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为什么说清末新政培养出了清王朝的掘墓人,以及为什么要掘墓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袁世凯如何成为了清王朝的掘墓人
袁世凯是不是清王朝的掘墓人,个人认为还是颇具争议的话题。从微观历史的角度来说,末代皇帝的退位的确是因为的袁世凯的逼宫。从这个角度来说,袁世凯应该可以算是清王朝的掘墓人。但是如果从宏观历史的角度来看,清王朝的覆灭绝不仅仅是因为袁世凯!
从微观历史的角度来看袁世凯如何颠覆清王朝的统治袁世凯出身河南项城的一个大家族,在他爷爷辈开始,袁家人才辈出。其中最有名的是袁甲三(袁世凯的叔祖),曾和呂贤基、李鸿章等人一起在安徽筹办团练镇压太平天国,因此和后来的淮军领袖李鸿章结识。袁世凯的叔父袁保恒、养父袁保庆都曾在淮军或李鸿章手下效力。由而可见袁世凯一家和淮军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也是袁世凯发迹的开端之处。
早年的袁世凯也和当时的大多数士人一样,投身科举,但是显然写八股文章不是老袁的强项,屡试不中,这也成为袁世凯的一大憾事。袁世凯的长处在于干练的办事能力,他的叔父袁宝恒曾经带着年轻的袁世凯一起到开封赈灾,袁世凯表现出超出年龄的办事能力,颇有优异的表现。他的另一个叔父袁保龄也评价他“世凯可堪造就,虽文章尚不入门,但已竟是上中美材”。
袁世凯真正开始在清政府崭露头角也与他的办事能力和袁家与淮军的关系分不开。但是与淮军的关系只是给袁世凯的成功准备了一个敲门砖,而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原因还是他极强的个人能力。1881年科举失意的袁世凯投靠养父袁保庆的好友淮军名将吴长庆,并在吴长庆的庆字营任帮办营务处。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军乱,袁世凯随吴长庆的庆字营,在这次平乱中袁世凯表现优异,引起了淮军领袖李鸿章的关注。
当时的朝鲜虽然是清朝的属国,但是日本吞并和控制朝鲜的野心非常大,同时俄国、美国等列强也对朝鲜虎视眈眈。清政府如何能在列强的夹缝里保证自己的利益,是极其考验主事者能力的。但是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这个艰巨的任务会落在二十多岁的袁世凯身上。1882年袁世凯以朝鲜军务帮办的身份开始为朝鲜编练新军,开启袁世凯的练兵之路。1884年李鸿章下令吴长庆回国,并留下部分庆字营的军队由袁世凯统领,袁世凯开始取代吴长庆主持朝鲜事务,同年袁世凯指挥军队击退日军的进攻,平定了朝鲜的“甲申政变”。1885年短暂回国后,又被李鸿章起用,正式成为清政府在朝鲜的最高负责人,这一年袁世凯才26岁。
袁世凯从1882年算起,驻扎朝鲜长达12年的时间,期间不仅为朝鲜编练新军,同时还与日、俄等国周旋,表现出极强的军政能力。要知道李鸿章为了启用他,甚至将袁世凯的顶头上司吴长庆都调回国内。
甲午战争后,面对惨败举国上下要求变法图强,其中强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时因为在朝鲜编练新军而知名的袁世凯获得了朝廷众多大臣的举荐,这些人包括刘坤一、李鸿章等封疆大吏,也包括奕訢、荣禄等王公大臣,由此可见袁世凯的能力已的到朝野上下的公认。于是袁世凯开始了著名的小站练兵,也成功的训练出了当时中国最具近代化水平的北洋新军,也是他日后叱咤风云的最大资本,由此他也成为了北洋军阀之祖。
随后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站队“后党”,权力进一步扩大。后来的“义和团”运动中又幸运的被调往山东,随后爆发的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战争中,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当时叫武卫右军)也就幸运的躲过了一劫(试想如果当时袁世凯仍在天津或者北京,在那场战争中他的北洋新军很可能也会被摧毁)。
此后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就成为清政府仅存的生力军,袁的身价也就自然水涨船高,并在李鸿章死后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在慈禧和光绪帝死后,袁世凯被清政府解职,袁世凯回到河南隐居,但是此时的袁世凯已经不是清政府可以任意摆布的了,拥有北洋新军支持的袁只是暂时的韬光养晦等待时机而已。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根本指挥不动北洋新军,不得不求助于袁世凯,但是羽翼已丰的袁世凯逼迫清政府解散皇族内阁,由自己组建新内阁,彻底架空清政府,随后与南方的革命党谈妥条件后逼迫末代皇帝退位。
