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九大古墓

鬼吹灯十大最危险的古墓, 云南虫谷 难度最大, 龙岭迷窟 现实有原型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鬼吹灯九大古墓的问题,以及和献王墓的头为什么是蛇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云南虫谷》你们都看了吗什么感觉
  2. 你认为《鬼吹灯》里最危险的是哪个墓
  3. 鬼吹灯九大古墓
  4. 大明王朝益王家族有什么故事

《云南虫谷》你们都看了吗什么感觉

整部影片还不错??!给导演一个大大的赞!!

剧中饰演很真实,动画制作也很精良,是国内少有的一种艺术效果。以下举例子说明观点:

第一??、火虫??王在瓶子里装着,还能有很多动作,拍打翅膀,攀爬动作都表演的淋漓尽致,让人不觉眼前一亮,大有戏精之天分!

第二??、剧中巨型蜥蜴??,也就是史前恐龙??鳄鱼??和蜥蜴??三大结合,戏份也多些,喜怒哀乐表情包都出来了,尤其史前动物怕打雷导演都想到了,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被雷吓死很难得。一打雷就趴在地上不动,脑袋伏在地上那段演技一流,值得一观!

第三??、蛇王??真是让大家大开眼界,心地善良,对来犯之敌不过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感化为主,符合我们的口味以及性格特点,最后被超人教授同归于尽,也算合理,毕竟体现了仁慈一面!

第四??、陈玉楼陈瞎子陈疯子很入戏,不断撮合男女关系发展进步,点睛之笔,让观众和导演热血澎湃,激情燃烧??!

除了以上演员出色的表现,还有景色优美,尤其游泳???♀?那段,演员都很卖力,虽然都是配角不入戏,但是低成本运作模式,也可以接受的。总之整体风格体现了后台工作人员的努力??,让观众大饱眼福。

你认为《鬼吹灯》里最危险的是哪个墓

看了很多的回答,总感觉不对劲,大家的回答都有点偏离主题,楼主问的问题是哪座古墓最危险,而不是最诡异。

如果要单论危险程度的话,那么《南海归墟》得危险程度绝对是位列榜首的。下面我就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要这么认为。

先不说哪个古墓危险,我先大概概括一下《鬼吹灯》中都有哪几座比较大的古墓。

第一座,精绝古城。

第二座,龙岭迷窟西周幽灵冢。

第三座,云南献王墓。

第四座,九层妖塔和昆仑神宫。

第五座,黄皮子坟,百眼魔窟。

第六座,怒晴湘西瓶山古墓。

第七座,地仙村。

第八座,南海归墟沉船墓。

以上八座古墓几乎是整个鬼吹灯之中最为悬疑和危险的八座古墓,但是如果不算诡异,只算危险的话,那么第一到第七这七座古墓是远远比不上南海归墟的。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我分三方面给大家解释。

首先,古墓位置。

在鬼吹灯之中古墓位置几乎遍布了中国大地,黄皮子坟在内蒙,龙岭迷窟在陕西,精绝古城在甘肃,献王墓在云南,昆仑神宫在新疆,地仙村在三峡,瓶山古墓在两广,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古墓的位置都是在陆地之上。

而南海归墟是在南海之下,就光这一个古墓的位置,就已经将南海沉船墓的危险程度推上第一了。

其次,古墓的进入方式。

对于鬼吹灯的进入古墓的方式一般都是这样的,显示老胡分金定穴找准古墓的入口,然后大家通过外力给古墓打开,之后大家一起进去,在一步步的破解机关,最后大家达到自己的目的。

看完陆地上的古墓了,再看看南海归墟的进入方式,别的古墓进入都是主动的,而南海归墟进入是被动的,在南海沉船这个位置上,因为南海是中国南龙的龙尾所在地,所以南海的龙脉非常特殊,既有着龙脉的影响还有着强大的磁场的影响,导致了在南海归墟附近非常的诡异,在这里通过的船只,只有每年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航线才能通过,不在固定时间点来的话,那么直接就会被大漩涡吸进去,和百慕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活人想要进南海归墟,那就是九死一生,能活着进入那就是运气好,进入就死那才是正常的情况。

