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会恶意攻击诋毁明朝你怎么看(为什么有些人老是诋毁)

恶意诋毁戍边英雄,刑拘

大家好,为什么有些人会恶意攻击诋毁明朝你怎么看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明朝冷知识层出不穷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为什么有些人会恶意攻击诋毁明朝你怎么看和明朝冷知识层出不穷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有些人会恶意攻击诋毁明朝你怎么看
  2. 明朝小冰河期究竟有多可怕
  3. 明朝那么腐朽为啥还有很多人反清复明
  4. 《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有哪些硬伤

为什么有些人会恶意攻击诋毁明朝你怎么看

年轻的朱元璋自从加入到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来,不但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连那标志着最高权利的皇帝宝座,也在不断的向他招手。后来,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朱元璋真的做起了皇帝,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纵观朱元璋亲手创建的大明江山,应该说,无论是在军事方面或是科学技术方面,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都不逊色于其他封建王朝。每一个封建王朝的建立,都有他特定的历史局限性。后人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可以发表自己的各种观点和见解。不过对任何事物歇斯底里的恶意攻击和主观诋毁那都是可耻的。我们可以通过史书的记载来还原大明王朝真实的法典制度以及整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来驳斥那些诋毁者的恶意攻击。

大明王朝建立之初,和其他新生封建朝代一样,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作为它的领头人朱元璋更是鞠躬尽瘁,尽心尽力治理国家。在所有封建王朝时代,朱元璋是唯一一个不设丞相的君主。虽然有防止丞相专权的部分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朱元璋的工作量。一个朝代的君主如果能够全心全意的治理朝政,那么也是这个国家和人民的一大幸事。

朱元璋治理国家以廉洁,反贪腐最为著名,封建社会反贪第一人的称呼名副其实。在他治理期间,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开国元勋,在涉及反腐方面,朱元璋都是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时任驸马欧阳伦纵容下属倒卖茶叶一事被朝中大臣查实之后,朱元璋一样秉公执法,忍痛处斩驸马。处斩驸马一事,对朝野上下震动极大。因此,朱元璋时期,朝中廉洁自律风气十分浓厚,国家稳定发展。

永乐皇帝朱棣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功绩已经超过了他的父亲朱元璋。朱棣统治期间,他亲自征讨北元残余势力,完成统一大业。使得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处在盛世阶段。

在外交方面,朱棣派出朝中大臣郑和多次下西洋出海远航,出使多个国家,增进彼此国家的相互了解。使得元朝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

当然我们以上说的都是大明王朝的闪光点,作为封建社会的独裁统治,依然有很多弊病。比如嘉靖皇帝后期热衷长生不老炼丹术。以及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的荒唐行为。都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封建王朝的独裁性。这些弊病应该是封建社会固有的特点。

也就是说,在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统治下,即有他们高瞻远瞩保持先进的一方面,也有封建社会独裁统治局限性的一方面。我们不能一概而论。面对其中的糟粕,当然要深刻批判,对其精华,我们更要主动继承和认真学习。恶意攻击和诋毁一个封建王朝,那是对一个历史时代的全面否定,是非常不可取的。

明朝小冰河期究竟有多可怕

所谓“小冰期”,便是指全球气候经历的一个寒冷时期。根据竺可桢的中国气象史记载,我国历史上共经历了四次小冰期,而与之伴随的便是四个王朝的覆灭,第一次是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第二次是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第三次是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第四次则是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明清小冰期”时间跨度虽然长达数百年,但影响最为严重的则是明朝万历至崇祯年间,那么明朝的小冰期到底有多可怕呢?

