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安全保护专家建议,什么是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措施)

数字经济的万亿市场,机会在哪

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数字经济安全保护专家建议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什么是数字经济时代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数字经济安全保护专家建议和什么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企业数字化转型思路、模式、路径和趋势如何
  2. 您对开封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
  3. 实体经济发展四大目标内容
  4. 什么是数字经济时代

企业数字化转型思路、模式、路径和趋势如何

我们通过一份数据报告来回答题主的问题。

研究咨询公司Prophet子公司Altimeter一直以来面向CIO推出《数字化转型状态》研究报告,希望持续捕捉现代数字化转型浪潮的一切变化及趋势,今年正值该报告问世的第五个年头。

第五年的《数字化转型状态》调查报告由Altimeter公司首席分析师BrianSolis撰写,报告强调,2019年战略性数字化转型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同时亦超越IT范畴对整个组织的竞争力造成直接影响。

Solis的研究亦着重提及以下要点:1.预算正在快速攀升;2.利益相关方所关注的颠覆性技术清单正在不断扩展;3.所有权转移至高管层级,并由跨职能协作小组负责管理;4.客户体验(customerexperience,简称CX)将继续在数字化转型投资当中扮演核心驱动力;5.员工经验与组织文化在变革的强化与加速以及创新活动的推进层面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

数字化转型状态:五大核心要点

1.成功的数字化转型应该是一项覆盖企业整体的举措,最好是由具有广泛组织影响力的领导者负责推动。根据报告,CIO们连续第二年成为占比最高的数字化转型项目持有者或赞助者(28%),而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CEO开始扮演这方面的领导角色(23%)。

2.市场压力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驱动因素,调查发现大部分转型举措都源自业务增长机会(51%)与竞争压力提升(41%)的主导。随着各类备受瞩目的数据泄露丑闻在大众媒体中受到广泛关注,GDPR等新型监管标准的发布也给组织的数字化转型带来另一种动力(38%)。

3.虽然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人为因素在数字化转型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例如员工经验与企业文化等,但大多数转型工作仍然侧重于客户接触点现代化(54%)以及基础设施实现(45%)层面。虽然如此,大多数组织在客户了解方面并没有进行尽职调查,41%的企业在缺少全面客户研究指导的情况下即匆忙上马数字化转型投资项目。

4.组织支持仍然是当前数字化转型工作面临的首要挑战。在研究过程当中,受访企业报告称数字化转型仍然被视为一种成本中心(28%),而且很难提供明确的投资回报率数据(29%)。文化问题也带来了显著挑战,其中根深蒂固的观点对于变革活动的抵制(26%)以及法律与合规性问题(26%)成为业务体系进步的最大阻碍。

5.创新正在组织之内成为愈发重要的一项基本诉求。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建立创新文化,而内部创新团队的存在也开始成为一种常态。

以下是我们认为每一位数字化转型(简称DX)领导者都应重视的其它一些重要发现,这些将帮助他们建立用于考核当前能力的基准,从而进一步探索出符合未来需求的投资论点。

数字化成熟度蓝图以数字化客户体验为中心,主要包含六大阶段:1.业务如常运行;2.当下与活跃;3.标准化;4.战略;5.融合;6.创新性与适应性。

图:企业数字化转型的6个阶段

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关注领域:IT主导与扩展

在本次调查报告中,85%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的数字化转型举措已经从IT范畴扩展至整个组织规划之内。换句话说,IT部门将继续主导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工作。当前五大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包括:1.IT;2.客户服务;3.运营;4.创新;5.营销。

图: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关注领域

业务部门层级内的数字化转型举措:与IT、营销以及客户服务开展协作

Solis指出,“数字化转型之旅通常以技术为先的思维模式作为起点:在受访企业当中,有51%的比例致力于将数字化转型投资用于IT基础设施与技术方案的现代化升级(例如云、协作、通信、安全与移动等等)。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在于通过投资于各个部门(包括业务部门与其它职能部门等)实现其本身的现代化,并将各部门的核心部分加以汇总的过程。数字化转型代表着以往在营销与IT部门之间的所有权拉锯战,将一步步转变为遍布整个组织之内的分布式平衡与协作体系。”

图:业务部门层级内的数字化转型举措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因素:新型商业模式的创新具有最高优先级

超过半数受访企业(51%)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驱动力,这意味着探索新市场中的全新增长机会正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高度关注。从历史角度来看,最重要的自然是围绕企业整体实现技术现代化并投资改善客户体验。如今,建立创新型商业模式有望产生新的收入来源,而这也成为企业着手实施变革的动力源泉。

