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汉高祖刘邦为何不杀谋圣张良,以及刘邦为什么不建议张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刘邦为什么这么对张良言听计从,毫不犹豫
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刘邦为什么这么对张良言听计从,毫不犹豫?对于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一,张良还不是让刘邦十分放心的人。
张良跟随刘邦不能说是一心一意,最少是三心二意!
刘邦对这样一个对自己三心二意的人言听计从,有些不可思议!
为什么说张良对刘邦不是一心一意,而是三心二意呢?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会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
我得说说理由:
其一,张良追随刘邦有辅佐刘邦的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
张良第一次向刘邦讲述《太公兵法》的时候,刘邦听后很感兴趣,这让张良惊奇。
之前,张良也曾向很多人讲过《太公兵法》,没有人能听懂张良在讲什么!
刘邦能听懂张良的《太公兵法》,这让张良认识到刘邦是个奇才,是值得自己辅佐的奇才!
其二,张良辅佐刘邦的根本目的是借助刘帮的势力实现他重建韩国的目的。
张良在辅佐刘邦的过程中,曾三次离开刘邦回韩国。
第一次,项梁、刘邦等扶持楚怀王上位后,张良向项梁建议,重建韩国。
项梁同意后,张良立刻离开刘邦回韩国,扶持韩国王室后裔为韩王,史书称之为“韩王成”。
张良为韩王成的司徒。
第二次,刘邦在向咸阳进军的途中,攻打阳城,张良离开刘邦回韩国,扶持韩国王室后裔为韩国太尉。这个太尉就是后来的韩王信。
第三次,刘邦被封为汉王,进入巴蜀,张良离开刘邦,回韩国辅佐韩王成。
其三,张良扶持的韩王信对刘邦也是三心二意。
刘邦与项羽争天下的时候,韩王信驻守荥阳。
当项羽围攻荥阳的时候,韩王信投降项羽。
后来离开项羽,回到刘邦身边,刘邦还是让韩王信继续做他的韩王信。
刘邦登基后,调韩王信迁都晋阳,防守西北面的匈奴。
后来韩王信迁都马邑,投降匈奴。
其四,刘邦登基后,张良以有病为由,对刘邦若即若离。
其五,刘邦晚年准备更换太子,张良是向着吕后的。
晚年,刘邦发誓要更换太子,吕后无计可施,求救张良。
张良献计,让吕后派人去请商山四皓。
由于商山四皓的到来,才阻止了刘邦更换太子。
其六,张良与萧何都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与萧何相比,资历、才能、功勋等都在萧何之下。
刘邦对萧何不但没有做到言听计从,甚至还有过多次怀疑!
对于这样一个对自己三心二意的军师,刘邦没有理由言听计从啊?
二,刘邦确实对张良言听计从。
刘邦确实对张良言听计从。
张良建议刘邦投奔景驹,刘邦采纳了。
张良建议刘邦进入汉中后,毁掉所有栈道,刘邦采纳了。
张良建议刘邦不能听从郦食其的册封六国贵族后裔,刘邦采纳了。
张良建议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刘邦采纳了。
张良建议刘邦策反九江王英布,刘邦采纳了。
张良建议刘邦把一大块土地分封给韩信、彭越,刘邦采纳了。
张良建议刘邦迁都长安,刘邦采纳了!
张良建议刘邦册封雍齿为候,刘邦采纳了。
总之,刘邦确实对张良是言听计从!
三,刘邦为什么对张良言听计从?
对于这个问题,山野老人反复琢磨,只有两个原因。
第一,张良的计谋确实高明,值得言听计从,而且刘邦不但对张良言听计从,对陈平也是言听计从。
陈平的计谋让刘邦蒙受羞辱,刘邦也采纳了!
项羽围攻荥阳的时候,陈平建议刘邦化装成女人逃离荥阳,刘邦采纳了!
匈奴将刘邦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陈平建议刘邦实施美人计,刘邦采纳了!
第二,张良对刘邦有救命之恩。
大家都熟悉鸿门宴的故事。
鸿门宴上没有张良,刘邦就没命了!
除此两条原因外,山野老人想不出其它原因!
