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如何看待叔本华有关书不要读那么多的观点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如何看待叔本华有关书不要读那么多的观点的知识,包括叔本华的书不建议看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如何看待叔本华有关书不要读那么多的观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叔本华说:“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
其实,叔本华的提法并不算新鲜,他说的只不过是死读书的书呆子下场而已。
《孟子?尽心章句下》就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读书,你要看啥就信啥,那脑袋不被撑破,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你如何去消化各种南辕北辙的说法呢?
弗兰西斯?培根在《培根论人生》一书中言:“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须知,读书的目的,不是被洗脑,而是开启自己的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的也很清楚了。
光读书不思考,自然是不行的;但是光思考不读书呢?我觉得,还是行不通的。不读书学习,那就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我没见哪个人是从不读书,竟然也能成为大学问家的。
叔本华的话,说的有点矫情,甚至有点做作。不排除有炫耀自己是天生有才识的意味——他差不多是想说:您看,我不用多读书,靠自己思考就远远优越于你们了。你们整日里读书的,也没弄出什么成就,都是一群傻蛋。
鲁迅说:“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厨,早有人反对过了,时光不绝的进行,反读书的思潮也愈加彻底,于是有人来反对读任何一种书。他的根据是叔本华的老话,说是倘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的脑里给作者跑马。这对于读死书的人们,确是一下当头棒,但为了与其探究,不如跳舞,或者空暴躁,瞎牢骚的天才起见,却也是一句值得绍介的金言。不过要明白:死抱住这句金言的天才,他的脑里却正被叔本华跑了一趟马,踏得一塌胡涂了。”
木心说,拜伦自称不读书,死后发现其藏书里满是注解,真是天纵英才。
他们哪里是不读书呀,这您也信?
上学时,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喜欢这样做:在班级里整天勾搭同学玩,表现出一副不把学习当回事的样子,然而,一考试,他的成绩还是相当好。你要觉得,人家天生聪明,不用学就会,那就错了。他回家如何学习,你哪里知道。
叔本华的书谁的译本比较好
王成。
我最早读叔本华的书是《论人世的痛苦》,读起来流畅通俗,用词遣字把深邃的哲理,译得明明白白。
后来读了王成译的《悲观论集》,我惊讶于叔本华用大学问证明悲观主义,准确得令人无话可说。王成对叔本华经典著作,翻译的确很牛叉!
2000年代是博客时代,在科学网上读到王成的博客。他在博客中解答博友关于物理和哲学的问题,文字平易而生动,准确而动感,段落有节奏感。他笔下的苏格拉底、尼采、叔本华等先哲蛮亲切地告诉我们,如何面对身边的酸甜苦辣。
为什么叔本华认为年轻人很早洞察人事、谙于世故预示着本性平庸
洞察人事,谙于事故不是平庸的特性,只有给圆滑自私自利的奴像结合一块时才会平庸;如果给大义公心结合,他就是位非凡超能的人。
对叔本华评价是怎么样的
以前喜欢看一点叔本华的书,所以尝试回答一下。
略长,我给你慢慢梳理一下,叔本华的书确实非常值得一读。
叔本华,他是一个内省智慧极高的人。
霍华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到过人类的几种智力分支(多元智力理论),其中一种就是内省智力(intrapersonalintelligence)。
这种智力,能够认识洞察外部世界的规律,和觉察反省自己身心的种种现象,并对它们进行辨析与洞悉。这种智力在哲学家,思想家小说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例如,哲学家柏拉图,老子,庄子都是这样子智力天赋极高的人。
这一个特质,注定了他评价与观察一个现象,其一不会陷入名利财富为衡量第一标准,第二他不会流于表面去观察一个状态。
1.
