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白起为什么要自刎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白起为什么自杀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秦国出名的战争机器白起,为何反被君王杀掉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的一道重要的分水岭,它打破了战国的平衡,使胜利的天平偏向于秦国这边,而打赢这场战役的关键人物就是秦国历史上有着“战争机器”、“战神”、“人屠”之称的武安君——白起。
部分人认为白起的死是“兔死狗烹”的典型,对此并不认可。白起死的时候,赵国首都邯郸并未攻克,类似楚国、赵国这种强劲的对手仍旧存在,“兔子”尚且未死,如何能出现“狗烹”的事件。对于白起之死,反而更像是一场冤案,典型名将难以善终的故事,若说白起之死的原因,范雎、秦昭襄王与白起自己都有一定的责任。
范雎,派别不同、将相不和在《史记》中对此有这样的评论:
不能救患于应候(范雎),死于非命。一般认为,白起之死的悲剧始于将相不和,可实际上白起和范雎在初期因派系不同就早有梁子,后期因为战略的分歧使二人的关系更加恶化。
白起,又名公孙起。祖父曾是楚国的公族,到白起这一代时沦落为草根。
白起的发迹源于两点,一是秦国的军功勋制给他提供了平台,二是遇到了贵人宣太后芈八子的弟弟魏冉,在魏冉的手下,白起立下了许多大功(如伊阙之战、鄢郢之战)。
后来,秦武王意外身亡,因无子嗣,致使其兄弟间争位朝野动荡,当时权势极大的魏冉力排众议推秦昭襄王继位。秦昭襄王上位初期根基不稳,对魏冉甚是器重,魏冉一时间权倾朝野。
但实际在秦昭襄王的心中,对魏冉很是抵触,因为魏冉的存在,让秦昭襄王很难真正的掌权。后来,秦昭襄王任范雎为相,范雎一生最大的成绩之一,就是剪除了魏冉一系的羽翼,并将其流放。
而白起虽凭借战功保留着自己的爵位(大良造,二十等军功爵制中第十六位,是极高的爵位,商鞅、公孙衍都曾获封过该爵位)。
但范雎的做法仍旧相当于在政治上攻击了白起的恩人,这也为日后的斗争埋下伏笔。在长平之战以后,白起主张乘胜进攻邯郸,一鼓作气灭掉赵国。当时(公元前259年)赵国派有名的说客苏代去见范雎,劝说范雎阻止秦昭襄王进攻赵国。一方面一旦白起攻破赵国,加之以前的战功,功劳将远在范雎之上,位列三公之后。另一方面,范雎与白起的矛盾大家都很清楚,苏代以此为突破点游说范雎,一旦白起地位大涨,很有可能会对范雎不利。
范雎听后,心生恐惧,便劝阻秦昭襄王暂缓进攻赵国的时间,于是错过了灭赵的良机(也推迟了统一六国的时间),这件事发生后,白起与范雎的矛盾进一步恶化。
秦昭襄王,君臣猜忌、悲剧终成对白起的使用上,秦昭襄王一直心存忌讳,在长平之战初期,并未让白起参战。后期在王纥大败廉颇,赵王派赵括增援时,秦昭襄王考虑种种,随后才派白起参战。
暂缓进攻邯郸的良机以后,等秦昭襄王再次进攻赵国时,赵国已得到喘息,秦国进攻受阻后请白起出马,白起拒绝道:“邯郸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何况各国的救兵纷纷开进赵国,他们对秦国的怨恨何止一日两日?长平一战,赵军虽然死了40万,但秦军也折损了一半,我们国内空虚,还要远征别国。赵军以逸待劳,各国援军里应外合,秦军必败。”秦昭襄王没有接受白起的建议,一意孤行再次攻打赵国,果真如白起所言,遭遇赵楚魏三国夹击,又一次大败。
白起得知后,自鸣得意并嘲讽秦昭襄王的无知,秦王得知后大为恼怒,严重影响了君臣关系。
随后,秦王按下怒气,让范雎请白起出征,白起又一次拒绝,最后强行命令其前往(公元前258年),而后因为范雎又进谗言:“白起心怀怨诽,不如处死”,白起刚走不久,在咸阳城外十里,接到赐死的命令,拔剑自尽。
白起,盲目自大,武夫典范作为功勋卓越的大将,不懂得谨小慎微,缺乏政治敏锐性也是导致悲剧出现的一大原因。
一是,和范雎的关系,不懂调和。
从史书中不难发现,白起从未尝试过调和与范雎的关系,即便是在初期关系还未完全恶化之前,也未尝缓和。作为出征外地的将领,得罪君王身边的文臣之首,后果难以想象。
二是,白起缺乏应有的政治素质。
