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薛定谔会说“生命以负熵为生”什么是熵

机器学习算法篇 从为什么梯度方向是函数变化率最快方向详谈梯度下降算法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为什么薛定谔会说“生命以负熵为生”什么是熵,以及为什么生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薛定谔会说“生命以负熵为生”什么是熵
  2. 为什么盛极而衰是必然性的哲学
  3. 为什么新生儿一出生就要打针
  4. 历史为什么会重演

为什么薛定谔会说“生命以负熵为生”什么是熵

薛定谔的原话表述是:生命以负熵为生,或生命以负熵为食。

接下来,我们对生命、熵、负熵以及宇宙这些玄而又玄的概念进行拆解。拆解完了,你也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可能比较烧脑,但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既然“生命以负熵为生”,那我们也应该让大脑多汲取一些负熵为食。

先说生命,生命到底是什么?

有些事,看着简单但想起来复杂,而解释起来更是不知从何说起。所以,生命到底是什么,你说不清楚,专家也说不清楚。那怎么办?大家只能搞比喻论证,只不过有一派叫科学,另一派叫宗教。

我们把生命比喻为一座大厦,而建造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砖瓦木料,就是生命物质。

制造生命的最基础物质是氨基酸,接下来是蛋白质和DNA。

1965年的时候,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牛胰岛素,这是蛋白质。2017年的时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成功合成了一个超长的DNA链,这是DNA。

现在好了!建造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砖瓦木料,我们都准备齐全了。接下来就要问:用这些生命物质,我们能够制造生命吗?

答案是还不能,至少只有生命物质,还不能。

一个简单的比方:一只“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野鸭子,肯定是生命;但是你把它抓住、然后塞进烤炉,把它变成了一只北京烤鸭,那它还是生命吗?

肯定不能这么说吧。所以,用大厦来比喻生命,根本就没有揭示出生命的本质,或者说还相去甚远。这就叫引喻失义。所以,只能继续搞比喻论证。

日常生活的大厦高楼,太常见,既不复杂也没逼格。所以,咱们就要用更有逼格的抽象概念,来搞比喻论证。看得着的高楼大厦,是零阶喻体;抽象的科学概念,是二阶或高阶喻体。而之所以觉得烧脑,就是因为人家不玩低阶而改玩高阶了。

PS:什么是零阶、什么是高阶?有钱真爽,这就是零阶或一阶智慧。这等同废话,因为大家都知道。粪土当年万户侯、安贫也能乐道。这是鸡汤,但比零阶或一阶更复杂,所以是二阶或高阶智慧。因为要解释、要感悟、要升格,简单说就要装。而你只有明白了零阶或一阶的:有钱真爽,才能认识到二阶的或高阶的“安贫乐道”,逼格满满。

再说,高阶的熵和负熵。

什么叫熵?直接用薛定谔的举的例子:

比如你熔解一种固体,它熔化时所需要的热量除以熔点温度就是它的熵增加量。因此,从计算公式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熵的单位是卡/摄氏度。

所以,熵就是一种物理量,与速度、加速度一样。速度,我能理解,就是有多快;加速度,我也能理解,就是速度越来越快。但是,熵,这个物理量要不知道是啥了。关于熵的公式,即熵=klnD,则更是让人望而却步。

你能搞出一个物理公式,说明你数学足够牛,但你能解释它的物理含义吗?因为我们普通人根本不管你的数学方程是个什么东西,我们只问你的物理解释。

在解释黑体辐射的时候,一帮科学家黔驴技穷了,死活搞不定。于是,普朗克出手。这个狠人不搞物理而搞数学,硬是根据实验数据凑了一个方程,即E=hf。这个方程的确能够精准描述黑体辐射中光的颜色分布曲线。但,普朗克却说不出这个公式到底啥意思,给不出物理解释。

