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仇视父母,父母该如何消除孩子的怨恨

孩子为何仇视父母,父母该如何消除孩子的怨恨

今天给各位分享孩子为何仇视父母,父母该如何消除孩子的怨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孩子为什么恨父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有的子女记恨父母,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2. 恨自己的孩子是正常心态吗
  3. 我们那么爱孩子,怎么那么多孩子会恨自己的父母
  4. 孩子为何仇视父母,父母该如何消除孩子的怨恨

有的子女记恨父母,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正常心里。有句俗语叫“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很多人觉得父母已经养育你长大。应该心怀感恩。但父母和子女之间闹得不可开交,很多是因为童年的创伤留给孩子伤害太大。

曾经看过这样的一则电视新闻,男人原配妻子去世了,留下他和女儿,后来她又给女儿找了一个后妈。

男人觉得如果对二婚找来的媳妇儿从外面带来的女儿,视如己出,那么她也会对自己和自己的女儿好,这样日子才能过下去。于是女人带来的孩子提的所有要求,男人通通答应。但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如果想要个东西有,却常常得不到满足。让亲生女儿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她想要一个玩具娃娃,男人那一天钱没带够,就没有买。孩子不干,就在街上哭了起来,男人不管周围围观的人群,上去就是一巴掌,之后拽回了家。巧的是,第二天女人带来的孩子玩具找不着了,男人直接就说,不用找了,然后给买一个新的。

后来男人的亲生女儿,在这个家里愈发沉默不再说话。男人和二婚的妻子以及妻子带来的孩子,每天有说有笑,男人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他觉的这样其乐融融的和谐环境是他决策英明。当然他的二婚妻子和他预期的一样,把他照顾得很好。男人的袜子和衣物每天都清洗,饭菜也做得非常可口。

后来男人亲生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把志愿填的是离家很远的一所大学,自从上大学以后,几乎就没怎么回过家。孩子也考上了满意的大学,他作为父亲来讲很成功。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好日子没过几天,他的二婚妻子得了癌症去世了。

男人的亲生女儿一次都没给他打电话。反倒是妻子带来的养女会定期的给他打电话。男人心里知道她是为了找自己要抚养费。养女学习成绩不好,只考上了一所大专。

后来男人生病住院了,养女来医院探望。在和男人聊天,哄她开心之后,嗫嚅地要生活费,男人直接给他转了一些钱过去。但是没想到养女立刻拿钱就走了,男人很伤心。脱口而出,虽然我对你视如己出,可你找我就是为了上我这要钱来吧。没想到养女直接说,你不要以为你对我好,是因为什么,我不知道。无非是希望我妈对你更好,伺候你的更舒心更细心。我妈当年已经做到了,只是她走的早而已,所以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男人听了之后很寒心,给亲生女儿打电话。亲生女儿,只是问了他住在哪家医院,哪个病房。说自己工作很忙,单位不给假。男人心里很清楚,女儿在心里是记恨他。女儿虽然人没有到医院去看望父亲,但是一日三餐准时给他订美团外卖送到病房,但也就仅限于此。

女儿说她忘不了,在他小的时候父亲,父亲的种种行为,伤他很深。他可以支付他医疗费,但是如果想要让他付出感情,像亲人一样对待,她做不到的。

通常孩子记恨父母多数,孩子在童年受到过来自父母的心理创伤,而这种创伤影响终身,甚至只要一看到父母就会想起那些痛苦的过往。

恨自己的孩子是正常心态吗

肯定不正常!

孩子做了什么错事?还是你根本不喜欢孩子!或者是你因为过大的心理压力,家庭压力把这种压力发泄在孩子身上!看到活泼的孩子忍受不了,心情烦躁!

