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项目流程八个阶段

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图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林业项目流程八个阶段和不编制林业建设项目建议书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林业项目流程八个阶段以及不编制林业建设项目建议书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农场没有建设用地,怎么做休闲农庄
  2. 是否应该增设县级林业和草原机构
  3. 林业项目流程八个阶段
  4. 林长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农场没有建设用地,怎么做休闲农庄

如果没有休闲农业用地,还能不能做休闲了?在此,小编肯定的告诉是你,能!

1、休闲农业将引入PPP模式,政府鼓励利用PPP模式、众筹模式、互联网+模式、发行私募债券等方式,探索休闲农业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休闲农业鼓励利用PPP模式、众筹模式、互联网+模式、发行私募债券等方式,探索休闲农业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支持休闲农业的发展。

2、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四荒地”发展休闲农业。政府明文规定,闲置宅基地和鼓励: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整理结余的建设用地可用于休闲农业。发展农民自有住宅从事旅游经营,与一般农区土地相比,以发展休闲农业的项目对土地进行开发,土地价值将获得更高反映。

3、可在农场建设可移动的建筑,例如,具有当地特色的小木屋,集装箱,也可引进国外先进的房车,还有可在空地上建设一些可移动的“星空”小屋等等,类似这些非永久性建筑是可以用在休闲农庄的。休闲农业最主要的目的是有地方能让游客暂住,这些“可移动”建筑就满足了庄园需求,同时也能避免在建设用地给农庄带来的束缚。

政策红线我们不能碰,想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避开这些红线,也能达到目的地。在建设用地上,不能心存侥幸,即使建好,也可能面临被拆迁的风险。

是否应该增设县级林业和草原机构

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县没有林业机构。机构改革后林草局需要监管的林地草原面积更大了,但是管理力量却被弱化。今年两会已有委员建议强化县乡基层林草机构建设,在重点森林和草原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所在县区,增设县级林业和草原机构。

???

??“县级林业机构是林业工作的基层管理、服务组织,强化县乡基层林草机构建设,壮大林草管理队伍,理顺业务关系,构建上下贯通联动的林草管理体系。才能促进林草事业的发展。

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承担着林业、草原、湿地、荒漠、自然保护地和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等诸多职能,理应得到重视,但国家层面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位阶确仅仅是自然资源部管理的副部级的国家局,林业和草原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无山不绿,无水不清要靠林业和草原部门。因此从国家层面就应该恢复部级建制,成立林草部,列农业农村部后,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所有市县等都要恢复林业独立建制,这样才能更好发挥生态文明主战场的作用。

??

林业项目流程八个阶段

1、项目申报:(1)按国家林业局每年2月下达的林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指南,省林业厅通知各州市林业局、厅属单位上报建议项目名单。(2)省林业厅初步筛选确定各州市林业局、厅属单位拟上报项目名单。(3)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省林业厅。(4)省林业厅对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初审后,上报国家林业局或省发展改革委审批。

2、项目立项:国家林业局或省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审查,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立项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3、项目初步设计:(1)根据国家林业局或省发展改革委立项批复,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项目初步设计。(2)项目初步设计报经省林业厅计财处和业务处室初审后,由省林业厅单独或与省发展改革委联合组织专家审查。(3)按专家审查会意见,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修改项目初步设计后,随文上报省林业厅审批。

4、项目施工作业设计:(1)按照省林业厅批准的项目初步设计,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做施工作业设计。(2)州市林业局组织专家审查,对通过审查的项目施工作业设计予以批复,并报省林业厅备案。

5、资金计划下达: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年度投资计划,省林业厅、省发展改革委按项目初步设计分解下达年度投资计划,明确年度主要建设内容。

6、项目组织实施: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等,建设单位组织项目实施。

7、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实施完毕后,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州市林业局组织项目初验后上报省林业厅,由省林业厅组织竣工验收。必要时转报国家林业局组织竣工验收。根据验收组意见,省林业厅下达项目竣工验收批复,报国家林业局或省发展改革委备案。

8、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项目竣工验收批复后,建设单位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林长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林长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林长制需要国土、农业、环保、财政、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形成合力,但在实施中职能交叉、责任不明、任务不实等问题仍然存在,协调管理难度大,部分管理机制还需磨合。推进过程中的形式化、模式化等不良倾向仍然突出,需要进一步完善责任体系。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市及各县(市、区)均出台林长制会议、督察、信息等相关配套制度(暂行),但需进一步细化完善。

(二)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完善,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较低,区域间的生态补偿,以及享受生态红利和产品的经营主体、企业反哺生态的补偿机制也未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没有得到同步跟进。林长制激励机制缺乏,各地对林业工作问责制度较多,激励机制缺乏。各级政府出台的惠林政策不多,引导还不够,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对社会主体参与林业建设工程的补助标准不高,奖励份额不重。林业投融资难的问题尚未有效破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滞后等问题非常突出。

(三)保障措施有待加强。财政支持力度有待增强,省、市、县财政对林长制推行资金投入不多,林长制工作经费及相关工程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基础设施尚不完备,林场大都在偏僻山区、交通不便,造林大户在林道建设、蓄水池建设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影响参与林业发展的积极性。林业科技支撑能力有待提升,基层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力量薄弱。林业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科技成果示范与推广有限,森林经营和产业发展科技含量低。

二、林长制改革的建议

(一)进一步理顺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省级林长会议的指挥棒作用,党委组织部门在年初制定考核工作方案时,建立林长制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建立林长制日常工作情况责任追究办法,责成限期整改,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因失职渎职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各市(县区)都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问责制度,实现林长制的目标精确化、措施精细化、监管精准化。

(二)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积极建立各级林长制会议、工作督查督办、信息通报、考核等制度,明确总林长负总责、林长分级负责、林长办负责日常工作的运行机制,党委政府牵头主抓、林业部门统筹推进、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形成合力。并探索林长制立法,以法律的形式严格生态保护,形成长效机制。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解决林地流转、林木采伐、造林抚育补贴、林业融资等制约林业生产经营的各种困难,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立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和推广网络,盘活林业资源。

(三)进一步加强经营体系。把林长制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深化改革、加大经营、发展产业、改善民生,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聚焦有权难行使、有证难抵押、有地难流转等问题,继续深化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和“三变”改革,进一步放活集体林经营权,规范引导林地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发展评估、担保、收储等社会化服务机构,扩大林业抵押和交易规模,促进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新型业态,依托优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林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发展观光林业、健康养生等新兴业态,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加强政策扶持,推进产业融合,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苗木花卉、林下经济等现代高效林业,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地理标志产品等品牌链条,拓展电商销售渠道。

(四)进一步健全保障体系。把林长制工作经费和林业发展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公共财政支持林业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对社会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外资项目等积极投入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强化队伍保障,加强工作机构建设,稳定各级林长制办公室工作机构,充实壮大专业技术人员和护林员队伍。强化科技保障,完善林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加大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科技+”“智慧林业”,不断提高林业智能化建设水平。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最全工程建设项目流程,赶紧收藏,太实用了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2/11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