△小冰期与王朝兴衰

“小冰期”的直接影响:气温寒冷,人畜多有冻死

“小冰期”期间,最为直接的特点便是天气严寒,而那种寒冷恐怕我们很难想象。根据史料和文献记载,当时就连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淮河都曾结冰,而“夏寒”,“夏霜雪”这样的极端天气,更是屡见不鲜。

根据《江南通志》的记载,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和十五年(1502年),“冬天寒,祁阳江水冻合,余姚江水冰合”。这里的“祁阳”和“余姚”,便是今天位于湖南的永州市祁阳县和位于浙东的余姚市,当时就连流经这两地的潇水、曹娥江和甬江都因冰冻而断流。

此外,根据《广东通志》的记载,明正德元年(1506年)冬,广东琼州府万州雨雪,琼州府便是如今的海南岛万宁县;正德四年(1509年)冬,广州潮州“陨雪,厚尺许”,潮州则是今天的潮安、潮阳等县。对于如今很少见雪的南方来说,海南降雪尺许厚是种什么感觉,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在《明史·五行志》中,更是有“景泰四年(1453年)冬十一月戊辰至明年孟春,山东、河南、浙江、直隶、淮、徐大雪数尺,淮东之海冰四十余里,人畜冻死万计。五年(1454年)正月,江南诸府大雪连四旬,苏、常冻饿死者无算。”黄河、淮河、长江流域积雪数尺,江南各地连降四十多天大雪,可见当时天气的寒冷。

而在各种史料之中,诸如“牛畜冻死三万六千蹄”,“开原大雨雪,畜多冻死”,“雪止,平地三尺余,人畜多冻死”,“雨雹甚大,伤稼百二十五里,人马多击死”,“飞雹交下,坏民居万余,死者千余人”,“沂州雨雹,大者如盘,小者如碗,人畜多击死”之类的记载,更是随处可见。

“小冰期”的天气转冷实际上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明清小冰期”的天气转冷实际上从洪武年间便已经开始出现,至明朝中期开始,气候开始保持“恒寒”,而这种寒冷天气从清初开始逐渐好转,但一直到光绪六年(1880年)以后,气候才开始再度逐渐转暖。

“小冰期”的间接影响:旱灾、鼠疫等次生灾害

在长达四百余年的“明清小冰期”中,除了因天气严寒这个直接影响之外,由于气候变化而到带来的次生灾害,才更为致命,不仅导致大量百姓死亡,更是直接给本就大厦将倾的大明王朝,来了致命一击。

1、持续肆虐的旱灾。由于气候的剧烈变化,不仅导致旱灾发生频率极高,而且肆虐范围和持续时间往往极长,例如崇祯年间便出现了罕见的十年大旱。在持续不断的旱灾中,不仅湖泊干涸,就连黄河干流和支流都出现了断流现象,华北地区的降水量更是下降了11%至47%,更有多达23个地区出现了连续四年以上的重旱。

早期的旱灾还仅仅出现在黄河流域的个别地区,而之后便迅速蔓延到了全国各地。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持续的旱灾对于百姓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例如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又如陕西“绝粜米市,木皮石面食尽,父子夫妇相剖啖,十亡八九”。

2、随之而来的蝗灾。由于蝗虫产卵的土壤最佳含水量是10%至20%,且土壤结实而植被稀松时更有利于蝗虫繁殖,因此当旱灾频发之时,蝗灾便也随之而来,这便是古人常说的“久旱必蝗”。《明史》之中,“蝗”字出现了多达129处,而根据《明代蝗灾与治蝗研究》的统计,明朝先后发生蝗灾共计达967次,而整个明朝也不过276年,也就是说平均每年便要爆发三次蝗灾,若是集中到明朝中后期,这个频率将更高。

尤其是在崇祯年间的十年大旱中,蝗灾的景象更为恐怖,崇祯十四年(1641年)六月,“两京、山东、河南、浙江大旱蝗……野无青草,十室九空”,就在百姓们即将收获的季节,结果庄稼被蝗虫一扫而空。彼时的内阁次辅、礼部尚书徐光启便说,“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灾”。