下面是数字化转型的五大推动因素:1.新的市场增长机遇;2.不断变化的客户行为与偏好;3.持续升级的竞争压力;4.新的标准与合规性要求;5.不断变化的员工行为与偏好。

图: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因素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长期竞赛——赢家将获得与客户体验相关的重要指导信息

根据研究报告指出,各类组织应当以数字化转型的六个阶段为指导制定出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路线图,而后通过拆分及匹配的方式在企业整体之内逐步实施相关举措。研究结果提醒所有商业开拓者,数字化转型只是旅程而非最终目的地。这段旅程中的北极星(或者说指导原则)包括速度、群体个性化以及情报协作,从而面向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区)实现对价值的共同创造。

图:数字化转型是一场长期竞赛

2018年数字化转移面临的主要挑战:缺少用于支持数字化转型投资回报判断的数据

过去一年当中,数字化转型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主要包括如何衡量数字化转型的投资回报率、预算、文化、风险、变更管理以及人才短缺问题。此外,技术债务也给不少组织带来严重负担。当然,任何类型的转型举措都将面临上述挑战。这让我想起管理界的传奇人物PeterDrucker给出的建议:

“变革并非必要,毕竟人人都可以选择放弃生存。”--PeterDrucker

图:2018年数字化转移面临的主要挑战

2019年的首要技术投资方向:云、安全与人工智能引领新的潮流

过去几年以来,云计算与移动投资一直是数字化转型领域最为重要的投资方向。不过在2019年以及之后的时期内,最重要的技术投资方向将涵盖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实时分析、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社交媒体等领域。此外,区块链、5G以及可穿戴技术也将发挥一定作用。我相信,如果我们将“机器学习”与“实时分析”纳入到“人工智能”类别之内,那么人工智能将足以在这段时期内成为第二甚至第一大技术投资优先事务。

图:2019年的首要技术投资方向

数字化转型指标:业务增长与运营绩效

受访企业报告的前三大主要衡量指标主要关注业务增长与运营绩效:1.增长(潜在客户、客户转换与销售额);2.运营效率(现金流、毛利率);3.业务表现(营收与利润)。客户与员工参与度同样获得了第四顺位的较高排名,其中客户指标与引导效果相关(包括满意度、净推广评分[简称NPS]以及终身价值)。

图:数字化转型指标

Solis针对加速数字化转型获得成功这一目标给出了以下七项优先事务建议:

1.在六大阶段期间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状态进行审计。

2.调查以洞察见解与发展机遇为核心的数字化客户旅程与组织性举措。

3.调查员工在提升员工体验方面做出的努力。

4.将数据作为决策制定工作中的核心。

5.努力使数字化转型投资与业务目标保持一致。

6.认真考虑技术趋势将给您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带来怎样的影响。

7.对转型与创新文化视为一大高优先级事务。

除了以上七大优先事项之外,这里我还要补充第八条建议。数字化转型业务领导者必须意识到,全球企业正在由实验时代快速转变为成倍增长的创新时代。采取数字化决策方法的组织会意识到保持这种可持续增长势头的唯一途径,以及对于中断事故的适应能力,将全部建立在一系列新兴技术(包括云、移动、社交、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等)的投资理论基础之上。

您对开封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

开封作为一个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是开封一直没有能很好的发现,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旅游资源的开发都不到位,以至于只有河南的人去旅游,外地人很多都不去,对此对开封有些建议。

第一,加快郑汴一体化的发现,郑州有经济发展,开封有历史沉淀,两者必须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双赢,虽然郑州也是古都,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残留的文化底蕴并不多。

第二,基建设施必须跟得上,虽然开封是一个市,但是由于经济的限制基建设施并不发达,所以最应该的就是加强基建设施的,交通虽然不能修地铁,但是可以尝试其他交通方式。

第三,旅游文化必须突出,因为中国的景点很多都千篇一律,缺少自己的特色。而开封也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应该加强宋文化的宣扬,增加一些特色的东西,做到想来旅游,来了旅游不得走,还想带动其他人来旅游。

我是柠檬中国游,关注我,带您一起走遍中国

实体经济发展四大目标内容

实体经济发展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经济增长(主要的目标)。

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通常在统计的时候用得最多的是GDP。

二、增加就业。

衡量指标:通常用失业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情况。增加就业的目标是达到充分就业,当达到充分就业的时候,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三、稳定物价(保持币值的稳定)。

衡量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

四、国际收支平衡。

衡量指标: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即: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