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因为张良对吕后有恩。
提到吕后,很多人认为她十分残暴,当然,她确实有残暴的一面,比如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又把彭越剁成了肉酱。
此外,淮阴侯韩信,也是死在了吕后的手中。
不仅如此,刘邦的小儿子刘如意,也就是戚夫人的儿子,则是被吕后毒死,而刘邦的大儿子刘肥,也差那么一点点就死在了吕后手里。
但在吕后不断杀戮的同时,“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却保住了性命。
那么,吕后为何不杀张良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作为汉朝初期的顶级权谋大师,张良早早地就将宝压在了吕后一党身上,换而言之,张良是吕后的坚定支持者,在这种情况下,吕后又怎么会杀了张良呢?
之所以说张良是顶级的权谋大师,从他曾经干过的一些事就能看出一二。
张良出身于韩国世家,其祖父曾连任韩国三朝的宰相,而他的父亲,也先后干过韩国的两朝宰相。
这种家庭出身,决定了张良打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他在后来还学习了《太公兵法》,而《太公兵法》是典型的黄老道家之书,其核心内容,正是研究权谋和权术的。
所以,张良的学问和能力,正是权谋与权术,这也是为何刘邦见了张良后,两人会“相见如故”,毕竟像刘邦这样想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张良的这种能力。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史记
因此,在加入刘邦集团之后,张良没少利用自身能力为刘邦出谋划策,比如诈降峣关守将,又设计让项伯主动救刘邦,还有修栈道、度陈仓,以及劝都关中等等,都是张良一个接一个计策的体现。
而除了为刘邦出谋划策之外,张良还十分懂得一点,那就是在利益上主动往外让。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众大臣的劝进下,正式即皇帝位,而在登基之后,刘邦论功行赏,大封功臣。
当时,对于丞相这个位置,刘邦的想法是让张良和萧何竞争一下,毕竟当时的张良和萧何都极为优秀,让谁来当宰相,刘邦也拿不定主意。
但最终,张良却主动把这个位置让给了萧何,换句话说,他推举了萧何出任宰相。
“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史记·留侯世家》
凭借张良在当时的影响力,以及对于刘邦的作用来讲,如果他想当这个宰相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他却主动选择了退让,同时举荐了萧何,可以说,这就相当于卖给了萧何一个天大的人情。
不仅如此,在刘邦进行封赏时,张良也是能推就推,能让就让。
当时,刘邦在举行庆功大典上,当着一帮大臣的面,说出了对张良的高度评价,即那句“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子房(即张良)功也。”。
并且,鉴于张良的特殊功劳,当时刘邦直接下令,让张良在原齐国的封地内,自行选择“三万户”,也就是说,刘邦许诺张良的封邑是三万户。
而张良是什么反应呢?他当时就表示了拒绝。
良曰:“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史记.留侯世家》
这句话的意思,是张良主动推辞的刘邦的赏赐,不要那封赏的三万户,并且,他提出,只要能封在留县就心满意足了。
而正是整句话,充分体现了张良的高明权谋。
首先,张良把自己计策成功的功劳,推给了刘邦,表示自己计策之所以会管用,只不过时侥幸而已,即“幸而时中”,短短几个字,就体现了什么叫做说话的艺术。
这样把功劳推给领导的话,别说刘邦了,换做任何人都爱听。
其次,当时在刘邦所封的功臣中,被众人认为是“开国第一侯”的萧何,食邑才不过是万户,而同为刘邦老乡,且功勋卓著的曹参,食邑也是万户多一点而已。
而其他几个跟随刘邦多年的老乡和发小,各自被封赏的食邑,大多是几千户。
在这种情况下,深懂权谋的张良,怎么可能会去接受刘邦的三万户食邑赏赐,如果他敢接受的话,且不说刘邦会怎么想,单是其他跟随刘邦多年的功臣们,就会视张良为眼中钉。
为什么呢?因为张良虽说出谋划策的多,但他确实没怎么上战场,因此,在其他功臣眼里,他凭什么得到这么高的赏赐?
