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对于下跪之事,有何看法这个问题,专家建议行大礼见大官下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康熙帝为何下跪拜祭明孝陵
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康熙皇帝从31岁到54岁共有六次南巡,其中分别五次亲自到明孝陵祭谒朱元璋。
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45岁的康熙帝南巡归途中第三次亲谒明孝陵。此次,康熙帝亲自改定祭告文:
帝天锡勇智,奋起布衣,统一寰区,周详制作,鸿谟伟烈,前代莫伦。朕曩岁时巡,躬修醑荐,仰其遗辙,不囿成规。兹因阅视河防,省方南迈,园林如故,睇松柏以兴思;功德犹存,稽典章而可范。溯怀弥切,奠酹重申,灵其鉴兹,尚期歆享。康熙对朱明开辟者朱元璋的功绩,可谓是盛赞有加,不吝溢美之词。之后,康熙皇帝观察到明孝陵毁损较严重,于是下令重新修葺,并且钦赐了御制的治隆唐宋匾额,在明孝陵公开悬挂,这时距清代开国正已经55年。那么,康熙皇帝为什么要给前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么高的评价呢?
这与清代建立后的文化局势和南方统一颇有关联。明朝灭亡后,一些江南著名士绅坚守道统与华夷之辨,拒绝承认满人的武力占领,认为是无道胜有道。各地或是公开武装反抗,或是以笔为刀,写文针砭,总之就是不愿意做清朝的臣民,俨然明遗民自居。有的人急呼,华夏文化就要灭亡,自己要被野蛮人统治,不愿为新统治者服务,更不能“以夷变夏”。到了民国时期,学者王焕镳就睿智的指出:
明亡,遗民系心故国,无所放其意,则望陵凭吊,欲以创巨痛深之蕴诉之九渊,冀后之人有因以喻其心者。若顾炎武之七谒、屈大均三谒,尤志士所深悲云。著名士人顾炎武甚至还在明孝陵脚下的钟山南边隐居好几年,以表哀思。松江士人夏完淳从小跟着父亲、老师抗清,16岁被清政府杀害。据说夏完淳被押往南京路过紫金山,说自己得见高皇帝孝陵一死无憾,可见明孝陵演变为非常重要的象征符号,借此表达对前朝之思。
满洲人意识到,马上得天下,然而不能凭借马上治天下,在统治基础相对稳定后,就得去笼络人心,而文化途径非常重要,即就是所谓诛心之计,以示意天命转移与德性所在。
笼络人心,尊重朱明,在清代肇建时就得到了高层的一致认可。清朝定都北京后第二天,顺治皇帝就派大学士去祭告朱棣,祭文大概说:流寇李自成把明朝赶下台,明朝终结,我们消灭流寇定都北京,天命就转移到我这边了,我非常虔诚地来告诉你,要把你的神位迁走,放进历代帝王庙。
这种祭告仪式具有很强政治意图,其实就是从国家层面上昭告天下,明朝已经更替了。从效果上来说,这是高明的统治技巧。除此之外,清代初年还确定了40处历代帝王陵寝,每年春秋两季派官员去祭祀,其中就包括明孝陵。顺治皇帝到昌平巡察明朝的十三陵,特别到崇祯陵墓奠酒,给他倒上三杯酒,给他磕头。
新朝帝王对亡国之君行跪拜礼,前代都没有。康熙皇帝曾到明十三陵一座一座地奠酒。康熙三十八年,玄烨曾经考虑要寻访朱明宗室后裔为明孝陵守陵:
朕意欲访察明代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古者夏殷之后,周封之于杞宋。即令本朝四十八旗蒙古,亦皆元之子孙,朕仍沛恩施,依然抚育。明之后世,应酌授一官,俾司陵寝。俟回都日,尔等与九卿会议具奏。
康熙皇帝自诩为中华圣主,继往开来,自然也要有不同前代的心胸气象,人到中年的康熙帝对于往昔英雄的朱元璋惺惺相惜。雍正皇帝继位后,宣布了康熙的遗旨并转述:
明太祖崛起布衣,统一方夏,经文纬武,为汉唐宋诸君之所未及,其后嗣亦未有如前代荒淫暴虐亡国之迹,欲大廓成例,访其支派一人,量授官职,以奉春秋陈荐,仍令世袭。朕伏读之下,仰见我圣祖仁皇帝海涵天覆,大度深仁,远迈百王,超轶万古。朕思史载东楼,诗歌白马,商周以来,无不推恩前代。治隆唐宋这个评价,对朱元璋来说无疑是名实相符,但由清代皇帝说出,却具有别样的政治意义。总体来说,一方面,康熙帝亲谒明孝陵,主要是做给汉人士大夫看的。另一方面,康熙帝亲谒明孝陵,又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姿态或权力策略,也体现了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
实际上,更具重要的意义是,由此清代可以进入一个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文化体系的殿堂,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和精神财富,继而康熙通过文化典籍的学习,帮助自己从汉人眼里的异族之主修炼成为中华英主系列链条中继承者,进而使满清摆脱蛮族政权的形象,逐渐汇入中华文明的主流谱系,影响深远。
也就是说,康熙皇帝多次祭拜明孝陵和安抚前朝遗民的行为,是自觉汉化融入华夏道统和民族多元汇通努力的侧面表征,这是政治家的极大睿智。
参考文献:
李恭忠:《康熙帝与明孝陵:关于族群征服和王朝更替的记忆重构》,《南京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中华民族古代的跪拜礼,可以传承下去吗
跪拜礼是古人席地而坐的方式,在汉代以前,因为没有专门用于坐的坐凳座椅,能让人最舒适的方式就是两膝着席,让臀部压在脚后跟上。以这种方式入坐,当遇到需要向他人表示敬意或者致谢的时候,就将臀部翘起来,俯身向下,呈现跪的姿态,这就是跪拜礼的由来和带原生态的基本形式。
当跪拜礼走红而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正式礼节后,又变得繁复起来。比如“九拜”就有九种不同的叩拜礼仪: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和肃拜。
“九拜”的应用非常广泛,宗庙祭祀拜祖先,郊祀拜天拜神,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这些拜礼都行稽首礼;在平辈、同级之间行顿首礼;对于卑者的稽首礼,尊者以空首礼答拜;振动礼为丧仪中所用;吉拜礼用于祠祭;凶拜礼是服三年之丧所用;肃拜礼为跪拜不便的女子、身披甲胄的军人。
如今还保留的礼节方式,有拱手、作揖、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和祠祭等,这可能就是当今仍流行的也是最基本的感恩、答谢、祝福、祈求的表情包了。
作为一种文化,很多礼节可以在反映古代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看到,如果没有这些文化支撑,你看到的就是白板一个,没有东西南北风的风味了。
对于下跪之事,有何看法
“男人膝下有黄金”!跪是一种太庄严的礼节!男人千万莫轻言“跪礼”!
“上跪天!下跪地!中间跪父母!”,这是坊间行跪礼的标准!
2014年和2016年,于我来说是最黑暗的年份!生我、养我的父母亲分别离世!父亲先行!母亲殿后!俩老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们终生为之奋斗的儿女们!我们姊妹们肝肠寸断!但又无力回天!唯有长跪以报父母养育大恩!一跪、二跪、三跪!长跪不起!怎能相抵于父母如同滚滚长江浩荡之恩?
我深深地眷恋着我的父母亲!愿我的父母亲“天堂”安好!我愿以“长跪”遥寄对父母亲永恒的念想!
OK,关于对于下跪之事,有何看法和专家建议行大礼见大官下跪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