最后,古墓的内部情况。

上文中说到的古墓第一到第七都是正常的古墓,都是人为修建的古墓,建造的目的都是为了埋人,而海南归墟是一个遗迹,这个遗迹是因为在不定时间过来的船只被海中漩涡吸走常年积累下来的海底墓场。

人为修建的古墓,不管怎么说里边都是整整齐齐的,最起码有一半的地方是没有危险的,是可以正常去行动的,而南海归墟,没有任何的人工修建,完全是一片废墟,对于一片废墟来说,老胡的盗墓技术完全没用了,因为老胡的《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根本没记载如何在废墟之中存在,在南海归墟中行走,只能靠随机应变。

探南海归墟这一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是盗墓了,只能算是探险了,只不过是因为毕竟还是跟风水有点关系,所以老胡在这里才有点用处。

综上所述,如果给《鬼吹灯》中古墓打分的话,按照满分100分制,南海归墟绝对95分,然后九层妖塔和献王墓90分,昆仑神宫85分,精绝古城85分,地仙村85分,黄皮子坟80分,瓶山墓80分,龙岭迷窟80分。

鬼吹灯九大古墓

第九名:精绝古城

危险指数:6.5

整体难度直线上升,也更加致命和危险。主要的怪物包括沙漠行军蚁、精绝黑蛇、尸香魔芋等。最大的威胁来自尸香魔芋,它会让人产生幻觉。尸香魔芋的幻觉是让人感觉几乎无解,逼真的幻觉让人发疯,自相残杀。老胡在这中了鬼洞诅咒,在精绝古城里,扎格拉玛山的山腹中,隐藏着来自虚数空间的漆黑的诅咒:所有看见虚数空间者,都会成为蛇神的祭品,在四十岁后,被吸干血液里的铁质,于痛苦中死去。

第八名:西夏黑水城

危险指数:7.0

鹧鸪哨伤心之地,了尘大师命陨于此。黑水城的难点:难以寻找的位置,过于简单的布局,两块杀伤力巨大的腐玉。《龙岭迷窟》最为还原原著的片段之一,增加了深渊台和大砍刀墓道机关。因为托马斯点燃火把,激活了喜欢吞噬有温度物体的黑烟。如果被其包围,极难逃出去。

第七名:龙岭迷窟

危险指数:7.5

这个墓最大的难点是悬魂梯和变异蜘蛛,电视剧增加了水银棺、浑天仪和围棋这些机关,从整体上来讲,危险指数其实还没有黑水城高。但从难度上来说,光是悬魂梯和围棋阵就秒杀黑水城,更别说原著中的幽灵墓。

第六名:百眼窟

危险指数:7.8

这座墓的难点在于,特殊的地理--焚风;通灵且不合常理的怪物--黄皮子;以及无法描述的超自然现象。百眼窟是鲜卑人的圣地,是和嘎仙洞相对应的死亡之地,后来元教势大,占据了这里,作为了祭祀黄大仙的一处宝地,用来坑蒙拐骗。再后来元教溃散,就荒废了。

第五名:瓶山元墓

危险指数:8.0

瓶山的难点在于:以瓶山六妖白狸,白猿,六翅蜈蚣,黑琵琶,巨蟒,湘西尸王和数不胜数的毒虫以及元代不封不树的葬制,几乎让团队全军覆没。瓶山古墓是唯一没有摸金校尉参与的古墓,因为元人不按常理出牌,摸金校尉拿瓶山元墓束手无策。只能用土办法,挖和炸。虽然搬山卸岭最终把瓶山元墓的宝贝给捞了出来,但是损失也是相当惨重,可以说是踩着同伴尸体取得的胜利。

