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长子为什么被称为“公子扶苏”(秦始皇公子扶苏复原图)

那些来自 诗经 的名人名字,令人惊艳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秦始皇长子为什么被称为“公子扶苏”,以及扶苏为什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秦始皇为何对长子扶苏如此绝情
  2. 秦始皇长子为什么被称为“公子扶苏”
  3. 扶苏为什么那么果断又服从地自杀了
  4. 公子扶苏为何心甘情愿自尽

秦始皇为何对长子扶苏如此绝情

秦始皇有子24人,但名字流传下来的只5人.这5个人分别是长子扶苏,公子高、公子将闾、公子胡亥、公子荣禄。

关于长子扶苏受到秦始皇冷落的原因,史载是因为他给始皇帝提的意见太多了,尤其在秦始皇坑杀术士这件事上,父子两人彻底闹掰。始皇帝让公子扶苏去上郡督军,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公子扶苏有政治远见,有勇有谋,心地宽仁,始皇帝不是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临终将皇位传给他。不料自己在巡幸途中死去,安排后事仓促,以致小人作梗,赵高、李斯等篡改诏书,阴谋立胡亥为帝。扶苏愚忠愚孝,不明真相,以为是自己的父亲赐死,遂自杀。

秦始皇长子为什么被称为“公子扶苏”

中国古代的爵位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周天子在位时,诸侯最高也只能是“公”,公之子乃至所有诸侯之子就冠以公子的称呼,比如公子小白、公子纠等等。公子扶苏也是一样的道理。

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

嬴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母芈氏。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卢生相互讥讽、评议秦始皇的暴戾,并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闻讯勃然大怒,于是命令御史逮捕并审问所有的儒生。儒生们彼此告发,秦始皇就亲自判处违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把他们全部在咸阳活埋。还向全国宣扬,让大家都知道此事,以惩戒后世,同时谪罚更多的人流放到边地戍守。

扶苏反对父亲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举措,多次上书劝谏秦始皇说:“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今陛下却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我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

由于扶苏的屡次劝谏,因而触怒秦始皇,秦始皇便有意疏远扶苏,于是派扶苏前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巡行天下。当年七月,行至沙丘时病重,秦始皇命中车府令赵高写遗诏给扶苏,遗诏内容是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当时遗诏已经封好,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送去,秦始皇便不幸去世。

公子扶苏自杀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阴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伪造一封遗诏赐给扶苏,列举扶苏和蒙恬的罪过,命令他们自杀。

胡亥派使者将遗诏送到上郡给扶苏,扶苏看到遗诏内容,就哭泣着走入内宅,准备自杀。蒙恬阻止扶苏说:“陛下如今在外,还未立太子,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把守边疆,让公子你来监督,这是关系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务!如今只因一个使臣到来,你就想自杀,你哪里知道这不是奸诈的诡计呢?,我请求你重新去请示一下,等请示之后再死也不迟!”使者在旁边一再逼迫催促,扶苏为人仁弱,对蒙恬说:“如果父亲命令儿子自杀,那还要再请示些什么呢?”说完便自杀而死。扶苏死后,胡亥登基,是为秦二世。

公子扶苏品格优秀受后人敬仰

扶苏素有贤名,当时民间尚不知扶苏已死,所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反抗秦二世暴政时,陈胜说:“天下受暴秦的统治已经很久。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由他继位,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

就因为扶苏屡次规劝秦始皇的缘故,秦始皇就派他领兵驻守外地。现在传闻扶苏并没有罪,秦二世却把他杀害。百姓都听说扶苏贤明,却不知道他已死。项燕原是楚国的将军,多次立下战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拥戴他。楚亡后有的人认为他已死,有的人认为他逃亡躲藏起来。现在要是我们冒称公子扶苏和项燕,向天下人们发出起义的号召,应该有很多人响应。”

扶苏作为嬴政的长子,嬴政可是对他寄予厚望的,但是扶苏的性格天生像他的母亲,仁慈敦厚,谦逊有礼,这在后世人眼中,都是比较优秀的品格。但是这些在经过残酷征战的嬴政的眼中,都是缺点,作为一个帝王,是不能够有着妇人之仁的。

年幼的扶苏一面享受着父皇的教导,一面又被自己的父皇所责骂,在这矛盾的处境之中,扶苏只能辛苦的挣扎着。随着年龄的增长,扶苏也渐渐的有了自己的主张,他开始参与朝政,但是他的治国思想和嬴政有着很大的差别。扶苏主张轻徭薄赋,以民为本,不应该再实行重典酷刑。可是秦始皇却没有认识到民众的力量,依然实行重典酷刑。

