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中从子到亥十二个字的本义是什么(子 地支)

说文解字 540部首探源解读 酉,酋,戌,亥

大家好,关于地支中从子到亥十二个字的本义是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卯月新为什么叫新总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十二地支最早作用是什么
  2. 地支中从子到亥十二个字的本义是什么
  3. 十二生肖是怎么产生的
  4.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个月,为什么子月是十一月而不是正月呢

十二地支最早作用是什么

十二地支最早作用是十二守卫。

十二地支生肖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先后有序,不能颠倒。

传说有一天,如来佛祖指定了十二种动物,作为地上通往天宫之路的十二个守卫,每个动物轮流值班一年。由一位大势至的菩萨负责发贴请各动物前去一聚,把选中动物顺序排列为:猫.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

这十二种动物如期赴约,而且早到了。为首的猫等得不耐烦溜到一边玩去了,于是鼠占了猫的位置。其实在来的路上猪为了凑热闹以跟了去,当如来佛祖驾临时,猫还未归,佛祖为了惩罚它,就将错就错,向在场的十二种动物分配工作,由鼠为首猪为尾。

后来民间给据每种动物出没活动属性用来划分一昼夜二十四小时,刚好用十二个生肖,每一个生肖分管两个小时。

地支中从子到亥十二个字的本义是什么

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下分别是这十二个字的本义。

子:子是兹的意思,内藏天干癸水,是辛金的长生之地,方位是正北方,在八卦中为坎卦,子为外阳内阴之水,因此有外刚内柔、滋养万物的特性,同时也是一天中的第一个时辰,代表阳气初生之时,所以也代表生机和希望的重现,与其它地支的关系是子丑合,子午冲,子未相害,申子辰三合,亥子丑相会,子卯相刑,子酉相破。

丑:丑有丑陋和扭曲之意,为十二地支的第二位,属性为阴,五行是湿土也是金库,代表东北方,在八卦中为艮卦,内藏天干己土、辛金、癸水,可晦火之光又可养金护水,它又是鸡鸣之时即阳气渐升的时候,因此有万物初生的艰难之象,与其它地支的关系是子丑合,丑未冲,丑午相害,巳酉丑三合,丑寅暗合,亥子丑三会,丑未戌三刑。

寅:寅为十二地支的第三位,为初春正月之时,蓬勃而生之象,同时内藏天干甲木、丙火、戊土,谓之三阳开泰之意,而且它也是丙火和戊土的长生之地,代表木火生发的地方,因此阳燥有力,在八卦中为艮卦,方位是东北,与其它地支的关系是寅亥合,寅午戌三合,寅丑暗合,寅卯辰三会,寅申冲,寅巳相害,寅巳申三刑。

卯:卯是茂的意思,位于十二地支第四位,内藏天干乙木,五行属阴木,是癸水的长生之地,代表仲春农历二月,也为日出东方之时,寓指阳气上升、万物繁茂之象,也象征生机和希望。在八卦中为震卦,方位是东方,与其它地支的关系是卯戌合,卯未亥三合,卯寅辰三会,卯酉冲,卯辰相害,卯子刑。

辰:辰为十二地支第五位,五行属湿土,为水库,是湿泥、井泉积水之所,为阳春农历三月,此时正是万物壮大之的时候,因此有膨胀、扩张、壮大的意思,由于内藏天干戊土、乙木、癸水,所以辰能生金、克水和培木。在八卦中辰为巽卦,代表方位是东南方,与其它地支的关系是辰酉合,辰子申三合,辰戌冲,辰卯寅三会,辰卯相害,辰辰相刑。

巳:巳为十二地支第六位,内藏天干丙火、戊土、庚金,属外阳内阴之火,是庚金的长生之地,代表孟夏农历四月,为夏天开始之时,此时也是阳气盛长的时候,所以有光明,激情的象征。巳在八卦中为巽卦,代表东南方,与其它地支的关系是巳申合,巳酉丑三合,巳午未三会,巳寅申三刑,巳寅相害。