久而久之,就会对张良进行仇视,而张良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坚定拒绝了刘邦对他的三万户赏赐。
毕竟再怎么说,张良也不想把自己放在火上烤。
除了拒绝三万户封赏,张良还极为高明地请求刘邦,把他的封地定在了留县,这个请求,背后包含着两层深意。
第一层深意,是留县这个地方十分特殊。
特殊在哪里呢?当初,在张良反秦失败,并且势单力薄之际,他自认为孤掌难鸣,因此就带着仅有的百十个人,准备前去投奔景驹(自立为楚假王的农民军领袖)。
但他走到途中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刘邦,两人一见如故,而他和刘邦相遇的地方,正是留县。
张良之所以请求刘邦把他封在留县,说白了就是以此来感恩刘邦,让刘邦知道自己不忘当年的知遇之恩,所以,他此举可以说是给足了刘邦面子。
而第二层意思,就更加高明了。
留县在什么地方呢?按照史籍上的记载,秦末汉初时的留县位于泗水郡境内,距离刘邦的家乡沛县不远,而汉初的不少功臣均出自于沛县周边。
而张良原本是颍川人士,他之所以非要封在留县,简单来说就是要为自己的未来攀关系。
如何攀关系,最快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缩短社交距离,同时有共同的身份标签,而张良这么做,显然就达到了这两个目的。
封在留县,既可以与刘邦的发小功臣们加强联系,同时,也算是在名义上成为他们的老乡,并且,由于距离近了,平时走动也方便得多,这样一来,不就在无形中经营了人脉,加深了感情吗?
再者,封到留县,也与老板刘邦成了老乡,这样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所以说,仅从张良拒绝三万户的封赏,以及他主动请求封在留县来看,就知道为什么说张良是权谋大师,看似他不求名不求利,实际上人家的一举一动,都是在为自己以及家族的将来经营和布局。
而这些仅仅是张良权谋的部分体现,他之所以能在后来不被吕后所杀,是因为到了刘邦晚年的时候,张良看清了形势,早早就把宝押到了吕后一方。
刘邦晚年时,曾多次动过换太子的念头。
当时的太子,是吕后所生的儿子刘盈,也是刘邦的嫡子,但刘邦却不止一次地考虑过,把刘盈的太子之位废掉。
并且,当时的刘邦,还准备把戚夫人所生的孩子刘如意立为太子。
表面上看,刘邦这么做,是因为宠爱戚夫人,并且被戚夫人的“枕边风”一吹,就想把小儿子刘如意推上太子之位,而把嫡子刘盈给废掉。
但如果真这么认为的话,那未免也太小看刘邦了。
刘邦是谁,他是从众多秦末的诸侯中一路拼杀出来,并且取得了最终胜利的人,他的政治觉悟,以及他的头脑和手段,在汉初那一大帮能青史留名的人中,都属于是出类拔萃的。
而随意更换太子在古代意味着什么?那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这其中的利害。相信刘邦非常清楚。
所以,像刘邦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就因为宠爱一个女人,听了几句“枕边风”,就想着去废立太子,而动摇国本呢?
他之所以会先后多次有废立太子的举动,核心的原因,是想通过此事,来打压逐渐不受他控制的外戚集团,更准确地说,是吕后集团。
汉初的朝堂,中央势力最大的,除了有丰沛集团外(即刘邦功臣老乡),就属以吕后为代表的裙带集团,并且,由于吕后之子刘盈是太子,因此外戚集团的势力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为什么呢?很简单,今日之太子,就是明日之皇上,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吕后麾下。
但外戚势力越来越大,显然是刘邦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就直击外戚集团的核心,也就是太子刘盈,通过废除刘盈的太子之位,来敲打外戚集团。
毕竟,如果太子真的被废了,那么外戚集团就没有了核心以及寄托,更谈不上以后掌握大权。
所以,刘邦才会数次有意废除太子,并且与此同时,他又大封刘姓诸王,以此来巩固和加强自己手中的政治力量。
