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新冠病毒潜伏期体温检测有意义吗,以及新冠快速检测不建议用于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主动检测筛查是什么意思
新冠主动筛查是指把有可能患有新型冠状病毒的人群进行核酸检查,及时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病例以及无症状患者筛查出来,从而加强隔离,阻断传染源,避免传染给其他的人。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病毒,有一些人群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没有症状,但是身体内携带有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染性,所以会进行筛查。将所有人群集中在一起进行核酸检测,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发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从而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扩散。核酸检测主要是通过检测呼吸道的分泌物中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就为阳性,就说明体内有病毒感染,并且通过呼吸道查找病毒的核酸是无创性的,而且检查迅速,可以大范围的推广,适合于大量人群检测。
当某个地方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的时候,通过做全民的新冠核酸检测筛查,才不会漏掉每一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有利于全民健康。
非风险地区胃镜检查前要求做CT排除新冠属不属于过度医疗
全国所有医院做胃镜都必须如此。是否过渡医疗,你可以去国家卫计委门口静坐,要求他们给你个答复,让他们告诉你为什么。
快筛检测是什么意思
是快速筛选阳性人员,此词的来源是因为新冠疫情传染太快,在防控时对需要核酸的大量人员进行一个快速的筛选,对阳性人员进行隔离。如果不快速筛选,人员太多会造成更多的麻烦,比如检测时间过长,会导致疫情传播更快,只有越快速的筛选,才能及时遏制住疫情的传播。
新冠病毒潜伏期体温检测有意义吗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真的给人感觉其特别的狡猾,传播能力非常强不说,诱发的症状也相对复杂,根据钟南山院士团队专家组在medRxiv上发表的论文内容来看,只有43.1%的患者在入院时有发热,87.9%住院期间出现发热,所以有人质疑,测体温筛查还有意义吗?其实,筛查体温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重大!
我们可以把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引起的疫情当做一场战役!而我们的敌人是几乎隐形的、非常微小的病毒,我们并不能看见它,那如何才能发现它并战胜它呢?
测体温相当于战斗的最前线!而且不需要调动大批的专业人员。这个病毒虽然非常细小,我们无法看见它,但是当它侵犯人体以后,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就给我们发现它、找到它提供了线索。
虽然在目前来看,早期仅仅有不到50%的人群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但是通过测体温这个非常简便、易行、任何人都能学会的办法,可以做一个初步的筛查。尤其是在很多人出入的公共场所,比如超市、写字楼,如果发现体温升高的人群,我们可以及时告知其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是否为新型肺炎。
虽然这些体温升高的人群,不一定都是新型冠状肺炎导致的,但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不进行筛查,把大量的体温升高的人群放入到公共场所当中去,一旦其中有新型病毒肺炎患者,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样的?相信关注新闻报道的人都比较了解。
发热的病人被筛查出来以后,就要出动专业人员了!当这些发热的人群被筛查出来之后,通过简单的测体温,恐怕就不能再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了,此时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员出手!
如果说测体温的这些朋友是民兵的话,专业的医护人员就是战士!
医护人员首先会详细的询问患者是否有第4病例或者是确诊病例,又或者是否接触过疫区人员,做一个流行病学的筛查。之后要给予患者进行ct检查以及血常规等化验,这些检查就相当于战士手中的武器!
通过这些检查明确这些发热的人群是否存在着特殊的ct影像学表现,比如磨玻璃影、小结节影,是否存在着相对来讲比较特殊的血液表现。如果发热病人有流行病学的接触史,在症状、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血化验三者当中有两项是阳性的,其将被列入疑似病例行列!
如果没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如果症状、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血化验三者当中有三项是阳性的,也将被列入疑似病例行列。(湖北省疑似诊断有区别,影像学有肺炎特征的即可列为疑似病例!)
这样我们距离抓住新冠病毒就不远了!那么如何做出确定诊断呢?我们有杀手锏!
根据第5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指南,疑似的病例需要进行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病毒核酸,以及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这两项检查当中的任何一项为阳性,均可确诊为畸形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在本次中南山院士团队发表的论文当中也提到了,如果把ct检查、核酸试剂盒和临床症状结合在一起,确诊的准确率能大大提高!
一旦确诊,就必须要给予系统的治疗了,患者们要接受专业感染科、呼吸内科等很多医学专家的诊治,这些医护人员就相当于是部队里面的特种兵,有更强的杀敌能力,会更好的救治确诊的患者!
除了发热,还有其他的症状,也必须给予重视在第五版的治疗指南里已经详细介绍了这个病毒可能引发的临床表现: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患者的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少数的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
在钟南山院士团队发表的新论文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患者的临床表现上,分别有87.9%和67.7%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了发热和咳嗽。而呕吐(5%)和腹泻(3.7%)症状几率不高。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以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的患者会快速的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有脓毒性休克的可能。
总结虽然有一些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发展的过程当中,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发热,但是在初步的筛查当中,测体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属于绝对不能放弃的一环。
面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个人的防护,一定减少出门次数,一定要做到不聚集,少到密闭的空间,戴口罩,勤洗手,返程上班的时候更是要注意戴口罩,注意手卫生,注意工作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的通风和卫生条件的维持。
提醒朋友们一定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是否有发烧的症状,另外如果出现明显的干咳、胸闷也应该有所警惕,如高度怀疑自己是新型病毒肺炎患者,建议您一定要带好防护去最近的发热门诊,求助于专业的医生,并进行ct检查以及采血化验,一定不要隐瞒自己的病情,否则一旦造成传播,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谢谢了!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