所以,熵到底等于谁除以谁,我们不关心;我们关心的是:熵到底是什么。你得用人话给解释出来。

我们大体上可以把熵解释为无序的程度,越是无序,则熵增;越是有序,则熵减。

但无序这个概念不够严谨:你觉得屋子井井有条是有序、是低熵,那我这个邋遢人还觉得井井有条是无序、是高熵呢。事实判断变成了价值判断,你这还怎么搞?所以,就要对无序进行精确定义。

无序,精确一点儿的定义是:有多少中排列方式。

一种组合是:一堆豆子排列得整整齐齐;另一种组合是:一对豆子撒的哪哪都是,而且它们还可以任性地滚来滚去。

就是这两种组合,哪一个排列方式更多?当然是后者,于是就可以说后者的熵比前者大。

接着再举一个例子,一杯冰块和一杯水,到底哪一种组合的熵更大?看着一杯冰块恣意混乱、一杯水“井然有序”,但这是在宏观层面,具体到微观层面,你要看水分子的排列方式。所以,一杯水的熵,要比一杯冰的熵更大。

熵和熵增的讨论到此为止,接下来:以熵这个高阶知识,来解释宇宙。

宇宙到底有没有目标?宇宙中的物质到底有没有目标?目标是个主观意志或价值信念,所以只有人才有。但是,你怎么解释光的折射呢?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肯定要发生折射。但是,光为什么要折射呢?原因是:光在两点之间走的轨迹,一定是所有路径中最短的那一条。好了,问题也就清楚了。因为光在水中的速度要比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慢,所以光就尽量多在空气中走、少在水中走,这样的路径才能最短。而折射恰恰是这么发生的。

于是,我们能不能说光也有目标呢?

以此类比,其他物质或现象是不是也有目标?如果这个推论能成立,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真实世界的物理过程总是在把某个物理量最大或最小化,而它们的目标就是搞优化呢?

不管其他物质、物理量是怎么想的,我们就看熵。既然光是有目标的,即走最短的路径,那么熵是不是也有目标。而熵的目标是什么呢?

这个目标,被热力学第二定律个解释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很多表述,我们只取一个,即:

任何一个孤立系统里,总体的混乱程度,只会增大不会变小,直到达到混乱的最大化,也就是熵一定要增大。

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我们只能推导出悲观的宇宙未来:所有的星星都会熄灭,所有秩序都会瓦解,所有的热闹都会消散,宇宙将变得毫无生气。而这就是热寂。

所以,宇宙是有目标的,宇宙的目标就是热寂。

但是,宇宙从一个奇点变成一锅热粥,接着变成现在这样五彩斑斓,你怎么解释?

因为热寂是宇宙的总目标,但宇宙还有次目标。这个次目标就是自组织。因为引力的存在,所以很多东西就聚集在一起。于是,恒星会发光、地球绕着太阳转。这就是自组织。于是,引力把无序变得有序了,变成了现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宇宙。

但是,引力能够拒绝熵增、避免热寂呢?

答案是不能,因为引力导致的只是局部自组织,只是实现了宇宙的次要目标。而这个局部自组织却在加剧总体的熵增,次要目标也在加速总体的目标。

你用吸尘器把自己的房间打扫的一尘不染,但是吸尘器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是从火电厂,火电厂燃烧了大量的煤炭,也就制造了更多的无序。所以,你的房间只是局部的有序,而这种局部的有序却使用了能量,而能量加大了总体的无序。

而生命也是这个道理。你维持了自己的自组织、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有序,但你要消耗食物,而这些食物恰恰因为你而变得无序。

所以,薛定谔说“生命以负熵为食”,意思就是:一个动物想要活着,就要持续不断地吃下去混乱度比较低、熵也比较低的食物,然后排泄出混乱度比较高、熵也比较高的粪便。

熵增,是宇宙的总目的。所以,生命体无时无刻不在外界产生熵,也在体内制造熵。结果只能是不断接近熵的最大值。而一旦到了这个最大值,生命体也就到了它的危险时刻,即死亡。

那么,该如何摆脱死亡呢?就是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汲取负熵,这是唯一的办法。而“有机体成功地在它的存活期间不断地消除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的熵,这即是新陈代谢的本质”。

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薛定谔关于生命的这个高阶说法呢?