第四名:南海归墟

危险指数:8.5

这个墓的难点和恐惧来自于各种见过的以及没见过的海洋生物,在海上胡八一的分金定穴都不好使了,雪莉杨学的一点“搬山填海术”的皮毛倒是派上了用场,另外得亏摸金小队请了阮黑、古猜和多玲,不然他们肯定是有去无回。

第三名:地仙村古墓

危险指数:9.0

这个墓的最大难点是九死惊陵甲、尸仙、棺材虫、还有一个分不清敌友的孙教授。由于观山太保对摸金校尉极其了解,所以设计的种种机关都是专门针对摸金校尉的。水火不侵、刀锯无用的尸仙;层层围困的棺材山;猛烈犀利的九死惊陵甲;蜂拥而至,啃光一切的棺材虫。另外还有个心怀鬼胎的孙教授,整个冒险过程都充斥在阴谋诡谲的气氛之中。

第二名:昆仑神宫

危险指数:9.5

这个墓的难点和恐惧来自于黑凶之皮,食罪巴鲁,雪弥勒,白狼王的狼群,冰火切换的达普鬼虫,白胡老鱼斑纹蛟,灭灯娃娃地观音、黑蛇王以及蛇群等等。这一部是鬼吹灯中破除红斑鬼眼诅咒的最后一部,也是墓葬阵容最为壮观的一部。最大看点是古格王朝九层妖楼2.0,1.0的九层妖塔在《精绝古城》中出现过了,当然还有最为著名的影子恶罗海城地下祭坛。

第一名:献王墓

危险指数:9.8

献王墓也是绝大多数粉丝认为难度系数最高的一座古墓,直接让陈玉楼一行人近乎团灭,从而直接导致卸岭一派土崩瓦解。这个墓的难点和恐惧来自于丛林毒蚊、丛林暗影蝙蝠、恶罗花、树蜥、死漂、罗刹、水彘蜂、蟁蚊、痋蟒、红背巨蟾蜍、痋人、蜮蜋长虫、赤冥冤魂、霍氏不死虫、青磷巨蟒、刀齿蝰鱼、赤衣、闪婆、痋婴、巨石像等等。

而且其本身是克制四大盗墓门派的:摸金发丘的风水秘术受制于虫谷的气候和磁场无法使用;搬山道人的搬山卸岭术,用的是自然相克变化之法,虫谷里一堆人造物;卸岭力士...卸岭魁首陈玉楼带着一帮伙计几乎全军覆

大明王朝益王家族有什么故事

成化十五年(1479年)正月初四,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六子出生于京师(北京)皇宫,宪宗给这个儿子取名朱祐槟。他的生母是成化帝的贵妃邵氏,先后为宪宗诞育了第四子朱佑杬、第五子朱祐棆,第六子朱祐槟,是宪宗早年最为喜爱的妃子之一(仅次于宠冠后宫的皇贵妃万氏)。所以朱祐槟兄弟三人幼年时不似他们的三哥朱佑樘那样担惊受怕、孤苦无依、东躲西藏,过着黯淡无光的童年生涯,而是优哉游哉、幸福平安地在宫中逐渐成长。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七月,九岁的朱祐槟被父皇成化帝朱见深册立为益王,建藩于江西建昌府(今江西抚州南城县),成为大明亲王。

两个月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初九,成化帝驾崩,朱祐槟的三哥——命运多舛、经历坎坷的皇太子朱佑樘继位,即明孝宗弘治帝。

孝宗继位后,对于年纪尚幼的诸弟都留在宫中妥为抚养,并在弘治四年(1491年)册立诸幼弟(九弟朱祐榰、十一弟朱祐梈、十二弟朱祐橓、十三弟朱祐枢、十四弟朱祐楷)为亲王(朱祐槟等年纪较长的弟弟们已经在成化二十三年被册为亲王、宪宗第十子早夭无封)。弘治五年(1492年),孝宗下诏,为四弟兴王朱佑杬、五弟岐王朱祐棆、六弟益王朱祐槟、七弟王衡王朱祐楎、八弟雍王朱祐枟各自修造王府、预备就藩事宜。