终上所述,袁世凯凭借个人出色的军政能力,依靠淮军势力和朝鲜的实绩在清廷暂露头角,随后抓住小站练兵的机会掌握和控制了北洋新军,躲过多次政治风暴后逐渐羽翼丰满,最后抓住辛亥革命的时机给了清王朝致命一击。
从宏观历史的角度来看清王朝的覆灭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外部环境的巨大冲击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清王朝的国门,并不断在华攫取利益,甚至一度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清政府在这样的冲击下,背上沉重的政治压力和经济压力。这些压力又进而转嫁给农民,又导致太平天国和捻军这些农民起义的爆发,进一步动摇的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频发
本就已经处在王朝末期的清政府,又背上割地赔款的巨大压力,这些沉重负担直接导致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清王朝丧失了主要的国防军,只能依靠汉族士大夫的自办团练来剿灭起义军,这些自办团练的汉族士大夫在战后的地位提高,开始改变清政府一直以来的满洲贵族掌权的政治格局,也使清王朝的统治力迅速下降。
地方督抚的汉族化和独立化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被镇压,汉族士大夫官僚的地位迅速上升,尤其是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代表的湘系和淮系势力,地方督抚大多由此两派出任。出于当时战争的需要,清政府又不得不将权力下放,这些封疆大吏在掌握这些权力之后就已渐有尾大不掉的苗头,在清朝中央政府对常备国防军的控制下降的情况下,地方督抚已经开始拥有相对独立军权、人事权和财权,再加上后来的洋务运动的关系,地方督抚和本地士绅形成了利益联盟,弱化版的地方割据渐渐形成。特别是慈禧向全世界宣战之后,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地方督抚发起“东南互保”,干脆撇开清政府宣布中立,而清政府拿这些封疆大吏一点办法没有,还得召回李鸿章回到直隶收拾残局。
军队私有化导致清政府逐步丧失话语权
封建王朝遭遇叛乱或起义无力镇压时,往往会迫不得已允许地方势力自筹兵勇剿灭叛乱。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时也不得不采用这种办法,从而导致后来的湘军和淮军的出现。而这些军队某种意义上就是私人武装,只不过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都没有割据自立的想法,他们仍然认可清朝中央政府的领导,所以才没有导致武力割据和新一轮的内战(个人观点是当时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如果联手,清政府极有可能会迅速崩溃)。但是无可否认清政府不得不依靠这些中兴名臣才能控制这些军队。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李鸿章在晚清政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他的淮军就是事实上的清朝国防军。后来清政府虽然也通过编练新军的方式逐步控制了一些军队,比如荣禄的武卫军就是清朝晚期为数不多的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中的军队,但是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一役,清政府又基本上打光了家底,只剩下侥幸留在山东的袁世凯的武卫右军,而这支武卫右军又恰恰是只忠诚于袁世凯个人的军队,后来武卫右军扩充改编为北洋六镇,袁只把第一镇交给满清贵族掌管,其他五镇都是袁世凯的嫡系掌握。而在其他地方,各个督抚编练的新军也都明显具有私人化、革命化的倾向。
终上所述,袁世凯在狭义上来说可以算清王朝的掘墓人,但是清王朝的灭亡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它的覆灭是历史潮流的必然,而袁世凯不过是在那个历史节点上给了清王朝最后的致命一击。
农村土葬时,棺材埋在地下,为什么还要堆“小土堆”有何说法
历来传统是,人死后,入土为安。
挖土叫做掘墓,又叫做打墓,如果老夫老妻一人去世,而另一人健在,墓堂只打一棺半地方,将来合葬时,再补打半棺地方。
墓堂封口后,用打墓打出来的原土,覆盖而成坟堆,打墓时,土很瓷实,小小墓堂出很多土,墓堂空间被棺材占据,原土都盖在坟上。
以前人死不火化,棺材大,出土多坟堆也大,后来人死提倡火化,骨灰盒小,用的石棺也小,出土少坟堆也小。
古代时,封建统治者,对坟堆的大小,有严苛的规定,按等级规定尺寸,不可僭越。现代人,对这个已不太讲究。
官越大墓越大,寻常百姓墓最小,皇帝的坟堆称作陵,一般人的叫做冢,墓,或者坟。
有人问,坟墓上的土堆,有什么说法?