比如在汉高祖六年,刘邦将庶长子刘肥封为了齐王,而在同年,刘邦又把亲弟弟刘交,族兄刘贾,还有哥哥刘系均各自封王。
这样一来,刘邦以及刘姓宗族的政治筹码以及威慑力,才堪堪与吕后持平。
而在封完刘姓诸王后,刘邦便将废除刘盈的太子之位提上日程,并流露出把赵王刘如意立为太子的念头。
当时就刘邦的想法和计划,大臣们几乎是反对一片,纷纷劝谏刘邦不要这么去做,但刘邦依然不为所动,执意要立刘如意为新太子。
眼看刘盈的太子之位不保,吕后也因此焦头烂额的时候,张良出手,帮助吕后化解了这一难题。
史料上记载,当时有人建议吕后,张良素来计谋颇多,不如请他来出主意,于是,吕后派兄长吕泽前去找到张良,晓以利害之后,张良给吕后出了一个相当高明的主意。
这个主意,就是把当时有名的四个老者,即“商山四皓”请出来,并让他们随侍刘盈左右,这样就能帮助刘盈稳固太子之位。
张良之所以提出请这四个人,是因为这四个人是代表着当时天下的读书人,并且他们曾经也是刘邦“求而不得”之人。
当初刘邦登基后不久,为安抚人心,也为了彰显自己尊重学者,就曾邀请过极富盛名的“商山四皓”入朝为官,但这四人不仅没答应,反而为了躲避刘邦,跑到了深山了生活。
之后,刘邦又多次邀请,但这四人依然没有同意。
而在张良出完主意后,吕后就安排刘盈用十分隆重的礼节,去请这“商山四皓”,而最终,这四人也接受了邀请,正式出山,来到刘盈身边,为他指导学问。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疑问,这四人刘邦怎么请都请不回来,但为何吕后一请他们就愿意出山呢?难道真的是吕后和刘盈真诚打动了他们吗?
实际上并不是,这四人能出山,和张良的关系极大。
前文讲到,张良曾经在年轻的时候,被黄石公授予了《太公兵法》,因此,张良也算是黄石公的学生之一。
黄石公平生研究的是什么呢?从他的著作就可以看出来,他研究的是黄老之术。
而“商山四皓”研究与擅长的,同样是黄老之术,史料中没有记载他们与黄石公有什么交集,但就凭研究同样一种学说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张良必然跟他们很熟悉。
因此,“商山四皓”能出山,并非是吕后和刘盈的态度真诚,而是因为有张良作为了中间人,比如写信说明意图,他们才会同意出山随侍在刘盈身边。
而“商山四皓”的出山,不久后被刘邦看到,对此他大为惊讶,要知道曾经这四个老头是自己三番五次邀请都请不来的,但如今却在儿子刘盈身边,这就说明,刘盈是相当得人心的。
而这只是刘邦惊讶的原因之一,真正让他没想到的是,张良居然出手帮助了吕后和刘盈,所以,刘邦当时才会觉得儿子刘盈的羽翼已成,要想废除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考虑到局势,也考虑到自己时日无多,晚年的刘邦最终打消了废除刘盈太子之位的想法。
而刘盈的太子之位被保住之后,以吕后为首的外戚集团,其核心的利益也得到了保全,毕竟只有刘盈能继续当太子,同时未来顺利继承皇位,这一帮人的地位以及富贵才能有保障。
尤其是对于吕后而言,只要她的儿子刘盈地位不变,她才有资格继续执掌大权。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包括刘盈、吕后以及外戚集团,都欠了张良一个天大的人情,正是因为欠了他人情,因此吕后就没理由对张良下手。
除了因为张良帮助刘盈稳固了太子之位这个因素之外,在刘邦死后,张良“韬光养晦”的策略,也在某种意义上,让吕后没好意思对他下手。
刘邦死后,刘盈登基,是为汉惠帝。
而在当时,张良是有“从龙之功”的,因此按照常理来说,他出任个宰相或者别的什么高官,是有这个资格的。
并且,当时吕后还亲自去请张良继续入朝为官,但是张良却谢绝了。
他当时表示,自己体弱多病,因此要静心养气,说白了就是不想再政事,意在脱离朝堂上的纷扰。
虽说最后在吕后的极力劝说下,张良不得已任了个闲职,但却不积极参与朝政,遇到事能躲就躲。
最明显的,是在当时吕后集团与功臣集团的争斗中,张良选择了用装病来两不相帮,而对于他这种明显一看就是消极怠工的态度,即便是吕后也不好说什么。
为什么呢?首先人家张良有功于你,其次张良不主动站队,或者说根本就不站队,所以这就让包括吕后在内的所有外戚集团成员,就是想找张良的麻烦,也找不到。
所以,这个曾经有恩于己方,如今又韬光养晦的张良,吕后为什么要杀他?
