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当年的水浒卡,是史上最残忍骗局

大家好,关于水浒传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水浒成书冷知识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三国和水浒,哪个成书更早
  2. 水浒传成书时间
  3. 水浒传是在什么时代发明的
  4. 水浒传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三国和水浒,哪个成书更早

答: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生于元末,而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生于明朝。从这个时间上来分析,肯定是三国演义成书要比水浒传成书更早。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原形是明洪武四年(公元1374年)完成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而《水浒传》反应的是北宋末年“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从这个角度上分析,《三国演义》要比《水浒传》成书晚出来。

水浒传成书时间

《水浒传》成书时间当在嘉靖三年(1524年)至嘉靖九年(1530年)之间。

此前尚未发现有任何文献记载过《水浒传》;此后很快就有李开先、崔铣等的评论,高儒的著录,之后又是郭勋的仿《水浒传》为《国朝英烈记》,都察院的刊刻《水浒传》。

从下到上,掀起一股“水浒热”。如果《水浒传》早就成书,那么我们就难以解释为什么嘉靖三年(1524年)之前无人提及《水浒传》,而此后的几年中《水浒传》却受到人们如此热切的关注,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水浒传》正是在嘉靖三年(1524年)至嘉靖九年(1530年)之间成书并迅速流传开来的。

水浒传是在什么时代发明的

水浒传是明朝前期写的,作者是施耐庵。因为作者生卒:元贞二年(1296年)-洪武三年(1370年),水浒传的成书年份大概是1350年左右。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罕有的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的。它的产生,跟我国文学史上许多家喻户晓、为人喜爱的名著一样,是具有进步思想的文人作者采取民间流传的故事,加工创作而成的。

北宋末年有“宋江三十六人”起义的史事,再加上《大宋宣和遗事》中关于水浒故事部分、元杂剧中的水浒戏以及其他民间传说和作者自己的想法,一部《水浒传》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资政新篇 特别有名的一本书,它的历史地位及局限性是什么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3/14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