什么是数字经济时代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突破爆发的历史交汇期。经济发展依靠资源驱动的老路既行不通、也走不远,亟待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客观要求也日趋迫切。以数字技术为代表创新多领域、群体性加速突破,实体经济利用数字技术广度深度不断扩展,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经济成本大幅降低、效率显著提升,产业组织形态和实体经济形态不断重塑,数字经济方兴未艾。但同时,数字经济发展中结构发展失衡、转型发展失调、融合发展失序、市场发展失范等问题逐渐显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面临全新挑战。需要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供需双侧发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持续动力。

一、数字经济加速重塑实体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信息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能够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升效率、促进供需精准匹配,使现存经济活动费用更低,并激发新业态新模式,使传统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经济活动变为可能,推动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准、结构更合理、空间更广阔的阶段演进。

(一)经济运行成本大幅降低

一是大幅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数字技术改变传统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方式,大大降低经济主体获取相关信息的费用。近年来,我国语音通信、固定宽带、移动宽带资费大幅下降,2017年我国电信综合价格指数仅为2002年的13%,居民、企业信息接入成本大幅降低。二是大幅降低资源匹配成本。数字技术打通线上线下两个空间,大幅降低资源发现、契约签订、监督实施费用,并解决主体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贵州“货车帮”开发“中国公路物流GPS运力资源整合平台”,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极大减少公路物流成本,提升物流运行效率。三是大幅降低资本专用性。数字技术有效解决企业固定资产或人力资本用于特定用途后,不能经济性用于其他用途的问题。沈阳i5机床依托互联网,提供产品租赁、个性化定制等新型服务模式,客户无需一次性拿出大笔资金购买设备,只需支付部分定金,就可以接单生产,最大程度摊薄专用性资本购买和使用成本。四是有效降低制度性成本。数字技术为降低企业因遵循政府各种制度、规章而需付出的成本提供有效手段和可行途径。浙江省长兴县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企业证照登记全程电子化,生产许可证从初审时限5天压缩至3天,内资企业设立从20天压缩至3-5天,股份公司设立当场办结,为项目落户开辟“绿色通道”,降低企业新建门槛。

(二)经济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一是不断深化产业专业化分工。经济运行成本本质是专业化与分工的费用,其决定了专业化分工发展程度。数字技术大幅降低数字经济运行成本,导致专业化分工日趋精细化、精准化,产业分工、产品分工、模块分工日趋深化。“众包”改变了以前只有大型物件,如飞机、汽车等才能实现生产分工的情况,把更多过去由企业内部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形式外包给非特定大众网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专业化分工提升运行效率。二是提升企业间生产协同水平。实体经济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将分散生产实体组织在一起,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以完成单一实体不能完成或不经济的任务,实现总体效益优于单独效益之和。内蒙古“网络协同制造云平台”通过实施数控机床设备数字化改造,构建设备智能互联网络,搭建开放共享的协同设计与制造平台,实现400台套数控集装联网规模,并推动30%联网企业开展协同设计,40%以上联网设备承接网络订单,在西部地区率先开创“推倒企业围墙、打破区域界限”的现代制造新局面。三是助力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数字技术能够把市场信号更快、更准确的传递到供给侧,把优质商品信息更高效、更便捷的交换到需求端,从而通过线上的方式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找塑料网创新OEM(代加工)模式,将需求与供给精准对接,实现按需生产、个性化定制生产;青岛红领通过互联网,让消费者只需动动鼠标,就能获得个性化正装,真正让企业掌握需求后进行精准供给,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公司定制业务销售利润同比增长150%。

(三)经济组织方式创新不断涌现

一是企业新型生产、管理、营销组织模式加速变革。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导致组织一体化,而数字革命所带来的交易费用下降促进组织模块化。信息正在成为继土地、资本、劳动之后的第四生产要素。相比传统要素,信息资源正变的相对廉价,围绕信息获取短板进行的生产和组织形态快速形成。基于工业经济的纵向一体化组织开始瓦解,企业纷纷采取“业务归核”战略,企业内更加注重核心模块的控制,企业间的柔性生产方式快速发展,产业组织也开始从竞争和垄断向更为复杂的模块化组织体系演进。二是新型组织形态不断产生和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中应用日趋深化,产业界积极推动平台化、生态化发展。平台企业加速壮大,2018年8月份全球市值前10强中有8家ICT企业,苹果、谷歌等平台企业市值超过埃克森美孚、强生等巨头;传统产业加快向平台转型,GE打造Predix平台和多样工业APP应用,对航空、医疗、风电等智能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服务,大幅提升运行效率和价值空间;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分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业态席卷全球,95%以上独角兽企业属于数字经济领域,2008年成立的Airbnb公司估值高达300亿美元,超越希尔顿等百年企业。