孩子天性好动,爱哭爱闹,当父母有不良情绪时,孩子的行为会更加让你产生反感和厌恶。

我们那么爱孩子,怎么那么多孩子会恨自己的父母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但是要搞明白事情的原委,可能就需要一本书,甚至是几本书的篇幅,因为里面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如孩子的感恩教育问题,父母的学习和成长的问题,父母爱的能力问题。父母的真爱和假爱问题,社会的价值观导向问题……既然现在这么多人关注这个问题,我就简单的先回答一下。

假爱说

首先我们先思考一下,爱的本质是什么?爱的能力是什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因为我会发现,有一些父母,他对孩子的爱,不是真爱而是假爱。

1.假爱之焦虑

假爱是因为自己的焦虑、人格的不健全、心理的不成熟,而过度的把心理压力和焦虑转嫁给自己孩子的一种爱。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皇帝不急,太监急!",在学业中,孩子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压力很大,并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过不去,但是父母着急在前头了,每天催促着孩子写作业、上补习班等等。这就是父母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够,而让孩子买单的行为!

当父母给孩子施加压力时,父母肯定不会说:”爸爸妈妈受不了啦,你赶快帮爸爸妈妈调节一下心情吧,你如果不好好学习,拿出一个好成绩,爸爸妈妈晚上又睡不着觉了“每个人都有防御的本能,父母也不例外,父母肯定会这样说:”你要好好学习,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连工作都找不到,凭你的水平,应该能拿到好成绩!“孩子应该拿到好成绩,这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孩子在学业上的压力往往是父母带给他的,而不是孩子自己感受到的。

因为父母没有能力处理自己的育儿焦虑,就把这种焦虑转移给孩子,并且还是以爱的名义,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假爱!

2.假爱之恐惧

很多父母实际上是没有安全感的。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父母不愿意孩子在更大的空间里面去玩耍,不愿意孩子在更宽广的领域里面去自由探索;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父母,只要孩子离开自己3米之外,就深深的恐惧;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父母,会把孩子牢牢的控制在手里,不允许孩子有那么多的朋友,不允许孩子去远方,甚至会翻看孩子的日记本。

没有安全感的父母,害怕孩子会受伤,害怕孩子会吃亏,对孩子的行为充满恐惧感,充满受害心理的恐惧感。但这种恐惧感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自己,感觉到人格尊严被践踏,于是亲子之间就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但这个时候,有一些父母还高举着爱的大旗”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父母不会害你的!“

这其实是一种假爱,因为自己恐惧,因为自己没有安全感,所以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控制,牢牢地把孩子像个婴孩一样控制在自己的手里面。哎,可怜天下父母心!

3.假爱之内疚教育

假爱会引发内疚教育。妈妈在生活当中不如意,没有被老公疼爱,心里没有安全感,觉得未来没有希望,于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生怕孩子不被自己掌控,于是他要孩子就范,这个就范的方法是什么?内疚教育!

“儿子/姑娘,你爸当年娶我的时候,你知道家里有多穷,你奶奶那个时候简直不是人,经常欺负我,排挤我,我在你们这个家庭受了很多苦,可我仍然没离开,为什么呢?就是想看着你们两个长大呀,你说说,妈妈容易吗?”

孩子掉着眼泪,孩子就范了,孩子感动了,孩子内疚了,孩子觉得如果不好好学习,不听妈妈的话,自己就不是人。

妈妈成功了,妈妈感觉到自己吃了定心丸,因为无论那个没良心的男人怎么对我,我都算在这个家里面站稳脚跟,因为我的两个孩子已经成为了我的人。

内疚教育实现了,孩子终于成了一个看起来是懂得感恩,但实际上却失去了自我。这是假爱,这是内疚教育。

如果说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这样一种假爱。大家想一想,如果孩子一旦明白了生命的真谛,一旦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了痛苦和挫折,他们会怨谁呢?他们要不怨自己,怨自己是自我攻击,自我否定,内疚教育的孩子一般是这样的;要不就是怨爸爸妈妈,要不是你们,我今天能这样吗?这叫逃避型的人格。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事情父母都替孩子包办了,她从来没有体验过人生自己去掌控的感觉呀。

