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贾瑞为什么敢打王熙凤的主意,以及周瑞为什么出轨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为什么王熙凤要嫁给贾琏,而不嫁给贾珠
一开始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傻,后来发现是我傻。
这是一个好问题。
好就好在,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贾琏在贾府的地位究竟是怎样的。
宝玉是宝二爷,这个大家好理解的,因为大爷是贾珠。
而贾琏也是二爷,所以,他应该是贾赦的二儿子,大儿子应该是死掉了,否则呢,贾琏不可能成为荣国府的长房长孙的。
对,贾琏才是长房长孙,而贾珠是荣国府的二儿子贾政的长子,就是二房长孙。
我们假设贾琏娶老婆和贾珠娶老婆都是同时期,那么,王夫人会把王熙凤嫁给谁呢?
嫁给贾珠?意义何在?那时候,王夫人肯定已经是当贾政的家了,可是贾政的家没用,因为荣国府,长房长孙是贾琏。
所以,她当然要把侄女王熙凤嫁给贾琏,这样,才能让王家媳妇当家。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实际上,贾政这一房的荣耀,主要来自贾元春,但可以肯定的是,贾珠或者贾琏娶妻的时候,贾元春还没有入宫。但之后,贾元春入宫了,这样一来,荣国府的势力范围忽然变了。
作为大儿子的贾赦,本来就没有母亲的疼爱,现在呢,连实权也没有了。因为荣国府要振兴,肯定就要靠贾元春了。所以,王夫人就当权了。
但是王夫人很聪明啊,我现在管家,虽然大家不会说什么,可是名不正言不顺啊。但要是王熙凤管家,还是我们王家在管,而且名正言顺。而王熙凤也是很懂的,每次都是向王夫人汇报。
这也是为什么,邢夫人和王熙凤的婆媳关系不可能好。
红楼梦里探春为什么会远嫁,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探春远嫁,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因为在探春的判词与画图中早有蛛迹可循,但她为何远嫁,文中却模糊的很,读者们也只能靠猜测来窥探一二。
首先,远嫁的为什么是探春而不是迎春,惜春?因为在北静王妃与安南太妃去向贾母拜寿时,贾母把宝钗,宝琴,湘云,黛玉引见给她,探春做陪,安南太妃一见探春,便生欢喜,拉着她打量了一番,认了干女儿,事后我们不知是不是请了郡主,县主之类的称号,但我们却知道她算是半个皇家人了,皇家女儿的作用是什么?史上早有定论:和亲,拉笼外邦。过去,这样的事皇家是没少做过的。探春自从便走向了远嫁的不归路。为什么迎春与惜春没有出现?想是迎春怯懦,惜春幼弱。后来迎春早嫁,惜春是嫡女,不大舍得,因为国内联姻很讲究出身高低。探春是庶女,出身低微。同样情况,探春的利用价值要低惜春不少呢。
谁是迫使探春远嫁的幕后推手?有人说是贾母,是她把探春推向安南太妃面前的。仔细想想,却又有疑问,如果贾政不同意,王夫人不同意,贾母可能做得了主?想一想迎春的婚事,贾母可是不曾插手的,倒是贾政,还劝了贾赦两回。可见,探春远嫁,真正的幕后推手是贾政和王夫人。
贾政为什么会舍得让贾探春远嫁?封建社会大户人家的女儿大多是为了政治或经济利益而做联姻工具的。和亲远嫁,则是骨肉分割,亲情抛舍的。看探春判词可猜得几分: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生于末世运偏消”一句说明贾探春生活于贾府的衰败之际,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终将大厦将倾。运气已是由盛转衰了。估计此时,贾元春已死,贾家获罪于朝延,贾政为了扭转家族命运,又适逢安南郡王战死兵败,朝庭又有了欲借女人而求得和平的想法,他正投其所好,把精明志高的探春推上了和亲的路程。
可惜,探春远嫁并不能阻止贾家衰败的步伐,终是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贾瑞为什么敢打王熙凤的主意
想和凤姐“云雨”的男性不少,比如贾芹、贾芸、贾蓉、贾蔷、贾瑞等,既有身份高贵的宁国府大少爷,又有相对龌蹉的“偏房之子”,但敢于借此上位的也仅有贾瑞一人。
说起来荣宁二府中有姿有色的女性不在少数(比如林黛玉、秦可卿之流),但唯一的集美貌、财权、事权于一身的也就凤姐一人。毫不客气地讲,对于上述的这些男人而言,谁能得到凤姐的芳心,少奋斗30年还是有的。
可凤姐已然是贾琏之妻,须守妇道,且她还是个手腕极其高明的人,你想占她的便宜谈何容易呢?