在进攻赵国第二次失败以后,正是秦昭襄王恼怒、尴尬之时,白起在那一刻嘲讽君王的失误与无知,是很不理智的行为。须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白起不懂得也不屑维护君臣关系,一方面是居功自傲,另一方面也是政治上无知的表现。
三是,白起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
秦昭襄王也知道强令白起出征,也许会失败。但这已经不是对白起军事能力的考验,反而是对白起的忠心以及听命与否的检测,白起并没有看破这一点,一次次抗命,在自杀之前,还感慨:“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虽说对于武将来说,军事能力是首要的衡量标准,但必要的政治思维也是应该具备的,因此白起之死,非一人之过,三者都有一定的责任。
此后秦国的另一位名将王翦就很好地接受了白起的教训,在残暴的秦始皇手下得到了善终。
白起为什么要自刎
确切的来说,一代战神白起死于军权之争。长平之战作为战国形势的转折点,既是白起职业生涯的巅峰,也是白起败亡的开始。自古名将大多军事能力一流,但是政治能力却末流,往往在政治斗争中落得个悲惨下场。
将相失和自古军政必分家,因此掌军者和执政者的关系往往会成为热门话题。白起时期的秦国名相是范雎,此人善妒,长平之战后,白起声势震天,并提出应该趁大胜之机一举围困邯郸,拿下赵国,不给赵国喘息的机会。这个提议无疑是正确的,可是小心眼的范雎害怕白起灭掉赵国后军功过高,超过自己,于是便使出诡计。结果范雎在赵国的游说和贿赂下,同意割地求和,于是将相开始不和。
当时的国君秦昭襄王采取了范雎的建议,然后在一年以后重新攻打赵国,但是当时的领军者王陵和王圪久攻邯郸不下,于是秦昭襄王又想到了白起,白起因为之前的事儿耿耿于怀,托病不出,此时范雎又来了,进谗言白起“目无君上,意图谋反”,秦昭襄王便赐白起宝剑,命其自刎,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功高震主可是仔细想想,秦昭襄王也算是一代明君了,真的会仅仅因为范雎的谗言就杀掉国之柱石?显然不会,秦昭襄王杀掉白起只有一个原因,那便是君臣之间永恒不变的话题——功高震主,范雎的谗言只不过是给了秦昭襄王一个杀人的理由罢了。
要先从秦昭襄王开始说起,虽然他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但是前期却一直活在其母亲——宣太后的阴影下,宣太后主政时,秦国国内只知有太后和四贵(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芾),而不知有秦王。直到范睢入秦,秦昭襄王才采取“固干削枝”的策略,废掉宣太后和四贵,才真正掌权。
知道这位国君对权力有多么渴望了吧,而军权更是国君大权之关键,当时的军权就掌握在白起的手中。白起此人出自秦国老贵族“孟西白”,而且出身卒伍,凭借军功一步步升到这个位置,既根正苗红又军望极高,秦昭襄王如何不忌惮。
所以,对于秦昭襄王来说,收回军权势在必得,这时候就要考验白起的情商了,白起不愧是个政治白痴,以为凭借大秦对自己的仰仗可以和秦昭襄王叫叫板,可以他没有弄清楚两件事:
大秦自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后,英勇善战的大秦从来不缺乏优秀将领(此后的王翦等人就能说明问题);对于君主来说,一个再厉害的名将都不如军权重要,军权即是君权;所以白起悲剧了,秦昭襄王之后的举动也很能说明问题。很快,秦昭襄王罢免了另一位掌军权者——司马梗,又借机狠狠打击了“孟西白”和司马氏,真正收回了军权,完成了军权和君权的统一。总结白起被赐死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和秦昭襄王的军权之争,确切的说是死于秦昭襄王的夺权。将相不和,范雎进谗只不过给秦昭襄王递了一把刀子而已,跟后世岳飞的“莫须有”有异曲同工之处。只能长叹“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我是李沐茗,为你解读历史!