说法是有很多的,坟堆对坟墓有保护作用,皇帝和大人物的怕被盗墓,土厚难挖。
一般人的,怕被饿兽或野狗,扒坟吃尸体,土多保险。
坟前插哭丧棒,插花圈方便些,坟后栽树,上坟挂纸有处挂。
栽树一般栽柳树,或者松柏树,柳树的柳字,谐音是留,乃后人不舍先人离去之意,又柳条低垂,使人有肃穆感,松柏树四季常青,有万古长存之喻意,坟墓后有树,让人一眼看去,能知道坟墓的方位。
有钱人立墓碑,穷百姓好多不立墓碑,有坟堆在,子孙后代祭祀上坟,易找位置。
各地风俗不同,有地方的坟堆,是平地起用石垒砌,上坟日子也有不同,清明节上坟的占多数,一年一次。
在我们洛阳,多数一年上两次坟,二月十五和七月十五,这两个日子是上坟日。
风雨苍桑,坟堆会有变化,后代人上坟时,还会带工具往坟上添土,用以维护。
只要见坟堆上有白纸条等上坟痕迹,外人不会动这个地方,有的逝者绝后了,没有上坟痕迹,不添土坟堆变平不隆起,这地方就有可能,被外人另作他用。
坟墓是先人安息之地,后人祭祀有所依,祭祀祖先不忘本,中华传统也!
万历皇帝为何会成为大明朝的掘墓人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一个朝代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某一姓氏的家族产业,应该是各方势力的妥协集合体。以万历朝为例,万历前期,张居正时代,万历根本无法把握朝堂局势,朝廷的政策方针基本上就是张居正派和反张居正派之间的政治博弈,只能说在这个时代张居正胜出了。
第二,大多认为万历是掘墓人的看法,基于的事实依据,主要是万历不上朝,历史表象确实是这样,但是究其原因为什么万历不上朝呢?以太祖、成祖、正德、嘉靖等皇帝的作为,老朱家对于家国的概念还是比较正确的,他们明白天下是老朱家的,管不好,自己是最大的受害者。所以以此推论万历不把自己的国家当回事是不可能的,那么其中必然有不得已的苦衷,让万历无法实为!
第三,无论是太监帮、还是各种学派势力,他们争得并不是让皇帝有自己的实为空间,而仅是要求皇帝听自己的,换句话说,他们不是要自己的上边有一位皇帝,而是要做皇帝的皇帝,皇帝在他们的眼里只不过是一方印玺,抓住了就好了,印玺本身是不允许有思维的。在这个层面,我反而觉得太监帮在这个问题上表现是最轻微的。
第三,万历朝从经济上处于一个特别脆弱的转型期,这是一个时代的发展需要,把握住这个时代的是张居正,他本打算运用自己的能力推动时代的发展,确实张居正在位的时段,他有利的调和个各方矛盾,推动发展。但调和矛盾并不代表消灭了矛盾,毕竟效率型改革,强权一旦消失,被改革对象一定会出现强烈反扑。这种反扑,对于本已脆弱的转型期是无法承受之冲击。
第四,外部政治势力的干扰。努尔哈赤是一个典型的外部政治势力干扰,换句话说,他是大明朝的送葬者。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仅分析内外环境,英国的孤岛地域,给英国改革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变革大环境,在经济变革的同时,没有同时面对强大的外部政治冲击。
第五,万历只是一个人在战斗。万历是顺位皇帝,不像嘉靖帝本身继位之初,就要面对强大的政治角力。万历帝分为两个时期的话,前半期他在张居正的控制下成长,形成了依赖型政治态度,而张居正死后,面对强大的政治清算,没有人能够站出来成为万历与反扑势力之间博弈的代言人。所以万历采取了消极抵抗的方式等待时机,就是把自己“留中不发”,静待时机,等待那个人的出现。而世间再无张居正,他没有等来嘉靖帝的张聪,所以他只能一个人跛足前行。
为什么说清末新政培养出了清王朝的掘墓人
自打同治元年(1862)以来,清帝国就在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的带领下进行新政。但是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十九岁就死在紫禁城养心殿——那是同治十三年十一月的事儿。
可是,整个同治朝派出去的留学生回国之后会有一个强烈的对比:原来大清帝国是如此羸弱不堪一击!因此,清帝国的新政不只是李鸿章、张之洞那些开明的封疆大吏所倡导的,更多是这些进步青年所倡导的。
但是清政府内部腐朽到了极点!满朝文武大多数都是处在文恬武嬉只管自己的切身利益的状态中……这样一来只会促使更多归国的留学生对大清帝国更加失望。失望之后,便是改良的呼声高涨起来!