或鉴于此,如上诸男们虽对凤姐有非分之想,亦不敢越雷池半步:
“后街上住的贾芹之母周氏”,为了给儿子谋一个大小事务,“也好弄些银钱使”,便主动坐了轿子来求凤姐。凤姐让他当上了水月庵的小主管(第23回)。贾芹虽未获得凤姐的芳心,但这并不妨碍他获得水月庵小尼姑们的“投怀送抱”,又有钱拿又有女人,这实在是个“肥缺”。
眼见贾芹从凤姐那里获得了巨大的好处,“后廊上住的五嫂子的儿子”贾芸坐不住了,也想着去求求凤姐,找个差事做,遂在“大香铺里买了冰麝”孝敬凤姐,这才得了大观园里的一些土木工程来做(第24回)。
如果说芹芸二人均属外房,关系稍远,只敢走“正常途径”的话,那么宁国府大少爷贾蓉贾蔷兄弟(特别是贾蓉),存在一些“非份之想”就是情有可源的了。这里且以贾蓉为例稍做说明。
书中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里,焦大因不满安排其护送秦钟的任务时骂道:
“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有人认为这里的“养小叔子”一句,即暗指凤蓉之间或有奸情。
再者,书中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进到荣国府“打秋风”,王熙凤亲自接待,期间贾蓉来借屏风,遂有一段意味深长的描述:
这里凤姐忽然又想起一事来,便向窗外叫:“蓉儿回来!”外面几个人接声说:“蓉大爷快回来。”贾蓉忙复身转来,垂手侍立,听何指示。那凤姐只管慢慢得吃茶,出了半日神,方笑道:“罢了,你且去罢。晚饭后你来再说罢,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贾蓉听了,方慢慢退去。
什么叫做“晚饭后你来再说吧,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大家不妨细细体会一下这里的字眼“晚饭后”“没精神”。
最后便是在处理贾瑞一事上亦有体现(稍后详述)。
总得来看,如上贾府诸男的行为尚在情理之中,但到贾瑞这里,味道就有点不对了。
贾瑞是贾府义学老儒贾代儒之孙,父母早亡,自小便受到贾代儒的严格管教:“那代儒素日教训最严,不许贾瑞多走步,生怕他在外吃酒赌钱,有误学业”。
只可惜家规虽严,也没能把贾瑞调教出来,竟成了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每在学中以公报私,勒索子弟们请他”。
因此,从社会地位上看,贾瑞与芹芸二人相当——可能也就是辈分上高他们一级,其属于贾府“玉”字辈,和贾琏是一个辈分,但较蓉蔷这样的“宁府之正派玄孙”还是要低很多。
这样看来,如若贾瑞想从贾府讨些便宜、谋些营生的话,那他就应该采用芹芸二人的方式较为妥当,想必也会有个不错的结果。可他偏不,非要走捷径,竟想要把凤姐给“开心”了,这就很值得玩味了,这小子哪来这么大的胆子呢?
或有如下两端:
其一是凤姐的“错误暗示”。
贾琏是个好色之徒,先后与贾迎春之母、多姑娘、鲍二媳妇、尤二姐等女性有染。摊上这么个老公,你说凤姐应该怎么处理?无非是将自己打扮得“凤骚”些,以期贾琏能花更多时间在自己身上;又或者是尝试与某些男性保持特别关系,给贾琏的心理上搞点“绿色”压力。
就前者而言,凤姐平时的打扮已经算是风骚,比如林黛玉刚进荣国府时,就见凤姐的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珮……—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稍眉,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是以,凤姐如此打扮,又怎能逃得过男人的关注与遐想呢?
