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为啥不带少女,而是带一船老妪和接生婆 古人的大智慧

很多朋友对于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和郑和为什么能完成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郑和,为何被称为大明朝的“海军上将”
  2.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3. 1405年郑和船队从福建哪里出发开始其七下西洋的壮举
  4.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这一事件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郑和,为何被称为大明朝的“海军上将”

提到宦官,尤其是比较有名气的,一般都会被写进“权阉”之流,而这些人也往往是一些坏事做绝,让人生厌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宦官中也有很多“好人”。郑和应该算一个好太监吧!

郑和名字的由来

郑和不是其本名,他本姓马,原名文和,云南昆阳人,因为在家里排行老三,家里人便叫他三保。明朝大将傅古德、蓝玉率领大军攻略云南的时候,小三保被掳到军中,并被施以宫刑。后来不知怎么的辗转进入了燕王府中,成为了燕王手下的一个小太监。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他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成为了皇帝。而在朱棣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三保随其左右,出入战阵,屡建奇功。因此当燕王成为皇帝后,三保也因有功被升为内功监太监。永乐二年(1404)明成祖赐三保姓“郑”,从此马文和就改名为郑和,因其小字三保,因而有人也称其“三保太监”。

郑和下西洋

郑和之所以被称为大明朝的“海军上将”,主要是与“下西洋”这件事息息相关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大事件。(所谓的“西洋”,是明朝人的地理概念,以婆罗洲为中心,以东的叫东洋,以西的叫西洋)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一共下了7次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他的这一壮举比起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而东来还要早80几年。

郑和是下西洋的正使,也称“总兵”。在他的手底下,有都指挥二人,指挥就是三人,千户104人,百户403人,还有一帮总旗和小旗,最终加起来大约得有27000多兵将。而这两万多兵将都归他这个“总兵”来管,因此说他是“海军上将”一点错也没有。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明朝时期能称得上世界航海壮举的就只有郑和下西洋了。郑和其实并非达官显贵,也不是什么圣贤名将,他在12岁时就已经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然而他悲惨的童年生活并未就此结束,他很快就被明军抓去,送进宫当了太监。但是祸兮福所倚,他的太监生涯给他之后创下的赫赫战功奠定了基础,也让中国历史永远的记住了他的丰功伟绩。他被送进宫后跟随燕王屡建战功,让燕王朱棣甚是欣赏,最后燕王称帝,对郑和的器重更是不输往日,一度提拔他为内宫太监,并委以重任。

当时,明成祖朱棣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也就是今天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陆地。目的是为了提升明朝在世界上的威望和地位。要知道,明朝在当时世界上可是一大强国,经济繁荣,国家昌盛,造船技术更是凌驾于世界各国技术之上,郑和出使西洋所率领的船队多达200多艘,且船队纪律严明,各职能船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运货,有的负责护舰;船上载着上千人,有医生,翻译,传教士,官兵,使臣等应有尽有。七次远航共到达过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都会访问各地首领,并把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名贵物品慷慨相送,展现大国风度之余也促进了和多国间的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的贸易往来。

郑和的远航在当时世界上影响甚大,无论是从船队规模上,还是从远航时间和地点上,都属于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给中国的外交和海上交通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1405年郑和船队从福建哪里出发开始其七下西洋的壮举

公元1405年7月11日,一支规模巨大的船队从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扬帆出海,这支由明朝永乐皇帝派遣,由郑和统帅的船队,在此后的二十八年间,七下西洋,出访了东南亚、南亚、西亚,远至阿拉伯地区和东非;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郑和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这一事件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郑和小名七宝,他自幼随着他的父亲追随朱元璋一家,后来他被派给朱棣当家臣后来朱棣称帝后派郑和七下西洋。朱棣派遣郑和七下西洋的原因:

国内的需求

明朝在朱棣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经济强盛。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强国,明朝的造船术,指南针的陆续发明为郑和下西洋奠定了经济与技术基础,从唐宋元以来工商业的发展,沿海城市的发展让人们很迫切的想要去发展航海业与航海贸易向海外输出我国的茶叶和瓷器丝绸等等这些海外很喜欢的以及获得我国很缺少的香料,国内工商业的发展急需由内销转到外销当时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沿海城市的繁华那些依靠航海贸易获得财富的人,促使着那些由丝绸商人茶商这些人构成的士大夫阶级推动着朱棣代表的高层决策,当时的皇室和王公贵族等等这些贵族阶级有些对西方香料珍宝的吸引力,这些都促使朱棣派使出使西洋开辟着新的贸易航线,开始与西方贸易。

威慑海内

虽然当时的明朝作为世界第一强国,但是当时国内外的政治情况却并不是那么那么海晏河清。当时明朝有着蒙古贵族元朝残余势力以及海上的敌人(当时的倭寇以及那些海盗专门打劫中国商船的国家),在当时尤其以日本武士对中国明朝的威胁最大,他们从日本远赴中国福建沿海地区由一开始骚扰当地的本性到最后的洗劫,百姓苦不堪言。由于明朝前期要抵御和北伐元朝蒙古的残余势力,所以一开始简单的防御或者不理睬这些日本倭寇。明朝经过朱元璋,朱建文和朱棣三朝的治理明朝的国力以及军事实力已经很大的提升,已经可以拥有打败以及威慑其他国家的能力让他们不敢有这种想法。

寻找建文帝

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是篡位得来的地位,他以清君侧的名义将皇帝帝位从他的侄子建文帝的手中得到的。据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攻入皇宫后,皇宫出现了一场大火。建文帝也从这场大火中离奇失踪,也就是说朱棣并没有从中找到建文帝的遗骸。事后有传闻说建文帝已经出逃到海外某个国家等待时机卷土重来。朱棣害怕啊,因为他是篡位无论他是不是个胜利者,即使是不会骗人。正如孝文帝的太傅方孝孺说的:“百年以后仍逃不过一个篡字”。正因为朱棣不是正统的继承者,所以他一天找不到孝文帝他就是一个篡位的。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去寻找孝文帝也有震慑那些海外国家如果找到孝文帝最好将他交给明朝。

传播中华文化和与海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明成祖朱棣和其他派遣使者出使海外的人一样,为了彰显我中华国威、显示我大中华地大物博是天朝上国。这类的出使大多会带上很多珍奇百宝去送给海外国家的国王,促使他们前来朝贡但是这大都是送的比给的多。这坏处就是给明朝的财政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可能这也就是造成最后明朝覆灭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也带来的好处也有很多就是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促进了物种的迁入与传播就比如说土豆,玉米的传入中国。这给中国和世界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这场下西洋的活动也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了中国。

最后我认为郑和七下西洋也是明成祖开拓海外疆土的第一步,去探索海外的实际情况让郑和积累航海经验绘制航海地图。当时的世界正值大航海时代,我认为明成祖作为一代大帝他应该会有一定的政治敏感的,他选择派遣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弄清海外的国力情况以便为了进一步派遣兵力去征服海外国家。但是郑和七次下西洋拖垮了明朝的国力并且明成祖朱棣没有等到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回来。明成祖朱棣在大航海时代的野心他也就没有时间去实现了。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和郑和为什么能完成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在哪里 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在什么地方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4/12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