3、席卷北方的鼠疫。由于旱灾、蝗灾频发,导致粮食减产、草木枯死,于是缺少食物来源的各种动物开始频频涌入人类聚居区,其中尤以老鼠带来的危害最大。从万历年间开始,明朝多次爆发大规模鼠疫,其中又以崇祯年间的鼠疫最为恐怖。崇祯六年(1633年),山西兴县爆发腺鼠疫,随着百姓们的逃亡,瘟疫开始迅速向陕西、河北、京师等地蔓延,更是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演变为肺鼠疫。

关于这场瘟疫,夏燮《明通鉴》有载“京师大疫,死者无算”,《崇祯实录》则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在山西“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在陕西“(崇祯十年)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根据保守估计,这次鼠疫不仅造成陕、晋、冀三省百姓死亡千万以上,更是直接摧毁了明朝九边重镇中的大同、山西、蓟州、宣府等镇,以至于李自成攻向京师之时,沿途并未遭到大规模抵抗,而已经连叫花子都找不到的北京城,即便将太监都派上了城墙,仍是平均五个城垛才有一个士兵。

4、此起彼伏的水灾。明朝中后期,水灾同样是导致百姓民不聊生的罪魁祸首之一。在《明史·河渠志》的记载中,便有“万历元年(1573年),河决房村,筑堤洼子头至秦沟口”,“万历四年(1576年),河决韦家楼,又决沛县缕水堤,丰、曹二县长堤,丰、沛、徐州、睢宁、金乡、鱼台、单、曹田庐漂溺无算,河流啮宿迁城”,“至十五年,封丘、偃师、东明、长垣屡被冲决”等记载。

而到了明朝天启、崇祯两朝,黄河水患更为严重,“天启元年,河决灵譬双沟、黄铺,由永姬湖出白洋、小河口,仍与黄会,故道湮涸……四年六月,决徐州魁山堤,东北灌州城,城中水深一丈三尺”,“崇祯二年春,河决曹县十四铺口。四月,决睢宁,至七月中,城尽圮……十六年六月,马家决口百二十丈,两岸皆筑四之一,中间七十馀丈”。

在持续的旱灾、蝗灾、鼠疫、水灾之中,不仅导致大量百姓似乎各种天灾,更使得各地粮食欠收、粮价暴涨,百姓难以生存,以致出现易子而食的惨状。百姓们没有活路,只能被迫走上造反之路,仅崇祯元年(1628年)至崇祯八年(1635年),全国就爆发了十三次大规模起义,人数多达三十余万。

与此同时,以农业为根本的大明朝,财政收入同样受到了严重影响,当大明陷入内忧外患之际,朝廷却根本拿不出来足够的军饷,仅陕西就欠下了一百三十八万两的军饷,结果不仅导致大量士兵逃亡,群体性兵变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如此情形,对于本就已经腐朽到了极致的大明朝,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明朝那么腐朽为啥还有很多人反清复明

老陈来回答:

”反清复明“伴随着清军入关到清朝终结,是汉人对清朝采取对抗及军事行动的一项重要口号。与明朝是否腐朽无关,每个时期的目的都不一样!

1、清朝入关初,“反清复明”是汉人社会最有力的动员口号。

无论“太子”、“朱三太子”是否真伪,实为民间反清斗争的重要象征。

“思明裔之一种公名”

从“皇太子”、“朱三太子”、“牛八”的频频现身,再到伪托明裔发起反乱,实际呈现了有清近三百年间,汉人各阶层反抗清廷政治压迫、民族压迫的一条重要轨迹。

2.清代民间“反清复明”斗争,始终离不开以明室宗裔相号召,两者是一种相辅相成关系。

雍正《大义觉迷录》卷一曾感慨此种现象之披靡远超前代:

“从来异姓先后继统,前朝之宗姓臣服于后代者甚多,否则隐匿姓名伏处草野。从未有如本朝奸民假称朱姓,摇惑人心若此之众者。”

胤禛此话,只道出此种现象以本朝为烈,却未揭明掩藏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而关键原因就在于:清朝作为少数族人所建王朝,其对汉民实施了一系列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尤其清兵南下征服中使用大规模暴力,不能不在汉人各阶层留下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并激起他们长久和坚韧的反抗。‘