于后者而言,笔者上边已经提及凤姐与贾蓉“暧昧”之事,此处不再赘言。
除却外表行为,凤姐在言语上也对贾瑞多有误导。
书中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中,凤姐参加宁府家宴途中却“偶遇”到了贾瑞。当时,“凤姐正自看园中的景致,一步步来赞赏时,猛然从假山后走过来一个人来,向前对凤姐儿说道”:
“请嫂子安。”
冷不丁地冒出个人来,凤姐有点紧张,“将身子往后一退”:“这是瑞大爷不是?”
“嫂子连我也不认得了?不是我是谁!”
“不是不认得,猛然一见,不想到是大爷到这里来。”
“也是合该我与嫂子有缘。我方才偷出了席,在这个清净地方略散一散,不想就遇见嫂子也从这里来。这不是有缘么?”
贾瑞所言话里有话,看得人直起鸡皮疙蛋,而他还不安份,竟又“拿眼睛不住地觑着凤姐”。这要是搁到一般女性身上,要么就直接走开,要么就生气埋怨几句“不够尊重”的话也就是了,可凤姐何许人?只见她“假意含笑道”:
“怨不得你哥哥时常提你,说你很好。今日见了,听你说这几句话,就知道你是个聪明和气的人了。这会子我要到太太那里去,不得和你说话儿,等闲了咱们再说话儿罢。”
“我要到嫂子家里去请安,又恐怕嫂子年轻,不肯轻易见人。”
对此,凤姐儿假意笑道:“一家子骨肉,说什么年轻不年轻的话。”
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凤姐说这些客套话做什么呢?你既然已经看出贾瑞的意图,又何必顺着他的话往下说?现在好了,贾瑞是真的误会了,还以为凤姐对他“有意”,于是“身上已木了半边”,“那神情光景越发难堪了”。
得,这没事也被凤姐招惹出事来了。
其二是贾瑞的低情商以及过于执著。
说实话,凤姐上面所言大多就是客套话、场面话而已,没必要当真。人家说“一家子骨肉,说什么年轻不年轻的话”,你还真以为是“一家子骨肉”?这话要是被芹芸之流听到,可能也没什么,放在心里一会儿就过去了,当不得真。
可贾瑞不一样,人家是当了真,还以为凤姐对他是有意思的呢!于是后面又专门到“荣府来了几次,偏都遇见凤姐往宁府去了”。
想见而总不得见,你说凤姐是真有事,还是特意躲着贾瑞?可能我们大家都以为凤姐是在躲着贾瑞。如果是这种情况,一般男性可能就知趣而退了。可贾瑞偏不,还是一如继往来“请凤姐的安”。直到凤姐因此而恼怒:“这畜生合该作死,看他来了怎么样!……等他来了,我自有道理。”看来凤姐已经在想办法对付贾瑞了。
这一天,贾瑞又来了,且把凤姐“堵”在了家里。对此,凤姐正好就坡下驴、将计就计,遂“假意殷勤,让茶让坐”。贾瑞见状,“亦发酥倒”。于是凤姐便陪贾瑞闲聊,且说好话哄他。最后,凤姐悄悄对他讲:
“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也不方便。你且去,等着晚上起了更你来,悄悄的在西边穿堂儿等我……你只放心。我把上夜的小厮们都放了假,两边关一关,再没别人了。”
哎呀,这是有门啊!贾瑞一听兴奋坏了,“心内以为得手”,遂在夜里“摸入荣府,趁掩门时,钻入穿堂”,却不料不仅没见到凤姐,自己还被冻得不轻。
(第12回)这屋内又是过门风,空落落;现是腊月天气,夜又长,朔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
回到家后,还被祖父贾代儒打了三四十闷棍,这可真是“倒霉回家”了。
事已至此,大家都能看得出来,这就是凤姐做的一个局,想着借此整整贾瑞,使他能够知难而退。如果贾瑞能够想明白这一点,也就应该死心了,可人家偏不,“前心犹是未改,再想不到凤姐捉弄他”。
过了两日,贾瑞得空,就又来给凤姐请安了。
你说都已经这样了,凤姐也该表明立场了,不想就不想就不要忽悠人家贾瑞了吧?不,偏不,凤姐来了个“恶人先告状”,竟“故意抱怨他失信”,急得贾瑞“赌身发誓”——这是要把贾瑞往死里整的节奏啊!
