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孙中山对日本的态度是如何转变的这个问题,日本为什么支持孙中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905年在什么推动下成立了同盟会
1905年,在孙中山的推动下,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会宣布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该政党的政治纲领,决定创办机关报《民报》。
后来,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的指导思想。
为什么清末日本可以在华北和东北等地大肆驻军
按当时国情,清政府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暗中帮助日本打败沙俄。在双方百万大军残酷厮杀后日本战胜,也是惨胜。
以日本思维是没有我们日本出兵,东北已经全部是俄罗斯的了,因为4年前也就是1900是沙俄17万军队在东北灭了满清7万精锐,日俄战争前东北已经危危可及。日军当然认为他在东北就应该享有特权了。
让日军驻军,也是清廷无奈之举,否则沙俄随时蚕食国土。
包括民国也是,正是我们国父孙中山亲批,准许日本人自由进入东北开垦,这其实也是日后埋下了日本侵华欲望的祸因。
孙中山对日本的态度是如何转变的
有学者认为,孙中山对日本的态度从亲日到反日的演变,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00-1914年,从求援日本朝野到幻想联合日本政府;
第二阶段是1915-1919年,从对日本的局部的感性批判到全面的理性批判;
第三阶段是1920-1924年,从对日本的公开抵制到坚决反对。孙中山对日态度的转变是由他20多年同日本交往的实践和帝国主义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际所决定的。”
中日甲午战争后,为何会有那么多革命党人选择在日本积蓄发展力量
当时的中国人对日本的感情很复杂。
总体来说,当时一般民众对日本十分陌生,并没有特别的厌恶和反感,因为甲午战争日本虽然侵略了中国,但战火限于东北和台湾地区,大多数中国人民并没有感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穷凶极恶。
相反,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压倒性胜利,使中国的仁人志士,从中华老大帝国的迷梦中撤底惊醒,再不变法图存,中国真要亡国灭种了。相对于欧美列强,日本是中国变法最好的样本。在这时很多中国人心里,对日本敬佩,胜过仇恨。
四五十年前,日本还与中国一样,闭关锁国,愚昧落后。几乎与中国同时开启近代化进程,结果甲午一战,中国一败涂地,日本一跃成为东亚第一强国。类似的历史遭遇和完美的逆袭道路,使很多探寻救国道路的中国人深信,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走日本的路。
这是一方面原因,还有另一方面比较现实的原因。就是去日本留学比较便宜。甲午战后,新学汹涌而来,很多社会精英选择出国留学。留学欧美,开销巨大,文化差异巨大。留学日本就好很多,地理位置近,花费较少,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比欧美差。在清末民初,留学日本嫣然成为一种潮流。鲁迅、郭沫若、郁达夫、蒋介石、蒋百里、陈真等一大批名人都曾在日本留学。甚至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曾计划去日本留学,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去了法国。
在日本的这些中国留学生,接触到了各类先进的社会思潮,大多数人思想越来越进步,成立了很多革命团体。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救中国。可以说,是很多中国人在日本成为了革命者。
这些革命者,可以在日本谋划行动计划,然后迅速返回中国行动,一旦失败,还能很快逃回日本,多次清政府的追捕。
写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革命者在日本了。
但是我要说,这样的革命者脱离了中国社会、脱离了中国人民,注定是要失败的。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组织起千百万劳苦大众共同奋斗的革命者,才是民族真正的希望。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