益王朱祐槟的封国在江西建昌府(今抚州南城县)。早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月,朱祐槟的高祖父明仁宗朱高炽(当年七月成祖驾崩于榆木川、皇太子朱高炽继位)册封自己的第六子朱瞻堈为荆王,以建昌府为荆国封藩,在此为朱瞻堈修造王府,以备将来就藩时所居。但是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只当了不到十个月的皇帝就驾崩了,皇太子朱瞻基继承大统,即明宣宗。宣宗即位后,继续为诸弟在封国内建造王府。宣德四年(1429年),建昌荆王府修造成功,宣宗在这一年将六弟朱瞻堈遣往建昌就国,从此,朱瞻堈在建昌居住了十七年之久。

正统八年(1443年),荆王朱瞻堈奉诏入京朝拜英宗时,因为觉得建昌王府“居址岁久,屋宅阴森”、建昌府也“僻处山隅,时有瘴疠”,所以上书明英宗,要求改封其他地方,并且夸张地向英宗描述“王府内有大蛇、逶迤殿梁、甚为可怖”,以此作为移藩的理由。英宗于是同意了叔父的请求,将荆藩封国从江西建昌改为湖广蕲春。正统十年(1445年),湖广荆藩新府落成,朱瞻堈心满意足地率王府家眷护卫属官等迁居蕲春,而建昌旧王府就此闲置了下来,数十年无人居住。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朱祐槟被宪宗册立为益王、并为其选择封国的时候,宪宗就考虑到了不必额外择地建藩、就在之前各地宗王因移藩或者无子除国而闲置下来的藩地内挑选合适地方,作为诸皇子的封国就好,以免重复浪费国家财力物力。所以朱祐槟就被封到曾叔祖荆宪王朱瞻堈在江西的旧藩地建昌,用旧荆王府为益王府,加以改建,这样缩短了王府建造工期,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同样道理,一同封王的朱祐槟四哥兴王朱佑杬,封国就是太祖第二十四子郢靖王朱栋因薨逝无子而除国后,所遗留在湖广安陆的郢王旧藩地。而这块封地,到朱佑杬手上,都转了两手了。)

弘治八年(1495年),建昌益王府整修完毕,当年九月,十七岁的朱祐槟告别母亲邵太妃、辞别皇兄孝宗皇帝,前往江西就藩。大明益藩的历史,也由此开始。

朱祐槟在明代诸藩王中,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的存在,他生性简朴、为人低调,自来到建昌就藩后,平日里无事基本不出门,就在王府内读书写字、弹琴赏乐,安分守己。对于物质要求也特别低,衣物鞋帽都是洗了穿、穿了洗,至发白破旧才弃用。每日里饮食大都用蔬菜豆腐之类,自奉节俭。和其他在封国内专横跋扈、骄奢淫欲的藩王比起来,益王朱祐槟简直可以用“仁德爱民”、“宗室楷模”来形容,是贤王的典范。

在朱祐槟以身作则的垂范下,益藩宗人们大多安分守己、低调内敛,自就藩建昌府后,都是按照祖制规定,安安静静居住在城内,从不对当地官民提什么非分的要求、做一些搜刮地方、骚扰百姓的恶事。所以益藩宗人的名声在建昌府很好,益王殿下也很有威信,得到官员和乡民们的一致尊敬和拜伏。

弘治十八年(1505年),益王朱祐槟的兄长明孝宗朱佑樘驾崩,皇太子朱厚照继位,即明武宗。武宗嘻哈一生、随心所欲,处理政事如天马行空一般,搞得文官们瞠目结舌、无可奈何、又囿于儒家忠君思想而不能阻止和反对,简直是生不如死。在煎熬和抓狂中度过了十六年时间。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放荡不羁了一辈子的武宗驾崩于京师,生前没有诞育子嗣,同时也没有亲兄弟,这使得大明皇统陷入了断绝地步。