于是,凤姐再约贾瑞:“今日晚上,你别在那里了。你在我这房后小过道子里那间空屋里等我,可别冒撞了。”
那你说贾瑞还会“上钩”吗?
会!人家还真得如约而至了,而且就在这个“空屋里”,还真进来一个人。贾瑞不废话,抱住就啃,“满口里亲爹亲娘地乱叫起来”,可啃了半天才发现竟然是贾蓉!骚得他直想找个地洞钻。
就这样,东窗事发,贾瑞落到了贾蓉以及稍后赶到的贾蔷手里。
为什么这里出现的会是贾蓉贾蔷?
仔细想想,对凤姐而言,捉奸实在算不得是件光彩事,要十分隐晦地进行,也不便对外界透露些许,而凤姐竟然将其交给贾蓉来处理,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二人关系的不一般。那么贾蔷呢?他怎么也在这里?原来贾蔷“亦系宁府中之正派玄孙,父母早亡,从小儿跟着贾珍过活,如今长了十六岁,比贾蓉生的还风流俊俏,他弟弟兄二人最相亲厚,常相共处”。所以,贾蔷出现在这里并不意外。
之后,贾瑞就倒了大霉了,先是被蓉蔷二人各讹了50两银子,又被浇了“一净桶尿粪”,“满头满脸浑身皆是尿屎,冰冷打战”才算做罢。
事后,贾瑞终于醒悟,“心下方想到是凤姐玩他”。贾瑞这情商也真的是太低了。
如果贾瑞就此放手休养,可能也没什么事了,奈何他还是执念于凤姐:
他二十来岁人,尚未娶亲,迩来想着凤姐,未免有那指头告了消乏等事;更兼两回冻恼奔波,因此三五下里夹攻,不觉就得了一病:心内发膨胀,口中无滋味,脚下如绵,眼中似醋,黑夜作烧,白昼常倦,下溺连精,嗽痰带血。诸如此症,不上一年就添全了。
是的,没错,贾瑞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就算后来跛足道人拿来“风月宝鉴”救他,也没能挽救他的性命……
其实,纵观贾瑞殒命的全过程,大家可以发现,虽然贾瑞社会地位低下、情商偏低,又太过执着,凤姐也是难辞其咎,她明明可以早点对贾瑞表明立场却偏偏逢场作戏,非要让贾瑞往“套”里钻,而且还“一套未成又生一套”,其人性之恶,实在令人胆寒!
正所谓“德不匹位,必有灾秧”,对于咱普通百姓而言,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是要有自知之明的好,否则岂知不会有如贾瑞之下场哉?[捂脸]
大家以为然否?
参考:《红楼梦》
(网图、侵删)
林黛玉最终没有和贾宝玉在一起,为什么后续会有金玉良缘一说
他真的出家去了。当初她还为这话生过气,她也没觉得他说的是真的,林黛玉对宝玉其实管得没那么严,他跟袭人有过肉体关系,他跟碧痕麝月们疑似都有过肉体关系,他跟秦钟还疑似有同性恋,林黛玉作为一个贵族小姐,对“肉体出轨”这件事很看得开,她知道他爱她,但她没想到自己是他对人世的念想里,那么重要的一部分。读小说得抛开一些刻板印象去读。
小时候老师讲红楼梦,都说宝黛的爱情悲剧跟宝玉和宝钗的婚姻悲剧是封建大家族造成的,好像是贾府长辈强行拆散了这对鸳鸯,但真的细读《红楼梦》文本,发现全不是这回事。我们先来纠正一个错觉――林黛玉在贾府里的待遇好吗?公允地说是好的,首先她的父亲林如海是贾府很得意的女婿――祖上曾袭过列侯,他本人又是探花出身,这种叫“清贵”,又有前程又门第体面。被点了扬州巡盐御史,稍懂古代经济就知道,那时盐铁专卖,这可是个肥差,即便林如海清廉,家境也绝不是清苦。
要知道,黛玉的母亲贾敏可是贾府鼎盛时期的唯一大小姐,吃穿用度不凡(贾敏的成长条件可是她的嫂子王夫人亲自盖章的,“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丫头略强罢了。”),养得这么郑重,嫁的人更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了。林如海死后,贾琏等人帮忙去安排丧礼,林家的家产等于并入了贾家,林黛玉等于带资进组,其实真没什么人敢给她脸色看的。
常规里我们觉得贾府上下的人对她不好,主要根据是这些:1.林黛玉刚进贾府的时候,“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因此推出她“寄人篱下”的卑微心态。不是的啊,曹雪芹交代得很清楚,林黛玉的成长家庭构成是很单纯的,“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林黛玉几乎是在一个“一家三口”的环境里长大的,现在她要独身去素未谋面的外祖母家了,而且外祖母家人口庞杂,换你,你会不会小心翼翼?再说了,小心行事不就是闺阁小姐的特质吗?
