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先秦同姓不婚原因和为什么秦国赵国不通婚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在古代,有些同姓的人为何不能结婚
古代有这种说法,现如今早就没有了。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晋国公子重耳到达宋国,宋襄公把马八十匹送给他。到达郑国,郑文公也不加礼遇。叔詹劝谏说:“臣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别人就赶不上了。晋公子具有三条,上天或者将要立他为国君吧,您最好还是以礼相待。父母同姓,子孙不能昌盛。晋公子是姬姓女子生的,所以能活到今天……”这里说的是,父母同姓,子孙不能昌盛。
《左传·昭公元年》里则有“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美先尽矣,则相生疾”的说法。
晋平公有病,郑简公派子产到晋国去聘问,并问候病情。叔向询问子产,子产说:“……国君的姬妾不能有同姓的,不然子孙不能昌盛。美貌者集中到一个人那儿,那样就要产生疾病,君子所以厌恶这一点。因此《志》说:‘买妾不知道她的姓,就用占卜来决定。’违背这两点,古人是非常注意避免的。男女婚姻要辨别姓氏,这是礼仪的大事。如今国君的宫内有四名姬姓女子,大约他的病就是源于此吧……去掉这四名姬姓女子还可挽回,不然一定会加重病情。”叔向说:“说得真好啊!我闻所未闻。这些话都说得很对。”这里说的是,姬妾不能有同姓的,不然子孙不能昌盛。
《国语·晋语》中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什么意思呢?是说:同姓不能结婚,这是厌恶不能繁殖。
《国语·晋语》中,司空季子提出同姓同德异姓异德的说法。司空季子说:异姓就会导致异德,异德就会产生异类。异类即使有亲近的血缘,也可以男女结婚,生育后代。同姓就会同德,同德就会同心,同心就会同志。同志之间即使血缘关系遥远,男女也不能结婚,这是畏惧亵渎的缘故。亵渎就会生怨,怨乱就会生灾,生灾就会灭姓。因此娶妻避免娶同姓,这是畏惧灾乱啊。所以不同德的两姓可以合为婚姻,同德的两姓则以德义相亲。德义可以产生利益,利益,可以加厚族姓关系。姓与利相互延续,两者相成而不离散,这样才能稳固族姓,保有自己的一方土地。
为何禁止同姓结婚呢?史学家吕思勉排除了血族结婚,有害遗传、有害于健康等说法,认为:以实际言,此项禁例,所以能维持久远的,大概还是由于《礼记·郊特牲》所说的“所以附远厚别”。因为文化渐进,人和人之间,妒忌之心,渐次发达,争风吃醋的事渐多,同族之中,必有因争色而致斗乱的,于是逐渐加繁其禁例,最后,遂至一切禁断。而在古代,和亲的交际,限于血缘上有关系的人。异姓间的婚姻,虽然始于掠夺,其后则渐变为卖买,再变为聘娶,彼此之间,无复敌意,而且可以互相联络了。
即便是古代,也没有完全做到同姓不婚的,更何况是现今,现在完全可不必顾忌此类说法的。吕思勉说:“现在的所谓姓氏,从各方面而论,都已毫无用处,不过是社会组织上的老废物罢了。”(《中国通史》)
秦赵不通婚,但为什么子楚娶了赵姬
秦国是嬴姓赵氏,姓所以别婚姻,氏别贵贱明世系,同姓同氏的家族更不能联姻,这也是源于周礼,放到商朝可以通婚,例如武丁妇好(好通子子姓是殷商国姓)商朝族内婚是合法的,但到了周公建立周礼体系开启礼仪文明之后,族内婚是非法的。
如果从汉代看“姬”是年轻女子通称,但先秦姬是姓,同姜一到,姬姜是贵妇的通称,赵姬,按着先秦的来解读,就是赵国的姬姓家族姑娘,嬴姓和姬姓通婚完全符合周礼。
同姓婚姻周礼之后并不是没有,例如孔子和陈国大夫谈论鲁昭公知不知道礼仪,孔子说“知礼”,有人就来打孔子脸,说鲁昭公娶吴国夫人,吴国姬姓吴氏,是鲁国同姓,但是鲁国为了遮丑,把吴孟姬,改成了吴孟子(子姓商的国姓,你说你一个姬姓姑娘怎么就变成了子姓姑娘?),所以打脸的人就说“鲁君若算得上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
同姓婚,族内婚不是没有,只是在周礼的观念下,是“非礼”存在,史书上也是帮国君遮丑,按照周礼是禽兽行为。
秦赵不婚,是两国王族按照周礼不能通婚,当然两国不同姓的家族通婚也是合礼的。
先秦同姓不婚原因
在古代,一个人的名字,除了用来称呼之外,还具有标志的作用,其中姓氏部分就标志着这个人的血统来源及氏族出身。《国语》说在夏朝时期,黄河流域为大禹所占据,故而以姒为姓,以有夏为氏;而当时的四岳分居各处,命为候伯,故而赐姓曰姜、赐氏曰吕。这说明最初的时候,相同姓氏的人常生活在同一片区域。但是姓与氏还存在着差别,一般来说,姓用来标志血统来源,氏则用来区分氏族归属。例如秦国与赵国都是女脩的后裔,在舜的时候,女脩的后人大费被赐姓为嬴,故为嬴姓。在周朝时,大费的后裔造父居于赵城,所以称为赵氏。之后他的一部分子孙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号曰秦嬴,另一部分则继续留在赵城。由此可见,赵与秦分属不同的氏族,但共有一个祖先。秦始皇以嬴为姓,以赵为氏,严格的来说,秦国宗室与赵国宗室是不能通婚的,此所谓“同姓不婚”,只要是共有一个远祖,那么家族之间就不能联姻。