午:午为十二地支第七位,有阴阳交替的意思,内藏天干丁火和己土,五行属阴火,是乙木的长生之地,代表仲夏农历五月,有光明、炎热等寓意。午在八卦中为离卦,代表南方,与其它地支的关系是午未合,午寅戌三合,午未巳三会,午午相刑,午丑相害。

未:未为十二地支第八位,内藏天干己土、丁火、乙木,五行属燥土,为木库,有善变的性质,它代表季夏农历六月,此时阴气加深,火势逐渐减弱。未在八卦中为坤卦,代表西南方,与其它地支的关系是未午合,未卯亥三合,未午巳三会,未子相害,未丑戌相刑。

申:申为十二地支第九位,内藏天干庚金、壬水、戊土,五行属阳金,为顽钝耐磨之金,同时也是壬水和戊土的长生之地,代表孟秋农历七月,万物哺育后代的时候。申在八卦中为坤卦,代表西南方,与其它地支的关系是申巳合,申子辰三合,申酉戌三会,申巳寅三刑,申寅相冲,申亥相害。

酉:酉为十二地支第十位,内藏天干辛金,五行属阴金,是丁火和己土的长生之地,酉是烘炉炼金之物,它代表仲秋农历八月,此时万物都成熟,指事物发展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后开始走向凋敝。酉在八卦中为兑卦,代表西方,与其它地支的关系是辰酉合,酉卯相冲,酉戌相害,酉巳丑三合,酉申戌三会,酉酉相刑。

戌:戌为十二地支第十一位,内藏天干戊土、丁火、辛金,五行属阳土,为火库,又代表季秋农历九月,同时也是一天之中太阳落土之时,寓指万物走向凋零、衰灭,而戌在八卦中为乾卦,代表西北方,与其它地支的关系是戌卯合,戌辰冲,戌寅午三合,戌酉相害,戌丑未三刑,戌酉申三会。

亥:亥为十二地支第十二位,内藏天干壬水和甲木,五行属外阴内阳之水,是甲木的长生之地,代表孟冬农历十月,为万物闭藏之时,五湖之水归聚之地,因此有福气和财富聚集的象征。亥在八卦中为乾卦,代表西北方,与其它地支的关系是亥寅合,亥巳冲,亥卯未三合,亥子丑三会,亥申相害,亥亥相刑。(图片来源网络)

十二生肖是怎么产生的

谢谢邀请。十二生肖是如何产生的?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十二生肖,是东汉时期,和现代十二生肖完全相同,它的起源是当时的人们对动物崇拜有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把它融合到现实生活当中,把十二生肖巧妙的,融合为12地支的形象化相对应,得出了,一种信仰观念,人生的相生相克,年运、命运、财运、婚姻家庭等等,每一种生肖都有着神奇的传说,年复一年至今,自然的形成了一种观念,并成为民间文化中的一种形象哲学,现代人,把每年的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把它作为悠久民俗文化的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十二生肖动物的诗歌,绘画、春联、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发行生肖邮票,表达对新年的祝福!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个月,为什么子月是十一月而不是正月呢

这件事,简单地说——

第一,“十二地支”,被古人与天上的“十二次”相对应了。

第二,古人,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确定“四时”和“月份”。

第三,如果把“农历”春天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那就恰好北斗斗柄指向“十二辰”的“寅”辰了。

古人,把太阳一升一落称为“日”,甲骨文的“日”,就是太阳的象形。

古人,又把月亮一朔一望称为“月”,甲骨文的“月”,是月亮的象形。

殷商之人,用“年”或“岁”表示“一年”的时间。但甲骨文的“年”和“岁”,与天文和日月星辰无关。“年”,象人负禾之形;“岁”,象农具之形——可知,那时人们的“年”或“岁”,是从农业生产周期转借而来。