2.贾府下人对她不敬。引用的是周瑞家送宫花一段: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这段话除了被拿来证明贾府下人看人下碟外,还常用来佐证林黛玉心眼小,难相处。但换个角度想,周瑞家的可是王夫人的陪房,属于下人里等级次序较高的,如果黛玉真的在贾府艰难度日,她哪来的胆量当面怼周瑞家的?
她不怕周瑞家的暗里给她吃苦头吗?事实上我觉得这就是青春期小姑娘的拿腔捏调,以及,一个父母双亡的少女的自怜情绪发作,“被偏爱的才有恃无恐”,林黛玉从刚进贾府的小心,变成敢这样挤兑下人的“千金小姐做派”,恰恰说明贾府把她养得很好。很可能那天只是林黛玉不高兴了,她很清楚自己是贾母心尖上的宝贝,所以才敢自己不痛快的同时,也让下人不痛快一阵子。
3.林黛玉的那些诗,譬如“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实在很让人怀疑贾府是不是精神虐待她了。在贾府生存难不难?当然是难的,人多嘴杂,又没有父母可以撒娇,贾母虽然爱她,但毕竟是所有人的长辈,不像妈妈,妈妈才是她一个人的妈妈。但是她感受到的“严酷”里,有她自己的性格的加成――她是来“还泪”的啊,都说她“心比比干多一窍”,心思重,所以感受到的难处就更多。
但客观地看,贾府上下都知道贾母宠她,实在是不可能给她当面难堪的,有凤姐的话为证,第五十回里,她跟平儿在聊贾府将来几年的支出,她说“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钱,老太太自有体己拿出来”――看到吗,花的是老太太自己的钱,林黛玉跟宝玉在贾府都是站在小辈的食物链顶端的。好,接下来我们来讨论,贾府真的有那么多人想拆散宝黛这一对吗?有一些,但――这对小情侣其实没那么多仇敌,长辈们“不看好”的意愿也没那么强烈。
事实上一些长辈对这门亲事是很乐见其成的,最明显的一个例证是,王熙凤打趣过林黛玉说,“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贾府唯一想力促宝钗嫁给宝玉的,是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王熙凤又是王夫人的内侄女,按理说她应该是宝钗党,但真正在红楼梦里,王熙凤跟宝钗交流少少,反倒是对黛玉说出了“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这样的玩笑话,只能说明1凤辣子挺喜欢林黛玉,毕竟两个人性格迥异不撞型,2王熙凤善于揣摩上意,她很知道贾母认可这一对。
很明确的,想撮合宝玉和宝钗这一对“金玉良缘”的,只有元春、王夫人和袭人。袭人对宝钗亲近的原因很简单,她很早就被发配给宝玉做通房丫头,也就是妾,从仆人的角度说,她更想要宝钗这样一个情绪稳健宽待下人的主母,从“为宝玉好”的角度说,她觉得宝钗更能敦促他上进。宝玉比较敬怕宝钗,对着黛玉就明显松弛很多,甚至会对紫鹃开玩笑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这跟现代意义上的开黄腔差不多了。
所以袭人肯定是希望宝钗上位,能对宝玉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她自己又不至于太难做人。但袭人的意见真的也太不重要了吧。比较有权威性的是王夫人,毕竟是她的儿子,亲事还是由她做主的。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态度始终是淡淡的,一方面是稍微通点人情世故的都知道,舅妈跟外甥女,真的很难特别亲近的,另一方面,黛玉估计长相不是王夫人喜欢的那一型,我们都知道王夫人是很厌恶晴雯的,说她是病西施,而红楼梦里又很明确地说了晴雯的样子“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可想而知王夫人也不太能欣赏林黛玉的俊俏。与此同时,林黛玉跟贾宝玉自小厮混,但没有起到任何“正面”“积极”的规劝作用,反倒让贾宝玉在“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路上越走越远,说得露骨些,林黛玉在王夫人的眼里,真是有些“狐狸精”意味的,王夫人不是恶人也不是圣人,她就是个普通的婆婆心态。