在武宗生母孝康张太后的授权下,主持内阁政务的首辅杨廷和、次辅蒋冕、毛纪等人开始商议迎取外藩宗人入继大统事宜,为大明挑选新皇帝。而有资格入选嗣皇帝行列的,是武宗的祖父宪宗皇帝的直系后代。

由于武宗无子、也无亲兄弟,所以大明皇位只能从他的堂兄弟一脉中选取,当时(正德十六年)宪宗位下诸藩,有皇孙在世者分别为:

兴藩:兴世子朱厚熜(兴献王朱佑杬已薨逝于正德十四年,世子厚熜尚处于服丧期,未曾承袭兴藩爵位)

益藩:益世子朱厚炫、崇仁王朱厚烨、金溪王朱厚煌、玉山王朱厚熠

衡藩:江华王朱厚燆、玉田王朱厚烃、新乐王朱厚熑、高唐王朱厚煐、齐东王朱厚炳、邵陵王朱厚煃、汉阳朱厚福(火字底)

荣藩:荣世子朱厚勲、福宁王朱厚熹、惠安王朱厚煦、永春王朱厚烮、富城王朱厚然、贵溪王朱厚曾(火字底)

按照太祖当年《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规定,正在服丧的宪宗第四子兴献王朱佑杬的儿子——兴世子朱厚熜因为“位次最近”,所以“伦序当立”,被确立为孝宗皇帝的嗣子、武宗的弟弟,最终承袭了大明皇统,即明世宗嘉靖帝。

而按照杨廷和原本的意思,因为世宗是兴献王的独子,出继孝宗后,兴献王就面临绝嗣的境地,所以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们向已经即位的世宗建议,选其六叔益王朱祐槟的次子崇仁王朱厚烨为兴献王嗣子,如同世宗过继给孝宗一样,也过继给兴献王,这样兴藩得以继承,兴献王也不至于绝嗣。

但是世宗虽年轻,但极为老成,心思缜密、意志坚定、城府极深,断然拒绝了文官们看似好意的建议,霸气地宣布自己就是兴献王的嗣子,为什么还要过继外人给父亲当儿子。因这个继嗣身份问题,世宗和辅臣们发生激烈的冲突,交锋超过三年时间。最后还是皇权占据上风,同时世宗牢牢抓住武宗遗诏中“兄终弟及”、“伦序当立”两句话的漏洞,坚决认为自己本来就是以宪宗皇帝行辈最长之孙的身份,在堂兄武宗驾崩后按照“伦序第一”的原则自动获得皇位继承权,而不是通过过继给孝宗当儿子才继立为帝的。

在世宗的全力压制和不懈努力下,文官势力一败涂地,被世宗用精明的政治手腕打击得体无完肤,再也不能威胁到皇权。世宗也由此确立了对于大明社稷的完全掌握权,并将自己的父亲兴献王朱佑杬尊奉为皇帝,牌位摆入太庙供奉。这就是明代历史上著名的“大礼议”事件。

如果文官们知道世宗是这样一个难对付的刺头,那么他们绝不会在武宗驾崩后迎立其为新君。而《皇明祖训》中,还有“父死子继”这一句话,文官们可以用给武宗立嗣的办法,在宪宗的曾孙、孝宗的侄孙、武宗本人的堂侄中,择适合的人选,立为武宗的嗣子,承袭大明帝位。这样也是一个可行办法,同时也不违反《皇明祖训》。

而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具有宪宗曾孙、孝宗侄孙、武宗堂侄身份的宗室子弟,其实只有一个人:益王朱祐槟次子崇仁王朱厚炫的长子朱载增。朱载增生于正德十一年(1516年),当年只有五岁,而他也是宪宗皇帝第一个曾孙、同时也是孝宗长侄孙、武宗当时唯一的堂侄。文臣们如果抛开以兴世子为孝宗嗣子这个继嗣方法、而是直接给武宗本人立嗣的话,五岁的益藩宗人朱载增将是唯一的人选。