虽然看起来,叔本华对这些名利财富并没有多大兴趣。其实,叔本华很关心关于"幸福"的事。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观察与思考幸福的事情。但是,在幸福之前,首先要觉知痛苦,《人生之路应该如何走过》中谈到了关于痛苦。
在他的观察里发现,我们对痛苦与幸福的觉察,是这样子的特性:
如同流水,顺利的时候,是不会有浪花的,除非它们遇到阻碍。我们健康的身体,没有产生痛苦的时候,我们不会注意到它们。反而,会因为鞋子有点夹脚,而感到烦恼的很。也就是说,其实,真正让你很幸福很爽的事,你根本没去注意,反而,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感到大为烦恼。甚至大为光火。
再简单的说下来,如果你失去了双腿,才会发现有双腿,是多么方便开心,可以愉快的奔跑,多么令人快乐。但是,你拥有它的时候,却反而会烦恼,因为可能它有点胖,或者线条不够优美。
所以,当你感到不幸的时候,看看更不幸运的,你才知道其实自己还拥有很多,日子其实不错。
但是,因为我们平时缺乏内省,观察与觉察不到这些规律特性,那么自然无法把这种规律与智慧应用到自身与周围。则很容易"习惯的正确"(不假思索认为是对的)陷入下面"生存的痛苦":
当你无有内省能力觉察到自心,正处于何种状态,与外界的规律是如何"欺骗"你的时:
那么痛苦和无聊这种破坏你幸福的死敌就存在了——而且是一种对立的存在。
当你因为伤口与资源的匮乏而感受到痛苦,这是一种直接的痛苦,我们凡人没法否认这个感觉的存在。叔本华不管它有多聪明,他也不得不接受这种痛苦的存在。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伤口,资源不匮乏的时候,那么另外一种痛苦就是"无聊"。
当贫苦的,下层的阶级,正在为衣食住行,生存而奔波忍受痛苦的时候,"无聊"也正在折磨另外一群人:
对于人类而言,无聊的酷刑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虽然口袋充裕,却无法感受快乐,因为他们已经陷入到了无聊的深渊。于是,为了逃避这个可怕的地方,不停的旅行,度假,到处寻找刺激,让他们越来越麻木的快乐,感到一丝放松。奢侈,排场,酒精,毒品,混乱的趴体不过本质上都是他们努力逃出无聊境地的挣扎。于是这些人可能,为了追寻一点快乐,时刻坐立不安,所作越来越危险,事实上报纸上屡见不鲜了。如果不加以觉察的话,结果只能是两种,悲剧,尚未悲剧的千仓百孔。
于是,生活就像摆钟一样,来回在这两个极端中来回摇摆。一会直接的痛苦,一会无聊的酷刑。要么痛苦要么无聊,反正总有一样逃不了。你逃离了一端,就正在接近另外一端。你的生命也正在摇摆中流逝掉。
2.
叔本华也作为一个凡人,已经觉察了生活中这一痛苦,他定然会想尽办法从这个摆钟中脱离出来。他认为,首先你可能根本没有认清楚你自己(那么更别提认清世界的规律了)
在《人生的智慧》一书中有不少的篇章去观察分析我们认为是幸福的东西,重新审视什么是幸福。
凡事追本求原,人最终只能依赖自己。——歌德不论身在何处,我们只能在自身创作与发现幸福——戈德史密斯(英国作家)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亚里士多德幸福的生活存在于心绪的宁静之中。——西塞罗?(古罗马哲学家)
总之,虽然关于幸福的话题很多,但是在哲学家的眼中,无一例外的几乎都指向心灵的作用。叔本华也不会例外。并且他与亚里士多德还心有戚戚的觉察到了幸福的无常,美好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
"一切幸福的来源,本质上都是不确定的,不安全的,短暂的,偶然的。"
这也确实是世间一切都是和合的,需要诸多因素的组合,幸福也不例外。于是依赖外界来寻找幸福感,那会很快干涸与消失殆尽。
于是叔本华认为,将自己的快乐受限于外部的变化,那是在太无常了。他不会期望被期待,金钱,赞赏,掌声误导。也不会让自己妥协,去配合低级的欲望与庸俗的区位。并且还建议:
千万不要牺牲自我的内在去换取外在,不要用一个人整个或者绝大部分的安宁,闲暇和独立,去换取荣耀,地位,头衔,和名气。
对他来说,希望离开人群独处是很棒的。(其实大部分内省智力者都不喜欢被人接近,在身边,在人群中,他们特别喜欢与人群保持距离,这是这个智力分支的特性,否则这会非常的折磨他们。其实在诸多心理学的一些书中都提到过这种人格的特质。)
他至始至终的坚持,幸福来自于内在。(如果不是叔本华的话,可能这些智慧会被不假思索的贴上了鸡汤,可见我们处于多么浮躁的环境)
他认为只有精神上的丰富,才不会无聊,有活力的思想才是永远不会枯竭的。从内心和自然中探索到新鲜的事物,并且融会贯通,只要思想保持朝气蓬勃就能避免无聊。我们越依靠思想,乐趣就会越大。具有高度精神力量能够帮助我们过的更加的幸福。
而寄托在外界的幸福必然会遭受各种各样的损失,最后被烦恼所伤(又回到文章的最初,我们觉察不到一个健康的身体,倒是很容易注意到鞋子夹脚)。
而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他很早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如果他很快就懂得如何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其实不过就是从心里认为"幸福"是一种手段可以获得东西,并且是从外界获得的。
所以在,在叔本华的观察中,过早的精通这些事并不是一个好信号,年纪轻轻就不再观察与洞悉周遭的一切,却去熟练的追逐那些注定失去的东西。也许在智商和手腕是厉害的,但是这是智慧上的平庸:他已经是一个陷入无聊与痛苦的人了。在这个摆钟中来回摇摆:你逃离了一端,就正在接近另外一端。
3.