这就构成汉人社会“反清复明”诉求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汉人社会根深蒂固的中原王朝“正统观”,儒家“华夷之辨”思想等,也助推了此一政治诉求的传播与传承。

3.清代民间“反清复明”活动席卷地域广,持续时间长,由盛而衰,具有阶段性特点。

顺治年间,清兵南下,暴力征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反清复明”成为汉人各阶层最集中的政治诉求,这一斗争此起彼伏,如火如荼,明室嗣裔是汉人反抗的重要象征。

康雍年间,清朝统治秩序建立,经济繁兴,民族矛盾趋于缓和,民间“反清复明”活动渐失动力。伪托明裔现象虽时有发生,但起事规模缩小,影响有限。

乾嘉年间,清朝实现空前“大一统”,满汉矛盾进一步缓和,但清政权盛极而衰,官贪吏蠹现象明显滋长,贫富对立冲突也在加剧。这一时期爆发的大规模反乱(如川楚陕白莲教起事)的基本背景是“官逼民反”。

起事者的基本诉求是反贪官不反皇帝,即使有反官府行为,也缺乏明确反清意识,更遑论专门针对民族压迫的口号。毕竟,对于底层民众而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官府贪黩,民不聊生,而非民族压迫。

道咸以降,清王朝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为汉人社会的反清反满斗争重新注入了活力。崛起于广西山区的太平天国,秉持“反清”、“反满”双重目标,在民间反抗史上谱写了重要篇章。

“反清”与“反满”,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口号。前者针对国家政权,后者针对统治民族。迄至清末,几乎所有民间会党或组织,无论新旧,均扬起“反清”、“反满”的旗帜。

与此同时,“反清复明”的口号虽时有显现,实际影响却极其有限。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斗争的焦点随之转移。

关键一点变化是:随着西方民族观与民主观在海内外汉人精英中的传播,将推翻清朝统治(即所谓“反清”)与重建汉人帝制(具体表现为“复明”)相熔接的传统诉求明显落伍,远不足以发动广大民众投身一场大规模战斗。

而当时的革命党人,无论是章炳麟:

“改制同族,谓之革命;驱逐异族,谓之光复”

还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理论,都主张将民族革命与制度变革(推翻帝制实现共和)毕其功于一役。

光绪三十三年,广西会党首领王和顺加入同盟会,率众在钦州起义。他在自述由“反清复明”到接受孙文革命纲领的转变时说:

“民族主义虽足以复国,未足以强国,必兼树国民主义,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根本,扫专制不平之政治,建立民主立宪之政体,行土地国有之制度,使四万万人无一不得其所。”

上述事实说明,近代中国的发展已对社会变革提出更高要求,而“反清复明”的传统诉求恰恰不包括革新制度的内容。

这正是其残余的一点影响力在清末革命大潮中彻底丧失的主要原因。

《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有哪些硬伤

《明朝那些事儿》哪些地方不符合史实?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说过类似的话,说他写这个书,主要是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与大家分享自己研读明朝历史的心得,虽然不是“无一字无来历”,但绝对是“无一事无来历”,即保证书中所写人物、事件,一定是有书可考、有据可查的,只不过一方面是自己懒,另一方面也不想搞得太严肃,所以除非有必要,就不对所写的人物、事件一一标注出其来源、来历。

老实说,《明朝那些事儿》洋洋洒洒七大本,风趣幽默,文学创作水平高,而且也基本做到了“无一事无来历”的初衷,史学价值也很高。

但是,百密一疏,要说《明朝那些事儿》处处所写都符合史实也不尽然。

因为,即使您做得到“无一事无来历”,也不能保证一定符合史实,道理很简单——如果“来历”的本身就不符合史实,您引用了它,就只能是以讹传讹了。

举一个例子。

《明朝那些事儿》号称“以心述史”,每写一个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先对这个人进行角色定位,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取舍材料,对这个人进行塑造、包装。

清朝修《明史》,出于政治原因,对明末的孙承宗、袁崇焕二人吹捧得非常厉害,究其用意,是想告诉人们:明朝之所以垮台,是明朝皇帝自己败家,明明手里抓了一副好牌,还打成烂局,烂泥扶不上墙,怪谁?