但是文官集团们和武宗之间的君臣关系极为恶劣,根本不想在武宗去世身后给他立嗣。同时,如果过继益藩的朱载增为武宗皇嗣子并继位为帝的话,那么益藩就会成为事实上新的帝系大宗。益藩本来就人丁兴旺,朱载增的祖父、时任益王朱祐槟,朱载增的伯父益世子朱厚烨、父亲崇仁王朱厚炫、叔父金溪王朱厚煌、玉山王朱厚熠等宗室子弟全部在世,如果五岁的朱载增继位为帝的话,那么大明将来的中枢权力、朝堂利益、财富分配等不可避免的将要由文官们手中向益藩宗室倾斜相当份额,这是在武宗驾崩后实际掌握朝政控制权及权力分配权的文官集团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他们也绝不可能和如此庞大的潜在竞争对手益藩来分享大明的权力财富支配权。

而兴藩,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兴世子,和寡母相依为命,别无依靠,兴世子本人看起来也“年少无知”,不谙世事。在文官们看来,迎立兴世子为新皇帝,远比立益藩宗人要合适得多。将年幼无靠的朱厚熜高高地供起来,在朝堂之上“垂拱而治”,实际政事则由诸文臣操持执行,儒家传统政治理念最高境界,不就是这样的么。

所以,在文官们的私心作祟中,兴世子朱厚熜击败了他的堂侄益藩王孙朱载增,成为武宗驾崩之后新一代大明皇帝,由此开始了他统治大明江山四十五年的帝王生涯。

错过了成为帝系大宗的机会后,一贯低调平和的益藩宗人们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懊恼怨恨举动,依旧和之前一样,在建昌封国安安静静的生活。嘉靖十八年(1539年)八月,第一代益王朱祐槟在建昌王府去世,年六十一岁,朝廷闻报后,赐其谥号“端”,称为“益端王”。益端王朱祐槟去世前,嘱咐益世子朱厚烨,让他不要过于奢华地修造自己的陵墓,只要过得去就行了。朱厚炫遵从朱祐槟的交待,在建昌府南郊(今南城县洪门镇外源村金华山)为父亲修造了简朴甚至有些寒酸的陵墓。而益端王朱祐槟墓在整个明代亲王墓中,都是最为简陋低调的,正如他在世的时候内敛温和、爱民重士的性格一样。

朱厚烨守孝三年(实际二十七个月)后,在嘉靖二十年(1541年)袭封益王。他和父亲益端王朱祐槟一样,低调朴素,生性淡泊,在建昌默默无闻地当了十五年藩王,口碑颇佳。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五月,五十九岁的朱厚烨薨逝,朝廷赐谥号“庄”,称“益庄王”。因为没有子嗣,所以由二弟崇仁王朱厚炫继承益藩,并在次年正式袭封益王爵位。

朱厚炫承袭益藩时已经五十六岁,之后他又当了二十二年的益王,于万历五年(1577年)薨逝,年七十八岁。朝廷赐其谥号“恭”,称“益恭王”。他的长子、当年有机会入继武宗大统从而成为皇帝的朱载增,已经在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先于父亲而去世,时年三十岁,那个时候的朱载增还只是崇仁王长子(明代郡王继承人称某某王长子)的身份。

朱厚炫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继承其兄益庄王朱厚烨所遗下的益藩爵位时,便请求朝廷立朱载增的长子、自己的长孙朱翊鈏为益世孙,作为益藩下一代继承人。

万历八年(1580年),守孝期满的益世孙朱翊鈏受朝廷册命,正式就任第四代益王。朱翊鈏上奏朝廷,请追封自己早逝的父亲,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追封朱载增为“益昭王”。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朱翊鈏薨逝,年六十八,谥号“益宣王”。世子朱常迁(水旁)在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继位,即第五代益王:益敬王。

