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里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什么不是先诚意后格物(格物、致知、诚意)

修身正学,道济天下 的西川汇锦都学校,追求世界级办学水平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礼记大学里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什么不是先诚意后格物,为什么正心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正心的基本解释
  2. 礼记大学里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什么不是先诚意后格物
  3.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现实意义
  4. 什么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啊

正心的基本解释

1.谓使人心归向于正。

语出《礼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2.公正无私之心。

礼记大学里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什么不是先诚意后格物

《大学》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宋代二程和朱子等人的推动下,成为四书之一,地位上升到了很高的层次。《大学》有所谓的“三纲领八条目”,这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八条目”中的内容,朱子将其作为一个人为学为人的根本路径。这一套路径的基本逻辑就在于,一个人首先是要学习知识的,学习知识就是一个“格物”的过程,所谓的“格物”,朱熹《大学章句集注》云:“格,至也。物,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而“致知”,朱熹云:“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格物,就是要通晓万事万物之理,所谓的致知,则是要把自己的知识推向极处,总之,就是不断丰富自己的学养。格物致知,讲的还只是学养层面的东西。

而格物致知以后,万事的道理都明白了,然后由此进而通往修身的境界。朱子解释“诚意正心”时说:“心者,身之所主。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就是说,诚意正心,就是说身由心动,故而要将心之所发进行某种教化,让他能够做到始终坚持善而不会自我蒙蔽欺骗。这就上升到修身的层面了。

总而言之,《大学》中的八条目的逻辑就在于,一个人首先要有知识,只有学习好了各种知识,懂得了各种道理,然后才能返回内心,正心诚意,进行修身活动,修身之后,才进一步地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我们古人讲儒家“内圣外王”,《大学》的这个逻辑思路,就很能够代表这种内圣外王的历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现实意义

1、事物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推究明白,然后才会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拥有渊博的知识,彻底了解事物,然后意念才会诚实。意念诚实,内心才会端正而无邪念。内心端正,然后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2、自身的品德提高了,家庭才会整顿好。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才安定。国家安定了,推而广之,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这是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到外发的事业完成,构成一贯不断开展的过程。

什么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啊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掌握事物本源,意念诚实,端正心意。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出自曾子《礼记·大学》,原文选段: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儒家经典文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图片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4/13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