可是不要忘记,大清帝国的政治格局在“甲申易枢”之前一直都是“两宫垂帘、亲王辅政”的政治体制。慈安太后一向不视事只想着明哲保身颐养天年;慈禧太后骄横跋扈却又只能在有限度的范围内推行新政;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訢虽然出身华贵而且才略非凡——但是毕竟是“臣”。光绪七年(1881)慈安皇太后暴崩于紫禁城钟粹宫,慈禧太后给她上的谥号是“孝贞显皇后”。如此一来,大清帝国的政治格局就成了慈禧太后一宫垂帘。
按说这种政治体制会让新政难以推行,但是不然。慈禧太后依然秉承同治朝外派留学生的“光荣传统”,而且自身也开始逐步学习西方。也正因为如此,清政府才为自己找到了更多的掘墓人……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深知国家的发展不能再倚靠原有的体制来运行,非改弦更张不可!因此,他任用正六品吏部主事康有为(字广厦)等一批书生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九月十一日推行变法,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戊戌变法”。但是,德宗皇帝急功近利,而且发动变法不仅是有改革国家的用意——他更深层次的用途是借助变法争取皇权!如此一来帝后矛盾就白热化且公开化了。
这整整一百零三天的变法运动,给了改良派大臣(这其中也包括那些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清朝驻外使节以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开明官员)以极大希望。但是,由于这场自上而下的变法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更触碰到慈禧皇太后的大忌——皇权分配问题而遭遇抵制。因此在同年十一月以“戊戌六君子”血洒北京菜市口为终结,草草了事……
光绪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后听信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之言利用义和团发懂了战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王国、日本、俄国以及奥匈帝国组成联军再度入侵中国!这就是著名的“庚子国难”。
这场战争,迫使慈禧太后不得不挟持德宗皇帝离开北京逃往西安避难。与此同时,慈禧太后在颠沛流离中“痛定思痛”,以力行新政的实际行动自打耳光!但虽然这次变法的深度以及广度确实超过了戊戌变法,而且延续到宣统三年(1911)清朝亡国;可是彻底成为了具有强烈媚外色彩的“假维新”。这促使各种进步分子进一步与清政府离心离德。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十四日,被软禁在中南海瀛台的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以三十八岁的年龄不明不白地突然驾崩在涵元殿;次日,也就是十五日慈禧太后也以七十四岁高龄驾崩于中南海仪鸾殿(谥号“孝钦显皇后”)。
于是末代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成为了监国摄政王、隆裕皇后成为了皇太后并开始代行皇权。而时年三岁的爱新觉罗·溥仪则奉孝钦显皇后懿旨“继承同治、兼祧光绪”做了大清国第十二代皇帝。
新君继位,改元“宣统”。载沣在溥仪的登基大典一结束不久就以皇帝的名义下诏:
(一)缩短预备立宪工程的时间为五年;
(二)裁撤自雍正年间开始运行了数百年之久的军机处,成立内阁;
(三)大清帝国皇帝为陆海军大元帅,因皇帝年幼摄政王有代行职权之义务。
于是清军的海军开始重建,海军大臣居然是醇亲王府的七贝勒爱新觉罗·载涛!陆军也开始逐步改编或裁撤淮军,袁世凯的地位慢慢凸显出来。陆军大臣原本是醇王府六贝勒爱新觉罗·载洵,后改为专司禁卫军训练大臣爱新觉罗·铁良。
单看我提出的这几个人选,不用是政治家谁都能看出来这个责任内阁依旧是“皇族内阁”。因此,改良派大臣更加急于夺权(立宪派比改良派还急)。但是载沣是把国家依旧视为爱新觉罗家族的私产的,所以更急于集权!
如此一来,清帝国朝野那些进步官僚士绅基本就开始在政治上倾向孙文总理的革命党,甚至加入革命党!袁世凯的野心急剧膨胀,清朝安得不亡?!
为什么说清末新政培养出了清王朝的掘墓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为什么要掘墓、为什么说清末新政培养出了清王朝的掘墓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