(四)实体经济形态加速重构

一是智能化基础设施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支撑。信息网络加快向高速移动安全泛在方向发展,新一代高速光纤网络、高速无线宽带加快普及,5G和超宽带技术研究深入推进,正在形成泛在感知、空天一体的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物联网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设备、终端等接入信息网络;数字技术与传统电网、公路网、铁路网等深度融合,极大的提升经济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二是“数字技术-经济范式”加速形成。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各领域融合渗透,有力推动传统产业技术进步,引发新工业革命,传统产业发展理念、业务形态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革,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加速形成。以智能制造为例,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带来产品、机器、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客户需求实时感知能力到产业链、创新链的快速响应,从资源碎片化、在线化、再重组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数字技术正驱动新型经济范式加速构建。三是数字经济成为重塑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力量。以知识和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数字生产力成为放大全部生产力的“乘数型”生产力,成为重塑经济结构和提升生产率的主导力量。近年来,传统产业数字技术应用程度不断深化,O2O、分享经济等新形态持续涌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快速兴起,精准农业、农村电商等新模式方兴未艾。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7.2万亿,占GDP比重32.9%,对GDP增长率贡献超过3.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加速向数字经济转变。

二、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们已经经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正在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技术进步驱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也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但如同社会大分工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对实体经济中生产经营模式、生产关系、就业的冲击一样,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中也会出现诸多问题。充分认识问题、及时化解问题才能推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结构发展失衡,稳增长面临挑战

一是三次产业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三二一产逆向渗透趋势,第三产业数字经济发展较为超前,第一、二产业数字经济则相对滞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表明,2017年我国第三产业ICT中间投入占行业中间总投入的比重为10.13%,而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该指标数值仅为5.63%和0.46%,产业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非常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ICT投入占比也处于较低水平。以美国为例,我国三二一产该指标分别低5.1、4.6、3.2个百分点。二是数字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2017年,广东、江苏、浙江三省数字经济总量占全国数字经济总量三分之一,人均数字经济规模均突破2万元,而云南、新疆、宁夏等十省总量数字经济仅相当于我国数字经济总量的11%,人均数字经济规模均在3700元以下,且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增速普遍高于欠发达地区。三是数字经济消费领域与生产领域发展不均衡。资本大量涌入数字经济生活服务领域,2017年在线教育融资、在线医疗融资,同比增长超过100%。但数字经济生产领域技术和资源投入仍然不足,距离创新、设计、生产制造等核心环节的实质性变革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据测算,2017年我国97个生产部门中ICT中间投资占比低于0.5%的部门高达55个。

(二)转型发展失调,局部风险逐渐显现

一是局部过热现象表现突出。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实冷虚热”态势,第三产业,尤其是生活服务领域出现发展过热现象,并引发诸多问题。资本市场对娱乐、家政、洗衣、送餐、美甲等低技术含量的行业估值过高,数千家靠“烧钱”的O2O企业在“资本入冬”后因资本链断裂倒闭。二是短期内收入分配分化加大。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初期,会扩大社会收入差距。2017年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增速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规模、占比、增速方面均引领全国发展,“强者恒强”效应显著。三是传统企业转型面临巨大压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应用,市场运行模式发生巨大变化,企业面临竞争市场局面更加复杂,以前重视价格、质量等,现在还要重视渠道、方式、手段。数字技术冲击实体经济,逐步出现实体企业退出、不良资产积累等问题。四是结构性失业问题加剧。传统企业退出、生产效率提升、人力资本专用性是导致结构性失业的三大因素。基于数字技术的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对传统企业的挤出作用不断显现,大量企业员工失业。深圳雷柏在引入机器人后,员工数量由3200人减至800人。五是放大实体经济风险。数字技术实现社会主体的广泛连接与协同,使得数字经济中主体、行为、环节更加复杂,联系更加紧密,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波及整个经济。如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隐蔽性、潜在性,导致参与者难以辨别,截至2017年8月底,P2P借贷平台共4667家,其中问题平台共2644家,占比高达56.7%,放大金融风险,提高整个系统风险系数。