这之后,益藩经历了益敬王朱常迁(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去世))、益定王朱由本(原名由校,因与后来的明熹宗同名,故改名由本,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袭封、崇祯七年(1634年)薨逝)两代益王,崇祯九年(1636年),益定王世子朱慈炲袭封,成为第七代益王。

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军南下进攻南明,弘光朝廷土崩瓦解,弘光帝被俘。在江西的明朝士绅百姓于是在六月间由建昌知府王域领头,拥立在建昌的益王朱慈炲为监国,对抗清军。朱慈炲被推为监国后,将益藩财产全部捐出,用于招募军士、保境安民所用。七月,清军李成栋部抵达江西,展开对南明地方势力的进攻,益王朱慈炲所部寡不敌众,被清军击败,建昌失陷,朱慈炲被俘。但是在清军将要把朱慈炲解送南昌的时候,原益藩护卫赵怀民等人拼死从狱中将其救出,然后保护着他辗转逃往福州,投奔在福州称帝的隆武帝朱聿键。

南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5年)九月,清军攻克福建,隆武帝在汀州殉国,隆武政权覆灭。朱慈炲和隆武政权大学士苏观生等随同隆武帝之弟朱聿鐭逃奔广州避难。十一月初五,朱聿鐭在广州称帝,即南明绍武帝。绍武帝看重随自己逃来广州的宗室诸人,赐给益王朱慈炲番禺土地五百亩,一度还想封他为工部尚书。但就在当年十二月,清军尾追而至,用计偷袭广州得手,攻破城池,绍武帝、苏观生等均殉国而死,朱慈炲也在破城之后自缢而亡,益藩传承暂时断绝。

朱慈炲死后,由亲随仆役历经艰辛将遗体运回建昌,安葬于益王家族墓地中,后世称“益素王”(也称益末王)。

南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避难于福建的益藩宗人、益宣王第十三子郧西王朱常湖(益敬王之弟、益定王之叔、益素王叔祖)在当地人王祁、李长蛟等的拥戴下起兵反清,攻克福建建宁府(今福建建瓯),然后攻克建阳、崇安、松溪、政和、寿宁等地,一时间福建西北部都归附明军。为了呼应建瓯的义军,占据福建南部的明军郑成功所部联络广东地方势力,伺机举兵。广东义军寻找到了朱常湖的儿子朱由榛,奉其为监国,占据揭阳对抗清军。

但是仅仅三天后,清军反扑,清潮州总兵车任重击败起义军,攻破揭阳,朱由榛和义军首领许元烈、钟振凤等都牺牲在揭阳城中。南明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清军反攻建宁,击败了福建义军,郧西王朱常湖和义军首领王祁等也战死在乱军之中。益藩宗人轰轰烈烈的反清行动,至此完全失败。

南明永历四年、清顺治七年(1650年),益藩宗人朱慈烛(益定王之子、益素王之弟)被南明永历帝册封为益王,承袭益藩传承。朱慈烛在南明永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1662年)永历帝被清军俘获杀害之后去世,时间不明,死因不明。

清康熙初年,居住在建昌故乡的益素王之子朱和壐携子朱怡镐历经万般辛苦,偷渡到台湾,投奔郑氏。后来朱和壐病逝,朱怡镐被同宗宁靖王朱术桂(太祖第十六子辽王朱植后裔)收为养子,改名为朱俨鉁(其实朱术桂比朱怡镐的辈份要高六辈,不过王朝末年、又寄人篱下,这些规矩也不讲究了)。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收复台湾,郑克塽及大部分郑氏集团官员都投降清军,朱术桂不愿向清军投降,于是在住所自尽而死,年六十六岁。朱怡镐等寄居台湾的明朝宗室则被带回中原,安置在河南开封府杞县居住。朱怡镐是有史可查的明朝宗室之中,行辈传承最近一代(怡字辈,即崇祯帝的曾孙辈)。自返回中原安置在杞县后,史书上就再也没有朱怡镐的记载,他的踪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明益藩的故事,至此也书写完了终章。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鬼吹灯危险指数最高的十大古墓排行榜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4/128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