人是有理性的,但理性是有局限的。

我们用尽理性,探索未知、汲取信息。这是积极的负熵。但是,理性是有局限的。吾生有崖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宇宙却在永不止息的熵增。

所以,我们要保持一种敬畏、一种谦逊、一种不热忱的执着。如果觉得这太过悲壮,那么也可以狂妄地诙谐一番:薛定谔也只是搞了一个比喻论证,而已!

为什么盛极而衰是必然性的哲学

的确也是个哲学问题,如老子曾提出的物极必反。表现在经济金融市场上,尤其股票期货市场上尤为突出,因为相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超短线,所以能看得淋漓尽致,它的核心是:当运动的势头高于预期就会遭致抛压而受挫,相反依然。

为什么新生儿一出生就要打针

根据我国的免疫程序呢,新生儿出生时接种的两针疫苗分别是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是用来预防乙型肝炎和结核病这两种传染病的。可是,为什么一出生就打呢?

答案是,为了主动应对沉重的疾病负担和阻断母婴传播。不信,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乙型肝炎(乙肝)

中国是乙肝大国,疾病负担严重:

1、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地区,我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2亿,乙肝病毒感染人数超过7亿,其中约2000万人将死于与乙肝有关的肝脏疾病;

2、仅仅2018年一年,我国就报告新发乙肝病例999985例;

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乙肝流行和降低HBV感染后危害的必要手段:

1、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30%~50%的慢性乙肝患者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

2、研究发现,新生儿和儿童期感染乙肝病毒转为慢性感染的比例分别为80%~90%和30%~50%,明显高于青少年和成年时期的5%~10%;

结核病

结核病是全球致死性最高的传染性疾病,我国结核病负担重:

1、结核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传染病!据WHO估计,2017年全球约有1000万结核病新发病例,约160万人死于结核病;

2、我国结核病新发病例约88.9万例,仅次于印度,居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第2位;

宝宝刚刚脱离了母体的保护之后,如果不尽早接种,一旦暴露在这种存在着乙肝病毒或者结核分枝杆菌的外界环境下,分分钟可能被感染啊!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建议,在出生后尽快(24小时内)为婴儿接种这两种疫苗。我国早在1978年实现计划免疫之初就已经将卡介苗列入其中,到2002年乙肝疫苗也已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为刚出生的宝宝免费接种,保护了几代人的生命健康。

历史为什么会重演

以中国古代历史为例,朝代一个接着一个的换,很多朝代在终结的时候结局是非常相似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很多王朝走了同样的灭亡之路。

西晋亡于外族,北宋也同样亡于外族,而且灭亡的方式几乎如出一辙。

西方历史也是同样,近代历史上,法国先后两次被德国欺负,法国人在二战之前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但是还是防不胜防,最终在抵抗了六周之后法国就宣布向德国投降。

类似的古今中外的案例还有很多。

历史为什么会重演?因为构成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许多时候是一样的,只要这些基本要素加上一些偶然的催化剂就能促成同样的历史事件的发生。

很多个人尝试过改变,比如崇祯帝,比如光绪帝,但是都摆脱不了历史重演的悲剧命运。

只有跳脱出基本的历史结构,摆脱历史周期,历史才有可能不会重演。

历史总是会重演,这是几千年也摆脱不了的怪圈,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作祟?历史当中很多事情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演和轮回着。