虽然扶苏为人仁慈,但是有时候也表现的非常刚烈,在“焚书坑儒”这件事情上,嬴政和扶苏有了很大的分歧,扶苏还曾多次以死进谏,但都被嬴政拒绝。

虽然嬴政很喜欢扶苏,也很注重扶苏的教育,但是喜欢越多,对他的期望也就越大。在嬴政看来,一个合格的帝王,不仅需要远见的政治,也要能够玩得起阴谋诡计,要变得坚毅凶狠。可是扶苏和他所期望的有所不同,离他心中的合格的继承者有着很大的差距。

扶苏,为人仁慈,不喜阴谋诡计,但是这不是嬴政所期望的那个扶苏,他心中的继承者是一个多面的人,对于自己人能够做到仁慈谦逊,对于敌人能够做到凶狠毒辣,在嬴政看来,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所拥有的优秀品质,所以才会叫扶苏为“公子扶苏。

扶苏为什么那么果断又服从地自杀了

提到公子扶苏总是令人非常惋惜,这个清楚地认识到天下形式的继承人,其贤德受到了朝中大臣的认可,也被秦始皇寄予了厚望。后来秦始皇驾崩赵高联合李斯篡改诏书立胡亥为秦二世,同时假传圣旨令扶苏自尽,这个孝顺的孩子在悲痛过后践行了“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古训,完全没有考虑圣旨的真假,他若是有秦始皇一半的刚毅就不会如此的愚忠,大秦的天下在他手中必然能够创建盛世。

要知道扶苏对治国之道理解的非常透彻,他认为天下已经统一了,数百年的大争之世彻底结束了,这时民心思安,大秦的战时法制太过偏激不能够适应当前的形式,应从根本上改变,他时常劝谏秦始皇:“天下已经平定,应当以仁义治国”,即使秦始皇因儒生妄议其暴虐进行焚书坑儒时,扶苏也敢挺身而出回击他的父皇,以至被发配到边关与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长期离开权力中央。

贤德的人总是会令人信服,在边关的扶苏协助蒙恬多次立下战功,两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接到赵高等人的假圣旨时,蒙恬力劝扶苏不要相信,若当时扶苏有足够的刚毅,蒙恬必会鼎力相助,要知道在他们的控制下是三十万秦军精锐,况且扶苏是嫡长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他的贤德是天下人共知的,就连陈胜、吴广起义时都用扶苏被杀来煽动部众。一旦扶苏登上皇位,赵高等奸党必定会被铲除,秦朝的那些不适用的战时体制肯定会被废除,哪怕出现六国贵族的叛乱,还有蒙恬、章邯两员身经百战的名将。

这样的话秦朝就能延续下去,大秦的盛世必然会出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就不是汉朝的文景之治了,秦朝的影响就会更加的深远,说不定我们的民族就该称之为“秦族了”!

公子扶苏为何心甘情愿自尽

扶苏相比于始皇帝的铁血,多了一份仁慈,天下刚稳定结束战争,扶苏认为该休养生息,减少杀伐,因为六国刚灭,各国人复国之心不死,休养生息,以仁治天下,可安百姓,他的政治主张和始皇帝的治国思想是有冲突的。

而扶苏也是因为政治主张不同不太得始皇帝喜欢,但始皇帝作为千古一帝。他的政治远光是不低了,为了改变扶苏的治国风格和培养他成为真正能一统天下的君主,表面上是被贬出咸阳,实则是培养他,而能真正掌握国家机器,没有军队的支持,大将军的忠心辅佐,是坐不稳江山的,这也是为什么会让他去蒙恬军营的原因,一是锻炼他的铁血果断,改变始皇帝认为的那些“妇人之仁”。二是让他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军队的拥护。他是知道扶苏的能力的,也是因为知道所以在死的时候立扶苏为皇帝。

扶苏的死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自身的性格淡然,没有登上九五至尊的野心,加上扶苏认为始皇帝本身是不喜欢他的,没有体会到父亲的真正用意。倘若听从蒙恬的,带领大军回咸阳查明真相,可能历史要从新改写,后面也就没有项羽,刘邦的什么事了。

二、是始皇帝自己本身是想不到这次巡视会死在途中,回不了咸阳,追求长生的始皇帝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驾崩。所以对于传位是仓促的,没有任何准备也没有透露出去消息。只是给身边的赵高,李斯等几位近臣交代,消息闭塞,给了赵高李斯之流可乘之机。

三、李斯书画造诣极高,能模仿始皇帝的字,当时又能拿到玉玺盖上大印。在始皇帝一统天下,一言九鼎的年代,一般的臣子是不敢有反对和查验之心的,生怕惹祸上身。

总之是多重因素,时间有限,就分析到这。

关于秦始皇长子为什么被称为“公子扶苏”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始皇长子为什么被称为 公子扶苏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4/13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