重要,但文科的市场需求的确较小,就业也存在不小的压力,高校专业开设和招生也是需要对学生负责的,对于那些长期就业亮红牌的专业,自然要压缩招生规模。实际上文科专业招生规模大小,也是高中生选择文理科和专业的风向标。
不要寄希望于文科招生规模扩大,应该从孩子自身的情况出发,兴趣、成绩往往才是决定因素,如果是自己不喜欢的文科专业,就算录取了恐怕也没有大的前途,但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即便学校差一点,可能也会发光发热,这一点需要家长和老师提前引导。
如何评价文理科招生规模大小问题?
如何看待教育厅推荐给教师的10条走心建议和省教育厅专家建议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