更何况,宝钗可是她的亲侄女,亲疏分明,王夫人是坚定的金玉良缘党。元春也是支持宝钗的,她省亲过后,给弟弟妹妹们发放端午节礼物,宝玉和宝钗一个档次,黛玉则和迎春姊妹们一个档次。她对宝钗的喜爱,1是尊重母亲的意愿,毕竟她是王夫人嫡亲的女儿,2是宝钗有点像低配版元春,她是那个没入宫的贾元春,她做事作诗的平实和低调,都是元春喜欢的,而林黛玉小姐,到底透着股“才貌双全急于显摆”的嚣张劲。钗黛党在拔河。以王夫人和元春为首的支持宝钗。以贾母和王熙凤为首的支持黛玉。宝玉自己是很早就不动摇了的,人家说了,“你死了我当和尚去”。两边都没有把事情做得太难看,大家都想再等等看,毕竟几个孩子里唯一到了婚配年龄的也就是宝钗。来日方长。
来日方长,就是这个词,读《红楼梦》的时候会发现前八十回时间过得好慢,除了秦可卿死和元春省亲外,似乎都没发生什么大事。“送宫花贾琏戏熙凤”这种闺房调情也算作一回合,“茉莉粉替去蔷薇硝”这种下人间的争吵也算一回合。事实上前八十回里,贾府已经中兴过,也真的在走下坡路了,连冷子兴一个外人都看出“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所有要“败”的伏笔都已经埋好,曹雪芹却还是不紧不慢地,在写宝黛之间的争执、吃醋、耍小性子和表白。
不是都说是悲剧吗,不是说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撕碎给人看吗,曹雪芹就花大力气,来写这段感情的“美”。他写了他们相识相知的过程,他还让他们共同面对情敌的考验。我们读大观园部分的时候,可以把他们代入为一个班级里的同学――宝钗是刚转学过来的品貌双全大姐姐,而宝玉早先又是无事忙,谁都亲近??黛玉对宝钗的态度,有点像班里一个靠聪明读书的学生看班长的态度,又有点羡慕人家的沉稳,又觉着人家虚伪,小男朋友还疑似跟人家暧昧,所以才会有嫌隙。
后来她跟宝玉互相确认了感情,又觉得宝钗真心实意为她好,就彻底跟宝钗做闺蜜了。我是不爱看别人说宝钗人品差、心机婊的,我甚至觉得,宝玉没那么喜欢她,她也没那么喜欢宝玉,一个卧室里布置得跟“雪洞”似的,一应装饰俱无的人,怎么可能费尽心机就为了嫁一个腹内草莽的公子哥呢?我们读小说的时候,不要把人物给标签化,也不要给“神化”了,你就当宝黛是一对初高中小情侣,他们做的事情其实也差不离――一起看《西厢记》类似于今天一起偷摸看言情小说或者偶像剧,宝玉的毒誓“你死了我做和尚去”??也很能唤起小情侣的同理心,那是人生悲剧。
摸着良心说,前八十回里,贾府人人都可以喊苦,唯独宝黛二人算命好的。迎春懦弱,探春精明强势偏偏是庶出,还有个成天给她扣印象分的亲妈,惜春那么小,快乐和悲伤都被无视,凤姐要捉奸要盘算怎么赚钱,史湘云甚至要做针线活贴补家用,宝钗有个不成器的哥哥??丫鬟们更不必说了,从“好强掐尖”到被逐出大观园,不过短短数天。
可是前八十回里,宝黛的人生真的是蛮舒服的,宝玉只需要担心他做的混账事别被他爹发觉,黛玉只需要担心宝玉是不是又勾搭了哪个姐姐妹妹,他们真的很像家境优越的中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恋爱大过天。其实那时候风暴已经很接近了,但他们都没有发觉。其实前八十回里已经发生很多青春的悲剧了,比如金钏跳井,比如晴雯被逐,但这些事情对宝黛的震撼都有限,他们俩受财富和贾母的庇护,又互相确认了感情,是真的无忧无虑到了最后一刻。