《明朝那些事儿》受《明史》影响,用特有讲故事的方式为孙承宗、袁崇焕二位大唱赞歌。

尤其是孙承宗,居然用上了“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的字眼,说他是“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努尔哈赤父子的克星,京城的保卫者,皇帝的老师,忠贞的爱国者。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实际上,孙承宗此人,与之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普遍不高,夏允彝就说他“练达才凡”,即半瓶子醋,偏偏喜欢招摇。

纵观孙承宗在对辽战事中的表现,从来就没有打过一次像样的战役:第一次主事辽东,以十万之众奔袭耀州,反被敌人数千人击溃,是为柳河之败,以致于灰头土脸地下课了;第二次主事辽东,大凌河被围,何可纲被杀、祖大寿投降。

本来可以贴一帖金的收复关内四城之举,但又经不起推敲。皇太极留阿敏等人守这四城,并非是要永远占据,而是因为阿敏打朝鲜时有称朝鲜王的不臣之心,所以将之“抛弃”在关内;而真正发力收复四城的,其实是秦良玉和其他勤王军。

无功可表就算了,但往深里考,就不难发现,孙承宗其实是大明灭亡的一大罪人。

小冰河时代来临,内地大旱,粮食减产,财正紧缺。这种情况下,眼高手低的孙承宗还砸重金修筑政绩工程关宁防线,搞得民穷财尽,国内饥荒、流民四起,官兵领不到饷银兵变……最终大明王朝崩盘,大明公司关张倒闭。

瞧,就是这么一个人,《明朝那些事儿》还是对他推崇备至,抬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一方面狂赞其营造关宁防线的功绩,一方面竭尽所能为其搜罗战功。

皇太极数次绕道蒙古入关,已经证明关宁防线只是一道摆设,《明朝那些事儿》作者看不出这一点,那是见识有限,不足为训;但只为歌颂孙承宗而煞费苦心地为之拼凑战功、即使这些战功并可靠,也照搬不误,这就令人颇感遗憾了。

前面说过,孙承宗两次出任辽事,并无丝毫战绩。《明朝那些事儿》却眉飞色舞地讲述了一场“锦州大战”。

该战讲的是努尔哈赤次子代善领兵攻打锦州,锦州守将赵率教予以迎头痛击,孙承宗又遣前屯、松山、宁远、中前所等处军队相来援,四面迂回、八方包抄,打得精彩激烈。最终,代善屁滚尿流地抱头鼠窜,孙承宗挥军掩杀,收割后金兵脑袋六百多个颗。

如果这一场战斗属实,无疑大快人心。

可惜的是,翻遍《明史》、《明实录》、《清实录》、《满文老档》、《八旗通志》、《三朝辽事实录》等书,均查不到这场战斗的踪影。

甚至,孙承宗的幕僚、铁杆粉丝,专门吹捧孙承宗的周文郁所著的《边事小纪》上也没有任何记载,因此可以断定,这是一场后人虚构的战斗。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说过,自己写的东西乃是“无一事无来历”,那这场子虚乌有的战斗应该不会是他的虚构,而是另有其人。

也就是旻,《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是参考了什么人著的什么书从而照搬了这场战斗的。

到底是什么人著作了什么书来虚构这场虚无的战斗呢?

应该是李文澄著作于1999年的历史小说《努尔哈赤》!

注意,李文澄著作的《努尔哈赤》属于小说,小说是允许虚构的。

但《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居然把小说里虚构的情节当成史实来写,就太不严谨了!

关于为什么有些人会恶意攻击诋毁明朝你怎么看,明朝冷知识层出不穷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恶意谣言攻击我司的澄清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3/14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