说是“转借而来”,因为至少比成汤建商还早3000年以上的时候,也就是距今6500年以前,中国先民已经基本掌握了太阳视运动周期的规律。

那个时候,人们已懂得“立表测影”,已可准确测量“子午线”。

也就是说,在大约距今6500年前,中国的古人已经有了“太阳回归年”的概念。

虽然以“太阳回归”为“年”,但“纪年”是个难题。

古人还是从更便于观测的夜间“星辰”入手——即“恒星周期”。

于是,“木星”被发现了——“木星”从某颗恒星出发,十二年之后,它又会回到这颗恒星附近。人们称“木星”为“岁星”,有了“岁星纪年”法。

为了记录“岁星”在十二年中的“行程”,古人为它设立了十二个“驿站”,起了十二个名字,总称为“十二次”。

“岁星”,每年,都会在一个具体的“次”中,等于“木星”每年在天空中移动30度,十二年恰好“行走”一周天,360度。

“岁星”十二年里依次行走“十二次”,“十二次”,各有其名。

它们分别是——星纪、玄枵(xiāo)、娵訾(jūzī)、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问题是,被称为“岁星”的木星,在天空中自西向东运行。这与太阳以及其他恒星自东向西运行恰恰相反,无疑给观测带来了很大麻烦。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古人假想了一颗在地上运行的“太岁星”,并且把运用于地的“十二地支”搬到了天上——由东向西,将天空平分分十二等份——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份都分到了一个“地支”,称为“十二辰”。

靠假想的“太岁星”纪年,叫“太岁纪年”法。

这种方法,是比照“岁星纪年”法创立的。好处是便于脱离对“岁星”的观测而直接纪年。

但是,“十二地支”,是古人用于地上“分野”的。为了不至于“天地混淆”,后来又为“太岁纪年”起了十二个很别扭的名字——

《尔雅.释天》云:“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成曰茂,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然后,应该是因为“太岁纪年”是“岁阴年”,于是又按“十天干”,起了十个“岁阳”名称,表示“岁阳年”。

《尔雅.释天》云:“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日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箸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

《史记.历书》所说“岁阳”十名有不同,但不管怎样,在纪年上,可以使“甲乙丙丁……”可以和“子丑寅卯……”相配,且六十年一甲子了。

实际上,上古先民观测天象,最早关注的是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位于天空“北极”,也就是正中位置,不但明亮而且似乎“恒定不动”,当然,“斗杓”,即“斗柄”所指方向一直在稳定变换。

古人空间上确定“四方”,是根据北斗斗柄所指方向确定的;“四时”,也是根据北斗的变换确定的。

汉初的《鹖冠子》之《環流篇》云:“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古人通过北斗,把“时空”统一了起来。

一年中包含十二个月,北斗斗柄也可以明确地指示出来。这就是北斗斗柄所指向“十二辰”中的哪个“辰”。

古代,称此为“斗建”。

《汉书.律历志》曰:“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

比如,斗柄指“寅”,称“建寅之月”;斗柄指卯,称“建卯之月”,以此类推。

至于“正月”,“正”有“嫡长”之义,“正月”即为一月。

为何现在“正月”是“寅”不是“子”,这在古代称为“建正”。

据称,夏代亦“建寅”,即以一月为“正月”,实际上这个说法未必可靠。

甲骨卜辞显示,殷商以秋分后第一个月为“正月”,大约在十月。

周朝,宣王以前,基本沿袭殷商“建正”方法,之后,才改为“建丑”,即十二月为“正月”。

汉武帝时,改为“建寅”,以一月为“正月”了。

“十二辰”,与“十二次”相对应,其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同样,北斗斗柄不同时间指向的“辰”也是确定的。在这样的前提下,一种具体的立法确定哪个月为“岁首”,哪个月就是“正月”了。

关于本次地支中从子到亥十二个字的本义是什么和卯月新为什么叫新总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西市微课丨中国人的生肖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4/13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