但风暴毕竟也没有绕道走。黛玉重病,宝玉娶亲,贾府凋零,后面的剧变来得这么快,前八十回精心构筑的温暖和愉快,颠覆起来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至于宝玉为什么会跟宝钗结婚,我觉得“掉包计”的可能性太小了。薛家也是要脸面的,换位思考下,你会让你的女儿去做人家的替身嫁给贾宝玉吗?薛宝钗又不是嫁不出去了,颓败后的贾府和不怎么着调的贾宝玉实在不属于女人挤破头也要嫁的范围。
更大的可能是,1.黛玉死了,没有了别的人选。2.黛玉实在是太病弱了,贾府又急着给宝玉操办婚事,所以考虑到了宝钗。3.贾母丧失了话语权,王夫人和元春强势运作,让宝钗嫁给了宝玉。我倾向于1、2两种说法,最后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这时候你回看宝黛的故事,才觉得心酸,黄伟文写过《痴情司》,里面说“其实你我这美梦,气数早已尽,缠绵也是无用”,他们那么用力地理解对方,去明确自己在对方生命中的分量,其实都没有用,因为真的没时间了。
一个要心力衰竭而死了,一个要面临整个家族的倾?,她的“闺蜜”紫鹃当年吓他的话终于成真了,她真的回去了,回去到一个他暂时没法相见的地方,他依照诺言去找他,黄泉路上碰到两个小鬼,问他寻什么?寻一个故人。“故人是谁?”“姑苏林黛玉。”她到他家太早,他都恍惚以为这是他家的一个姐妹了,要到她死后他才记起,她籍贯姑苏,本来跟他应该是不见面不认识的。那些朝夕相处的好时光仿似一场大梦,一场建立在财富、权势、被偏爱的前提下的无忧无虑的大梦,现在被收回去了。
他真的出家去了。当初她还为这话生过气,她也没觉得他说的是真的,林黛玉对宝玉其实管得没那么严,他跟袭人有过肉体关系,他跟碧痕麝月们疑似都有过肉体关系,他跟秦钟还疑似有同性恋,林黛玉作为一个贵族小姐,对“肉体出轨”这件事很看得开,她知道他爱她,但她没想到自己是他对人世的念想里,那么重要的一部分。真的谁也没想到。贾母觉得他们俩合适,是看他们玩得好,凤姐开他们玩笑,是因为她就是这么个“破落户”,还有一部分人看好黛玉超过宝钗,是因为黛玉父母双亡,财产都能并进贾府,而宝钗毕竟还有个哥哥,嫁妆很有限的。
他们都是很浅层次地理解宝黛的感情,我想贾母可能都不觉得,这两个孩子非在一起不可,她作为长辈只希望让他们各自有个好归宿,所谓的归宿,就不是非谁不可的。所以很多版本里说,林黛玉最后嫁给了北静王,听起来不是那么荒谬的故事,毕竟北静王也是“佳婿”,贾府只是想给她找个佳婿,不一定非要是宝玉。很多人赞成他们,但仅仅是“赞成”,只有他们知道,即便没有“木石前盟”这回事,他们也是互相认定。
据说他后来跟流落画船的湘云结为夫妇。湘云不太喜欢林黛玉,就像班里爽朗大方的女同学不喜欢娇滴滴的文艺委员,但历经风波后,那些青春期不太喜欢的故人,也会成为回忆里很温暖的一部分,他们可能会聊起她的小性子,那是非常可爱的,没有受过苦的人才会有的小性子,聊聊她的才华,她写过那么好的句子:”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说的就像是最后落魄的他们,湘云可能还会模仿她的口气奚落人,林黛玉刻薄是真刻薄,刘姥姥进大观园,她说人家是母蝗虫。宝玉后来要对付的现实的难题有很多,他可能不会成天想着她了,梦幻灭以后,生活还在。“可是没关系的,”他想:“迟一点,天上见。”
林黛玉在贾宝玉和薛宝钗成亲当夜含愤焚烧诗稿后咯血泪尽而死。贾宝玉最后的结局是“中乡魁宝玉却尘缘”——贾宝玉中了举人,又留下儿子贾桂重振家业,自己则飘然而去出家当了和尚,还被皇帝封了“文妙真人“。这种安排是有根据的,因为在前八十回中两次写到宝玉对黛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去。“。第二十一回脂批曰:“宝玉之情古今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到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之为毒,故后文方能‘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玉一生偏僻处。