但是为何又从道德的角度来考虑,这也不是一个不好的迹象呢?如果你认为,因为刚才那些事,人们显得不够聪明所以就会带来不道德的事,所以不道德吗?那就错了。又蠢又坏事当下流行的一个词,人们常常认为,又蠢又坏事成对出现的,所以两者是一个根源。
实际上,这种看法在叔本华的《论意志于自我意识中的主导地位》有比较详尽的反驳。而且叔本华虽然才华过人,但是是谦虚的。这一点在书中也反复强调。所以不够聪明的事就会带来不道德的,在叔本华那里不能成立。
其实真正"不道德"的原因在于,在他看来,这个经过文明教化的世界,实际上只是一巨大的化装舞会。过早的精通舞会,技巧上的操作,带上面具,显露出他们的优雅。人们为了巧妙的与对手周旋,而带上了面具,他们真实的样子,并非他们所表现出的那副样子,他们的面具就是一个工具,投机取巧,只知道谋取利益(还未必正当),贪心与罪恶倒是如影相随的。
叔本华的思想体系里坚持认为:
一个人幸福的首要要素是他的人格。所以,他希望这么教育人们:在这场化装舞会上,苹果是用蜡制成的,鲜花,金鱼都是由丝绸和纸板做成的,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儿,所有的笑谈都不能当真。
而这一切,洞察人事,谙于世故,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的面具的招数。竟然,过早的出现在一个年轻人身上,这就很糟糕了。
4.
谁要是没有他那个年龄的意气精神,就必然有这一年龄的种种不幸。——伏尔泰。
对于这一点叔本华是双手赞同的。
他认为年轻一个很大的价值在于,人们生命的早期,对于生命的感知是如此的敏锐,强烈,他要经历一个梦幻时期与从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过程。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有些人就会说:
我已经完全抛弃了过去的虚妄观念,“幻想的时代已一去不返。”
这些开始觉醒,去觉察世界与心灵的本质模样。最后可能会通往叔本华认为幸福的路。
但是,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却教导他一个极为错误的感觉:
这个世界已经准备好大量的东西赏赐给他。让他觉得很美妙。那么很显然,他会很快的陷入到追逐名利,远离精神财富,然后再痛苦的摆钟中度过一生。而且他竟然如此早的掌握了种种手段。
所以,叔本华提到,如果一个年轻人对世人的行为方式感到诧异和惊讶,并且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表现得笨拙与乖僻,则显示出他有着高贵的品质。因为,他们尚且没有真正陷入到痛苦的摆钟与名利的面具手段中,才会产生种种的惊讶,也潜在的意味着他们的品质中有更珍贵的东西,这些珍贵的东西确实是高贵的,比如可能是诚实,求知,等等。才很容易让他们看起来更加笨拙的手足无措,而不像那些干练的政客一般虚伪。
所以现在你可以明白了。叔本华那番话的意思。
5.
叔本华的关于幸福的思想中有三个重要的观念:
其一,一种很大的愚蠢是"不在他自身的本质中去寻找幸福,而是在别人看待他是什么中寻找幸福。
其二,牺牲健康(也包括人格)去谋求外界身外之物来谋求幸福是注定悲剧的,外界是无常的。
其三,人格(并不仅仅是性格那么简单,在他看来思想也是人格的重要部分),是通往幸福的首要因素,精神财富能够帮助我们获得生命的幸福,越思考越幸福。
这些思想给后人带来了很大影响。
虽然他是智慧的(不是究竟的,但是是相对的与极具启发性的),他也是同样的是凡人,也有他的缺点。他寂寞的度过了一生。不过他常常能够跳出自身与周围的环境,重新审视这一切(内省),努力揭示生命残酷的本质与真相,并且寻找真正的幸福。
虽然外界看起来是消极的,因为他没有推崇名利并且提醒人们警惕幻想,其实他是一个真正积极努力的人。而且努力打破那些无常的幻想对心灵的欺骗,然后努力思辨尝试走向真正的幸福。这一点非常的勇敢。也一直对后人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不要在需要洞察与思考年龄,被世事的表象轻易的遮蔽了双眼。
另,即便是哲学家的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观念与思辨,也不代表这就是真理,也许甚至相去甚远。需要辩证的看待与拿来主义。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优良的品格是一笔真正让人幸福的伟大的财富,在哪里都是。
以上。
我以后少水答案。
这类写的多一点,希望有人喜欢。
文章分享结束,如何看待叔本华有关书不要读那么多的观点和叔本华的书不建议看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