父母一直以来的教育都是让孩子产生内疚感,产生自责感。所以今天,孩子在自己的胸口上戳几刀,那不也是很正常的事吗?所以大家看,无论他是向内的自我攻击还是向外的攻击他人、防御的、逃避的这种人格,其实都可以称的上是恨。

有些孩子可能没有恨父母,但他去恨自己,有可能他也不恨自己也不恨父母,但他却恨了自己的命运。这些都是因为假爱而不是真爱而造成的各种的问题。

4.假爱之理想自我

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自我,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一句话”每一个父母,都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把自己的孩子当成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每个父母都有可能,那些不懂爱的父母更加可能了。

父母没有成为钢琴家,没有成为舞蹈家,没有成为诗人,但他们想让孩子来完成。父母没有成为彬彬有礼的人,就想让孩子见到谁就要讲礼貌。你要一个几岁的孩子讲什么礼貌,还在怀里抱着吃奶的,就见到叔叔阿姨叫。

这就是假的爱。让孩子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且父母还会给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

以上就是四种假爱,要讨论清楚真爱的本质其实并不容易,在这里我们先说假爱,也会给大家一些思考和启发。

怨恨之源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我冷。有个同学上学穿的鼓鼓囊囊的羽绒服,里三层外三层的包着,大家一见到她就觉得很搞笑,说“你怎么穿这么多呀?很冷吗?”同学回答:“不冷啊,我妈妈觉得我冷”。

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我饿。我们在上班,刚到办公室看到一个人在呕吐,一问原因,吃多了,就说:“你这个人脑子有问题吗,吃这么多干嘛呀?”同事回答:“我妈妈好久没见到,做了好多的菜,他一直觉得是我饿,一定要让我多吃,我也不想妈妈不开心,所以我就吃多了,结果就吐了”。

妈妈的这种行为是不是爱?是爱!有时候这种爱还会让我们很受用。我曾看到一个表情:一只小狗窝在主人的旁边,主人用手摸了小狗的头,之后就把手放下了。那小狗就把主人的手拿起来再放到它头上,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这只小狗已经对主人完全依恋,已经离不开主人了。这个主人见到谁都会骄傲的说:“你看我家的狗多听话!”

其实妈妈对孩子的爱又何尝不是这样,孩子已经完全离不开妈妈了,孩子已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这时孩子不恨父母恨谁!但是有些恨并不是完全都值得理解和原谅的,有些恨其实是可以不存在的。

我有一个同学,小的时候经常和我们一块玩,同学里面有的家境很好,父母很有本事,家里的钱根本花不完。那个同学家里很穷,爸妈没本事,而我呢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更没本事。但是那个同学却总是唉声叹气,怨恨自己的父母无能。

这个时候,怨恨自己的父母,是父母的过错吗?不是,因为父母也有自己的人生机遇,也许有人会说父母没有把他引导成一个感恩的能力的孩子,那也是父母的错,因为养不教父之过嘛!理论上是这样,但即便你是个孩子,也应该有对自己人生负责的能力。

但为什么一些父母没有做错,孩子还是会恨她们呢?这中间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其实社会的价值观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出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有一些心理学爱好者,她喜欢看一类书,看什么书呢?看那些书专门研究爸爸妈妈怎么伤害小孩的书。结果看完之后呢,就对号入座:哇,真对!我爸就是这样!我妈就是这样!他终于找到证据了,就好像一群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她去查百度百科一样。

看了这本书,我终于找到症状,我今天之所以这么不开心,原来是这个原因,原来是因为我的父母。通过书本他知道了:爸爸妈妈为什么伤害伤人?家为什么伤害人?

这种书本的引领其实有一些是积极的部分,但有时候呢消极的因素更大。它会让很多在去寻找自己为什么不能幸福、不能快乐的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了复仇,花在了寻找自己不被爱的答案,这其实是很可悲的。

如果我把自己的不如意都归结到父母身上,我要去找父母寻仇,那我就要到阴曹地府找我的老爸,我就要问问他:“你为什么走得那么快!生了我却不养我,你还是人吗!”这样可行吗?绝对不行。所以我希望在社会上“声讨父母”的声讨团越来越少。

以前的你做不了主,而以后的人生,日子要怎么过,是你自己决定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人生幸福的第一责任人。过去父母也许做的不对,但我们能做的更好!