战国著名大将白起,曾为秦统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为何会被处死
白起之死,有三大原因:将相失和;君臣不睦;狂妄自大。
首先,白起为秦国立下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也正是因为功高天下,名冠朝野,不免受到朝中重臣的嫉妒和制衡。长平之战后,白起主张乘胜进攻邯郸,灭赵。但秦相范睢担心白赵功劳太大,若白起位列三公,则对他非常不利。故而劝说秦昭襄王暂缓,以韩赵两国割地求和而结局,以致于错过了灭赵的最佳时机。自此,将相矛盾全面升级。秦昭襄王对手握众兵的白起本就有所担心,再加上范睢处处给白起设障碍,白起与范睢的对立,已影响到了白起对战事的思考。
另外,秦昭襄王对白起的态度和看法发生了变化。长平之战后,白起怒于秦国不立即攻邯郸,直接撂挑子了。后来秦军再攻赵时,白起请病假,拒绝领兵。秦军攻赵未果,损兵折将,秦昭襄王正郁闷,白起却出言讥讽。秦王发怒,令白起发兵,白起称病,秦王再强令。不得已,白起带兵起程。但此时,秦王已对白起失去信心。范睢劝杀白起,称其必反。于是秦王下令白起自刎。
白起,一代名将,立功无数。但最终死于自己剑下。白起性格高孤,桀骜不驯。与秦昭襄王对着干是他最失算的地方。朝中与重臣争斗,凭借自己功高天下,以为秦王不会把他怎么样。但秦王最怕的也是这种手握重兵还什么都敢干的人。
秦王认为白起已不能为王所用,且对王心生记恨。留之无用,却有担忧。故而造成一代将星陨落。六国未灭,壮志未酬,此恨绵绵!
长平之战以后,白起为何不造反,反而被秦王赐死
在古代普通人的世界里,为君王尽忠、皇帝效命,无非为博功名,稻梁谋、弄个一官半职,益于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在时至如今一些人的评价体系中,衡量成功的标准不是还是不外乎做官、发财吗,只有那些做大官、发大财的才配称为成功者,而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往往会被人看不起,有些无私高尚的行为还被轻蔑的骂为“傻”呢。因此,不择手段争富贵、忍辱负重保富贵就不难理解了。统兵几十万的白起不造反有主观客观多重因素有关。
第一,道义上原因。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谁给你的?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再正常不过了,为什么要造反?
第二,法统上的原因。秦扫六国战争时期,中国社会还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专制社会过渡期,人与人之间关系极为不平等、不人道,在这个制度的约束下,形成了一系列法统思想和理念,君臣关系被固化、伦理世俗化,一切有不臣之心之人皆为乱臣贼子,要共讨之、共诛之。
第三,风险上的问题。如果有可能再上一层楼的话,按一般逻辑推理,就是秦王不杀他,他也会有造反之心,更何况是在要命的情况下,挣扎一下总是可能的,所以,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不能。看看韩信临死前说的话,读读他的内心,应该就理解了,理论上讲他们俩内心和行为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另外,还有客观如机制、主观如性格等诸多原因。
造反不是天然正义,白起、韩信之流悔不当初对黎民百姓不是好事。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