因此,张良之所以能不被吕后杀戮,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曾经抱过吕后大腿,并且抱的十分有艺术,他不是在吕后以及外戚集团得势的时候去逢迎,而是在吕后遭遇换太子风波,并且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施以援手。
自古以来,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所能获得的感恩与回报要多得多。
所以,正是因为张良在关键时刻,帮了吕后一把,因此才得以成功的获得了吕后的感恩之心,而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并且,在吕后危难之际,张良施以援手,而到了吕后掌权之时,张良又开始韬光养晦,不争功不显摆,以低调而示人,以避世而躲祸,更重要的是,不主动卷入复杂的朝堂局势与斗争之中,这样的人,吕后是真的没有理由也不会去杀她。
因此,张良能逃过吕后的毒手,并得以善终,不是没有原因的。
并且,在张良的晚年,还极为巧妙的抱了一把时任宰相陈平的大腿,当时吕后的妹妹,也就是樊哙的妻子吕媭忌恨陈平曾经差点杀了樊哙,因此几度在吕后面前进谗言,非要吕后杀了陈平。
而陈平当时的表现,则是深居简出,并且饮酒渔色,这就让吕后对他放下了戒心,因此陈平得以保全了性命。
那么,陈平这么做,是不是有人指点呢?当然是,他当时与张良的次子张辟彊关系很好,两人经常在一起“吃喝玩乐”,我们有理由相信,张辟彊这么做,必然是出自张良的授意。
所以,张良从间接上救了陈平一命,而张良对陈平的这个恩情,则在汉文帝登基数年后,陈平通过另一种方式回报在张良后人身上,通过力保和进言,保住了因犯事要被处斩的张良长子张不疑的性命,算是回报了张良当初的恩情。
总之,张良之所以能在吕后大肆杀戮的时候保全性命,并且最终得以善终,与他深通权谋,懂得平衡之术有很大关系,更重要的是,他完美诠释了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会更令人感激,并且在功成名就之后低调示人,因此才会让吕后没有理由杀他,相比之下,同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这一点就比张良差上不少,因此两人的结局就截然不同。
汉高祖刘邦为何不杀谋圣张良
汉高祖刘邦没有杀张良的理由,做为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和萧何、韩信不同,张良属于参谋,没有什么实权,对刘邦并不构成任何威胁,反而对刘邦有巨大的帮助,他和陈平一阳一阴,代表了权谋的两个极端,称为刘邦身边的两大智囊之一和一代谋圣。
萧丞相的威望大家知道萧何是相国,为百官之首,在后方调度有序运筹帷幄,在关中的威望与日俱增,这让刘邦对他产生了疑心,一度也动了干掉萧何的念头。幸好萧何的门客召平提醒,萧何才来了个自污保身以情求怜的办法,并且通过协助吕后诛杀韩信,彻底摆脱了和韩信串通的嫌疑。
大将军的野心大家知道韩信是大将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统兵的能力天下无双。在关键时刻要挟刘邦,这样的人刘邦早就想除之而后快,吕后看准时机和萧何联手除掉了刘邦的心腹大患。
张参谋的见识反观张良其人,韩国贵族出身,父辈有四人担任韩国丞相,位极人臣,这就决定了张公子的见识比小吏出身的萧何和苦孩子出身的韩信要高上一筹。对于功名利禄这些东西,张良并不介意,他要的是谋圣的不世之功。因此在封赏时,他象征性的要了块地方,便选择隐居了。
不慕虚荣,远离是非对于张良这样一个无权无兵的人来讲,他除了给刘邦献策之外,还帮助吕后保住了太子刘盈的储君之位,稳定了西汉初年的局势。功臣勇将们也对张良都十分尊敬,且张良不争爵位,不争钱财,不争土地,不争功劳,不惹是非,几乎和一切可能对自己造成危害的东西都远离了。
舍得眼前利,可保百年身张良最后还远离了朝廷,远离了皇帝和权臣,远离了权力和利益,对于这样一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人,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杀他的理由,不管是刘邦还是吕雉乃至群臣,都对张良都心存感激之心,而不会有加害之意。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刘邦为什么要杀张良
因为刘邦打下江山之后,年龄已经大了,而且他本身生性多疑疑,甚至不再信任当年一同南征北战的功臣们,尤其不放心异性诸侯,于是杀了张良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