现在有很多80后父母就做的很好。他们其实就是遇到了不懂得爱孩子的父母,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在想着怎么发家致富,根本没有时间管她们,她们就成了留守儿童。虽然平时没有得到父母的疼爱,但是他们是醒悟的一代,有一些80后的夫妻可能更愿意学习怎么育儿,更愿意给自己的孩子足够的人格心理空间,更愿意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我几年前写过一本书,叫《向《西游记》取育儿经》,学习观音菩萨怎么样带孙悟空成长为一个斗战胜佛。通过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的科学视角去看待今天的父母,去引导父母如何爱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从一个不懂事的毛孩子变成一个人的过程。这本书里总共展示了九大启示,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本书的销量里边,购买者80后的父母居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深受其害,他们知道自救而不是哀怜、怨恨!

向观音学习大慈大悲

我要说的第三个话题就是我们向观音菩萨学什么呢?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习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爱的能力.

那我们就要理解什么是”大慈大悲“大慈,就是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带来自由、带来自在。慈是给世间人带来欢乐的,大悲是化解痛苦的,观音菩萨就是化解人间的痛苦,作为父母,我们就是孩子心中的观音菩萨,我们要化解孩子的痛苦和烦恼就要从两方面着手:一个是给孩子增加快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有价值、有意义,感觉到自己是自信的,自己是美好的,而不是每天让他觉得,爸妈一开口,他就想死,就觉得活着已没有了意义。

慈悲的能力就是心理学上讲爱的能力。但是我们发现现实当中,有很多妈妈没有能力化解孩子的痛苦,孩子说:“妈妈,今天我在学校遇到问题了。”妈妈就痛骂一顿:“,就知道你会遇到问题,你这孩子,就你这个样子能不遇到问题吗1"你看孙悟空遇到问题了,人家去找观音菩萨,观音说:”你这猴头又惹祸了。“观音心里有点恨吗?有点指责吗?没有,心里面有的是疼爱,”那个镇元大仙我都不敢惹他,都让他三分,你还把他的人生果树给砍到了。“,但是说归说呀,观音还是去帮助孙悟空解决问题的。

现在很多妈妈不但没有能力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还给孩子否定,还在打压孩子。自己的小孩被性侵了,很悲惨,回来以后,妈妈没有搂着她,没有抱着他,反而指责她:”要不是你怎么怎么样,我们能这么丢人吗!”结果孩子喝药死了,父母痛不欲生。你说可悲不可悲!

所以我们只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一点点慈悲心肠,一点点爱的能力,我们的孩子就能够健康成长,他绝对不会恨我们的。

当然观音菩萨还有一个本领,就是智慧的能力,你发现孙悟空不管什么时候遇到问题,第一时间都不是去找观音菩萨,都是先找自己的狐朋狗友,方法用尽了,才会去找观音。这就相当于我们很多孩子不会一遇到问题就向父母求助一样,总想着自己解决、朋友解决。

当孙悟空推到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时,寻找各种方法无果,最后来到观音面前,扑通一跪,”菩萨救我!“多么虔诚。观音说啥他就听啥,骂他一顿,孙悟空就老老实实的认错:”菩萨,我知道做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为什么孙悟空能达到什么效果呢?因为观音已经知道孙悟空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是专门忽悠孙悟空西天取经成佛的,他是神仙,会不知道孙悟空是什么德性吗?但观音没有主动出手帮孙悟空,而是等到孙悟空来找时才出手相助,这里面其实是有一种父母的智慧:不求不应,有求必应。

