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为什么不建议孩子背道德经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不建议读的老子书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可以推荐一本关于《老子》比较权威的讲解书吗
可看注书者活多大岁数,一百五十岁以下的人注解不用看,满口胡说八道,自己做不道,别说再保守点,全盘托出又有何用,好吃的还能放起来吗?
道德整部全是解释,生的理论,死的原因教训。老子按照自己的认识解释的不行,别人更别提了。
为什么不建议孩子背道德经
《道德经》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与生活阅历的,孩子在接受新生事物的时候,没有经验,每天花费时间去背诵《道德经》,只知道了字面内容,理解不了,真正的含义,道理。读了也不懂反而还容易将自己绕糊涂。所以,不建议孩子尤其是中小学以下的孩子去背诵道德经。
读《道德经》一类的书,真的有用吗
读不懂《道德经》一类书的人,会认为这类书就是一堆废纸。能学懂《道德经》一类书的人,一定会认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代先贤们畄给我们人类的认识宇宙大自然,认识世界认识规律,打开人类智慧心灵钥匙的伟大的经典!
老子写的道德经,真的很深奥吗
感谢邀请!老子写的道德经,要说深奥,它深奥得不得了,历经两千五百多年,仍然闪耀着璀璨的智慧光芒。但它也浅显,从探究天道入手,推理出悟道修身、治国安民的人道,透射着揭示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的大智慧。要了解道德经的深奥与浅显,是不是从以下方面看:
一是从学术地位看。道德经也叫《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诸子百家乃至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叙述:“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指出:“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源于道家”。
《道德经》也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世界名著。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除了《圣经》,就是《道德经》。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历史》的一卷下册(东方出版社1999年1月)说:“或许除了《老子》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老子》中寻得智慧的妙要。”(《东方的遗产》之《古博真人》)
二是从老子的成长发展看。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渊博的学识。
三是从老子创作道德经的过程看。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四是从道德经的主题思想看。道德经分为道和德上下两篇。
它的上篇是道。老子追根问底,探究宇宙的终极法则或最高主宰,直接参透了宇宙万物的本原——即道的存在及其特点。它在第四章中写到: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意思是说:“道好像一个空空的器皿,但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它深奥得很啊!就好像是万物的根源。它能够压制万物的锋芒,消除万物的纷扰,调和万物的光泽,和尘埃同在,它幽隐得很啊!我们好像看不见它,它却无处不在。我不知道它最初是怎么来的,在有天帝之前就有了”。
在第二十五章中写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说:“有一个物质混然而成,先于天地而产生。它寂静无形,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大到无边叫做逝去,逝去叫做遥远,遥远可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己为法则。”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伟大发现和阐述!
对宇宙万物本原的认识,西方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后才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很多国家不大认可。许许多多的人还生活在神学的世界里。老子的思想起码在认识世界的本原上,比西方哲学家们领先了两千三四百年。
它的下篇是德。在第五十一章中这样写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意思是说: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天地赋予环境,万物得以生长,展现了各自的形态。所以万物没有不尊崇道和珍贵德的。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贵,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顺其自然。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结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成长而不支配主宰。道可谓是最高深境界的德。”
这一章揭示了道与德的内在关系和“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真理。在其它各章中都贯穿和体现了圣人、候王、士人以遵道贵德为根本的治邦安民思想。也揭示了中国人尊道贵德的信仰必然。
关于为什么不建议孩子背道德经和不建议读的老子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