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冷知识(民国问题)

你肯定不知道的民国冷知识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民国冷知识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民国冷知识以及100条民国冷知识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关于上海的七条冷知识
  2. 国家冷知识
  3. 写字楼的冷知识

关于上海的七条冷知识

1、意大利有比萨斜塔,上海也有一座比萨斜塔,而且倾斜角度更大,也就是松江区佘山镇天马山景区的“护珠塔”。

2、上海虹口区有个“下海庙”,是当地渔民和居民为祈佑平安奉祀海神的神庙。

3、上海简称为“申”或者“沪”。在古代时“沪”是一种捕鱼工具,把呈喇叭形向外扩张的水道为“渎”,而上海就在松江口处呈喇叭形的海湾成“沪渎”后来又改为“沪”,而“申”是因为战国时期这里是春申君的封邑。

4、“印度阿三”这个外号其实是从上海租界传出的,因为那时候在租界里印度人多是充当保安维持治安,由于他们的巡捕制服上有三道杠,于是上海人就叫他们为“阿三”。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在租界里,洋人是老大,华捕是老二,而印度人专门指挥交通和守门的,所以被称为“印度阿三”。

5、同济大学以前叫德意志大学。

6、崇明岛并不都是上海的,有些是属于江苏省的。

7、上海最长的马路是沪太路,足足有38.5公里。

国家冷知识

1、黑海是乌克兰唯一的海岸,正是这一点在度假者中非常受欢迎。在这个巨大的海洋中,几乎没有波浪,水位也不会变化。

2、在所有欧洲国家中,法国在农产品生产中排名第一。农业用地,占整个法国土地面积的五分之四。

3、几乎一半的印度人是素食主义者。而令人称奇的是,尽管吃的是素食,但是许多印度人却身材魁梧强壮。

写字楼的冷知识

一种说法是,这是源于香港和台湾的翻译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写字楼这个名字起源于民国时期的上海,当时有很多外资公司在上海开设分公司,招收的员工都在房间里写东西。其他人问这些员工在做什么,他们回答写字,因此“写字楼”这种叫法就传开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民国时期的冷知识你看过吗 太接地气了
标签: 民国 知识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3/159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