皇帝们面对整个帝国,要维持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当然离不开层层级级的官僚,官僚得帮助皇帝老爷子放羊、放牛(即老百姓),所以官僚们在某个时期也被称为“牧”,比如徐州牧,益州牧是也!这些大大小小的“牧”们不可能都和皇帝一个心思,可能对皇帝的“奉天承运”的圣旨阳奉阴违,也有可能在朝廷之中形成不同的派别,形成所谓的“党争”,如战争时期的主战派、主和派,明朝的阉党和东林党等等。

一般说来,聪明的皇帝不会让某一派势力独自坐大,而会让两派实力保持平衡。如果打破了这种平衡,那么一派坐大,掌握实权,皇帝就会成为一个傀儡。如果两派势力保持平衡,那么皇帝的地位和权势就会得到最大的巩固,一旦一方想争皇权,皇帝就会利用另一派来牵制这一派的势力,从而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和统治。历朝历代何尝不是如此?《水浒传》中宋江上了梁山之后,逐渐架空晁天王的权力最后取而代之,这就是梁山新旧势力不平衡引发的结果!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完全控制局势,时不时总会冒出那么几个权臣出来。权臣曹操出现了,于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后曹丕篡汉,再后来,司马家族兴盛起来,于是依样画葫芦,晋又代魏,这是多么相似的历史!也有皇帝把权臣给治理了的,北周王朝宇文邕把宇文护给办了,然后自己亲政,康熙把鳌拜给办了,而后自己亲政。

历史总是很怪,发生了的事情总是还会发生。比如,隋文帝杨坚同志从北周朝的孤儿寡母手上抢夺了江山,后世宋太祖赵匡胤又从后周朝的孤儿寡母手上抢夺了江山。奇怪的是,被抢夺江山的这两个朝代的国号都是“周”,被取代前都是可怜的孤儿寡母。一般说来,一个朝代的皇帝可以分为三类:创业皇帝,守成皇帝和亡国皇帝!朝代刚刚建立,创业皇帝们一般都是艰苦奋斗,休养生息,励精图治。朝代稳定和巩固后,守成皇帝们就开始躺在先帝开创的繁荣基业上面睡大觉,骄傲自满,最后亡国皇帝登场,荒淫无度,实施暴政,断送大好河山。秦汉以后,一个较为长久的朝代的寿命一般都是200~300年。西汉/东汉各存在约200年;大唐王朝约300年;明朝:1644-1368=276年,清朝:1911-1644=267年,朝代的寿命为何又是如此的相似?开国皇帝将自己的子孙封王,为何反复出现削藩和叛乱?西汉王朝七国之乱,西晋王朝八王之乱,大明王朝靖难之役,难道不是唱的同一出戏吗?

且不说改朝换代这些很大的周而复始的重演,这里单单分析不同朝代中一些相同的现象。各朝各代中,皇帝们深居宫中,经常围绕在皇帝们身边的要么是后宫佳丽,要么是太监,于是这两种事物衍生出的外戚和宦官代表的政治势力就出现了。因为大臣们隔皇帝太远,所以皇帝要依靠身边的人,不依靠A就得依靠B,不依靠外戚就要依靠宦官。西汉的灭亡主要是外戚专政,王莽篡汉。实际上,王莽是一个个人素质和修养很好的人,它的目标是想实现古书上描述的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结果改革失败,战争失败,成为被历史唾骂的贼人!东汉相继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专政,两者的势力此消彼长周而复始的轮回,后来出现“十常侍乱政”,继而为了谋诛宦竖,董卓进京了,天下大乱了。可以发现,东汉王朝直接亡于宦官,但是后世依然出现宦官乱政,连赫赫的大唐王朝皇帝都被太监毒死过!明朝又出现大太监九千岁立皇帝刘谨,再后来出现魏忠贤,这些家伙都在朝廷里胡稿。请问,为什么历史上重复出现阉竖的祸害?还有那吕后专政、武则天称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这又是何其的相似,历史为什么又在这样重演?

关于为什么薛定谔会说“生命以负熵为生”什么是熵和为什么生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薛定谔 生命以负熵为生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4/134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