(三)融合发展失序,新旧动能转换支撑不足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面临较高壁垒。传统产业利用数字技术动力不足,信息化投入大、投资专用性强、转换成本高,追加信息化投资周期长、见效慢,试错成本和试错风险超出企业承受能力;应用难度高,部分领域准入门槛过高,准入要求仍按传统思维设立,新兴企业进入困难,行业标准缺失或不统一,无标准或多标准现象并存,严重制约企业应用步伐;基础和支撑薄弱,企业内部信息化基础较差,应用数字技术能力不足,企业外部服务体系发展滞后,支撑能力缺失。二是新兴产业发展快但体量尚小。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高速发展,但受制于自身规模,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有限。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营收增速分别高达33%、49%、6.3%,但营收净利润仅为383亿元、400亿元、116亿元,BAT企业营收净利润总和仅为900亿元,占当年GDP比重不足0.12%,三家平台企业对GDP的直接拉动作用不到1%。三是数字技术发挥作用时滞较长。数字技术将会导致生产方式和生产模式变革,并对传统产业相关部门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相应组织必须进行适应性调整之后才能获得数字技术的正向收益。相关研究表明,数字技术从投入到产生正向收益间的时滞约为3-10年。

(四)市场发展失范,政府治理能力滞后

一是市场发展显著领先于制度规范,市场乱象不断显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线下线上问题聚合交错,市场运行更加复杂。一方面,线下不规范问题在线上被快速复制放大。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互联网上快速扩散,侵犯注册商标时有发生,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行为屡有显现。网络违法犯罪迷惑性强,诈骗、传销、非法集资等依托互联网迅速蔓延,波及范围广、涉案金融大,经济社会危害更大。另一方面,新型经营不规范问题持续涌现。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成为平台竞争常态,恶意复制初创企业经营模式行为不断出现,利用信息不对称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大量存在,侵犯隐私现象层出不穷。二是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亟待优化。现有监管框架条块化与属地化分割,数字经济发展跨领域与跨地区特点突出,传统监管已不能适应跨界融合发展;平台企业成为发展新主体,但对于平台应该承担哪些责任、承担多大责任等缺乏明确规定,政企治理权责亟待厘清;治理对象数量庞大、违规行为类型多样、业务模式迭代迅速,以事前审批为主的治理方式和依靠人力集中检查的治理手段显然难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治理方式亟待优化创新;数字经济新兴业态的发展同现有法律滞后性的矛盾越发突出,部门业务领域存在立法空白,给行业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三、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要坚持供给推动与需求拉动并重,以发展强治理,以治理促发展,在发展中发现数字经济的内生规律,将规范治理“嵌入”到发展过程,创新治理方式,促进数字经济的创新健康发展。

(一)优化供给质量,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动力

一是在数字经济领域深入推进“放管服”。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企业制度成本,在数字经济域率先推进“五证合一”,试点“多证合一”,强化实施细则执行力度、解释和解读工作。探索数字经济领域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和合理流动。破除发展瓶颈推进数字经济领域标准统一化工作,加快数字经济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数字经济生产性和生活性公共服务。二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创新。推动服务领域线上线下融合创新,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网络化研发、智能化生产、协同化制造等新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三是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对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投资,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区域间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共建,推进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协同发展。

(二)挖掘需求潜力,拉动数字经济持续增长

一是提高信息消费渗透率。探索出台补贴政策,创新扶持政策刺激农村偏远地区群众信息消费,引导电子商务企业面向广大农村开拓市场,建立完备的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体系,为提高信息消费渗透率创造条件。二是优化信息消费结构。繁荣信息内容消费,新兴体验性消费形态,激发并扩大发展型数字化民生消费,降低民生服务领域准入门槛,鼓励企业发展信息消费新形态新模式。三是改善信息消费环境。鼓励企业提供合法合规、健康向上的产品和服务,打造良好消费选择空间,加强个人信息、交易信息安全保护,打击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完善投诉机制。

(三)防范潜在风险,保障数字经济平稳运行

一是强化引导类政策,创新政策支持方式,建立数字经济企业保险基金,降低企业“试错、容错”风险。二是积极应对结构性失业风险,完善传统企业退出指导机制,健全企业退出保障体系,引导企业妥善处置退出后的员工安置和补偿工作,建立健全失业保险、社会救助与就业的联动机制,完善“互联网+”灵活就业的工资保险制度。三是建立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建立风险监测、预警、处置体系,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科学划分风险等级,强化无风险控制能力。

(四)完善治理体系,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制定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数据管理办法》等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让监管有法可依,加强现有法律法规释法、修法工作,及时调整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条款。二是加强协同监管,探索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监管合力。三是创新监管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建立立体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监管技术体系,部署在线与远程电子数据证据采集和分析工作,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能力与水平。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万字长文丨微众银行严强 数字经济时代,隐私保护的道与术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1/35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