秦朝是赢姓赵氏,赵国是同宗,为何秦朝国君我们叫姓(赢政),而赵国的叫氏(赵雍)
首先,嬴政的称呼是有问题。
先秦时期,上层社会的成员都有姓、氏之分。“姓”起源于氏族社会,是有血缘关系的同一个族群共同的称号,相当于某个部落的名字,对秦国王室来说,“嬴”就是他们的姓,但它不能单独冠在某个人的称谓前;王室成员们由于同属一姓,彼此称呼时也只需要叫对方的名,而不能连姓一起叫。
后来,同一族的人随着繁衍而逐渐增加人口,有些人开始向其他地区迁徙,又形成了新的小族群,为了彼此区分,不同的“氏”随之形成,不过称“氏”的只限于男子,女子的称呼是“名+姓”,这就是为什么春秋时期的齐国女子会有“文姜”“庄姜”“宣姜”,秦国女子会有“孟嬴”“怀嬴”“文嬴”等称呼。《通志·氏族略》称:三代以前,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姓是用来避免近亲通婚的,同姓因为存在血缘关系,因此不能通婚;氏则是用来区别社会地位的,上层社会才有氏,普通百姓没有,只有名。
这些“氏”往往以定居地命名。例如人们熟悉的姜太公,“姜”是他的姓,后来他曾被封于吕地,“吕”因此成了他的氏,严格的称呼应该是吕尚。太史公在《秦本纪》中称,嬴姓部族共有十四个氏,也就是十四个分支,他认为,“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这也成为如今网上很多的“秦王赵氏说”的主要依据。
但是这种情况,更可能只发生在秦人立国之前。
秦、赵两家都是商纣王大臣飞廉的后代,飞廉的两个儿子季胜、恶来,各自是秦、赵的先祖,造父获得赵氏时,秦赵已相互独立多年,很可能是希望分得一些荣耀,秦人也跟着称赵氏,这就是《秦本纪》中“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的由来。
但是秦人立国后,他们也就有了不再称赵氏的理由。秦人祖先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功,被封在秦地(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秦人从此立国,他的子孙则被称为秦侯、秦仲等;如今上海博物馆还藏有一块战国时期的玉版,刻有秦惠文王病重时向神灵祈祷的祷词,也被命名为“秦骃祷病玉版”。显然按这些记载,立国后的秦人,应该是将自己的氏改成了“秦”。
在习惯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现代人看来,改变自己的氏太过不可思议,但这对先民来说并非罕见,顾炎武称:“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姜姓齐国的开国君王是吕尚,但《左传》已出现将齐桓公称为“齐小白”的情况。
同时,以秦为氏也更符合氏的命名规则。《左传》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意思是,天子分封诸侯后,会根据他们所在地的名称赏赐氏,《通志》也有类似记载:“凡诸侯无氏,以国爵为氏。”
清代学者梁玉绳还在《史记志疑》中对“秦王赵氏说”提出质疑:“秦自非子得邑则以秦邑为氏,及襄公得国则以秦国为氏,相传至于始皇。若赵氏者自造父获赵城为赵氏,其后微弱而邑于晋,则以赵邑为氏,及三分晋国则以赵国为氏。岂有秦国之君而以赵国为氏乎?”
当然,对秦始皇的称呼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史记》明确称他“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其他汉代各种史料也称其为“赵政”,如《淮南子·人间训》说:“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汉初陆贾对刘邦说;“秦任刑法不变,率灭赵氏。”北大汉简《赵正书》同样称“秦王赵正”……这种情况,一种可能是时人依旧延续了“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的认知;另一种可能是,秦始皇在赵国生活期间,还没有回国“告庙归宗”,也就是正式成为秦国王族的成员,在此之前只能以出生地为氏,“赵政”因此就成为约定俗成的称呼了。更何况,“秦政”的称呼也并非没有,《汉书》就写到,“秦政力并万国,富有天下。”
从战国后期开始,姓、氏不再区分得那样仔细,顾炎武在《日知录·氏族》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史记》也因此出现了一些并不符合先秦规范的称呼,如宣太后的弟弟就被称为“芈戎”;“嬴政”也恰恰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流传的,它最早见于汉代文学家杨雄的《法言》,从此以后逐渐成为对秦始皇最普遍的称呼。
OK,关于先秦同姓不婚原因和为什么秦国赵国不通婚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