我们今天的父母呢,不求也应,有求又不应。有些父母会产生这样的困惑:现在养孩子,什么都帮他解决了,什么都给他考虑了,他怎么就不知道感恩呢?我想说的是”他不骂你,不恨你,就算是孝子了。“为什么要感恩,孩子还没有体验应该体验的东西,父母就把体验的机会给剥夺了。

孩子在学校里面跟别人发生了一点矛盾,就想着自己解决了,但父母跑到学校找到老师找到校长,稀里糊涂地就给孩子处理了,别的同学知道了,就开始嘲讽道:”他妈很有本事,原来他是个富二代!“”他妈是个母夜叉,以后千万别惹他!“孩子的颜面已经被父母丢光了,而且父母还把孩子的体验也拿走了。当孩子自己处理时,孩子就能获得学习的智慧,但父母却剥夺了孩子的学习,剥夺了孩子解决问题的体验过程,这个时候,父母已不再是孩子的父母,已经变成仇人了。

妈妈,你拿走我的玩具,我不怪你,以后我长大了,可以有很多玩具;妈妈,你拿走我的经历,我也不怪你,我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去经历;妈妈,你拿走我的食物,我不怪你,因为以后我还可以吃到很多东西,可是妈妈,你不能拿走我的体验。

对于一个生命来说,体验是最珍贵的,孩子知道妈妈爱我,但是请等我体验完了,儿子不能解决了,不能处理了,你再来帮我,好不好?那时候你才是最爱孩子的妈妈。

今天我没办法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讲完,之前我已经关于这个部分写了几本书,如《让你自由高飞的心理密码》,父母必读的《向《西游记》取育儿经》,老师的《体验式心理教育》。

如果你是孩子,就要思考,从今天起,要怎么样为自己负责;如果你是父母,就要思考,怎么样才能成为大慈大悲的父母,有求必应的父母;如果你是人民教师,就要思考,要怎么样去引领社会的潮流。

我是一个心理学者,我不能带领所有恨父母的孩子,去看看自己的父母是不是巨婴。我应该带领大家,去走向自己心灵的阳光高地,这是心理学者、社会学者、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声明:本篇文字内容归韦志中所有,严禁其他公众号转载,如有发现,责任必究!

孩子为何仇视父母,父母该如何消除孩子的怨恨

感谢邀请!首先看一下孩子为何仇视父母?可能有一些父母他们是抱着“棍棒底下出孝子”想法,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呢,使用了暴力行为或者说精神暴力,给孩子造成了伤害,所以说有的孩子他就会把父母当成仇人一样。

父母该如何消除孩子的怨恨?第一:父母不要去跟孩子唠叨,因为没有人能够忍受像唐山一样整天唠里唠叨的行为,其实孩子他也是不例外的,孩子不喜欢父母有事没事就对他絮絮叨叨,或者是不管大事小事都在她面前说,对于孩子的一些小失误或者小脾气呢,千万不要三番五次的重复提起,因为父母一唠叨孩子就嫌烦,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呢,我们父母千万记住,就是不要对孩子太唠叨。

第二就是不要经常指责孩子。所谓人无完人,没有人说不会犯错,尤其是年纪尚小的孩子,正在就处于快速学习的一个阶段。可能难免有做不好的时候,可能考试也不是每次都考那么好,这是我们父母的不要一味的去指责孩子的缺点,那你的指责可能会扑灭孩子积极的学习。

第三就是我们家长不要太专制,对于孩子呢不要说一不二,从来不咨询孩子的意见,或者就是说嘴上有问过,但是行动上却还是依照你的想法去做了,那这种相处方式呢,会让很多孩子们觉得非常的不舒服,所以说我们呢,最好能跟孩子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我们父母一定要首先学会听孩子说,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你一定要让孩子敞开心扉,去说出他们的一些心里话啊,每天要跟孩子进行聊天,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更好的掌握孩子的情况。

OK,关于孩子为何仇视父母,父母该如何消除孩子的怨恨和孩子为什么恨父母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为何仇视父母,父母该如何消除孩子的怨恨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4/137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