扩展资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当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的时候,就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所有人认为这是宝玉在说胡话,贾母她们不知道的是,这是宝黛二人在前世埋下的种子。贾宝玉在别人的眼里是完美无瑕的,但是一看到林黛玉,就立刻觉得自己不过是块顽石。宝黛二人之间的交流,根本不用语言,只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两个人就能明白一切。贾宝玉挨打之后,林黛玉去看他,老半天才说出了一句话:”你可都改了罢“。这一句话就胜过宝钗的千言万语。
因为人到伤心之时,很多话是根本说不出来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干净而纯粹的,黛玉葬花的时候,感伤落泪,宝玉感同身受。当黛玉误会贾宝玉的时候,宝玉只是说了一句话:”你放心“。而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好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可以说,宝黛二人的爱情已经是精神上的交流了,是一种柏拉图式恋爱。当林黛玉走了,贾宝玉的心也跟着去了。对贾宝玉来说,只有出家才能让自己找到林妹妹。宝黛二人的心灵时时刻刻都是心灵相通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两个人的爱情是完美的,根本就不是悲剧。
《红楼梦》中,男主角贾宝玉有两大感情主线,一是与薛宝钗的“金玉良缘”,二是与林黛玉的“木石前盟”,两条线皆以悲剧收场。所谓的“金玉良缘”事关有个癞头和尚给了一个金锁叫薛宝玉戴在身上,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金锁上面所嵌的吉祥语,恰又与贾宝玉通灵宝玉上面的话儿是一对。小说中对“金玉良缘”的初和终离,有几处必然性的暗示,具体如下:
1.初见林黛玉。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名字里面都有一个“宝”字,而贾宝玉与林黛玉名字里面又都有一个“玉”字,注定贾宝玉的感情不会单纯。在林黛玉出场那回里,贾宝玉对林妹妹一见倾心,任性摔碎了自己的宝玉,而那颗宝玉正是“金玉良缘”里命定的那颗玉。悲剧已经开始埋下伏笔。2.薛宝钗入宫选秀落选。乍一看选秀落选恰好才能跟贾宝玉在一起,但当初薛宝钗一家人来京城是带有私心的。薛宝钗入宫选秀,充其量是一个借口。因为这种带有高成分内幕性质的选拔,比拼的不单单是个人才貌,还有其背景实力才是起到关键性作用。薛家举家搬迁入都,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一个依靠,与林黛玉来贾府的性质没有什么差异。那么就暗示了薛宝钗的下场比起林黛玉也不会好。
3.贾宝玉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被迫勉强娶了薛宝钗,可他的心里头自始至终只有一个林黛玉。以前贾宝玉看见薛宝钗羞笼红麝串露出一段雪白玉臂想到的是林妹妹,如今林黛玉香消玉殒,贾宝玉整日里面对着薛宝钗难免又会回忆起往日与林黛玉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只会添加各自的愁绪。可想而知,贾宝玉对薛宝钗就更加的冷落一旁了。如果没有强行成婚,宝玉还会惦记青梅竹马之情对宝钗礼遇有加,可惜强扭的瓜不甜不说,还加速了悲剧发生。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