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水浒传》当下真适合中小学生读吗和为啥不建议小学生读水浒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水浒传》当下真适合中小学生读吗以及为啥不建议小学生读水浒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水浒传该不该让小孩读
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很多家长都会说,《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北京市中考考纲要求的读物,肯定要读啊!为什么王龙老师要有此一问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一直觉得《水浒传》别扭,读起来不像是其他作品那样酣畅淋漓,甚至有的时候都愿意把这本书放下,不愿多看一眼。细究起来,是其中有些内容让我感觉到恶心。我试举两例,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1.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百姓撞着的,都被他翻筋斗,都砍下江里去。晁盖便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那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
2.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恰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上面两段,前一个是李逵劫法场,后一个则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全是著名的桥段,仔细读一读,便能品出两个字——戾气。而水浒中的戾气何止这点!人肉包子,投名状等等,无时不刻都在告诉大家,在水浒的世界中,暴力是第一位的,任何权利都应该屈从于暴力,而暴力没有边际,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这是多么让人绝望的戾气啊!
有的人可能会说,老师,文学作品又不是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你看现在那么多文学作品,电影中都有暴力啊,难道看个哥斯拉我们就有破坏里啦?看个哈姆雷特我们就要和叔叔决斗啦?小题大做。
确实,文学理应包涵生活中的一切,包括暴力与戾气。但从文学生产过程来说,作者与读者态度的暧昧才应该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
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水浒传》并非是某个文学家一下子创作出来的,而是民间艺人们,尤其是说书的,根据历史事件,自己添油加醋改编出来的。而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民间叙事对抗”的问题,为了对抗官方权威,民间会自发的信任一些反权威的东西,比如官方说七月不会下雪,民间就会专门有七月飘雪的叙事;官方说人不可能刀枪不入,民间也会有异能人士的叙事。同样的,官方会让大家尽可能的儒雅文明,而水浒传则正好成为了儒雅的对抗者。也就意味着,作者不是像文学家一样,带着反思的心态在创作这些“坏角色”,而是打心眼儿里是喜欢这些坏角色。
同样是以暴力为创作题材,不同的初衷,就导致我们看水浒和看檀香刑拥有着不同的角度。而更糟糕的是,从水浒传诞生到现在几百年来,他的受众一直也是沿着这个思路来接受的。到现在主流思想也是认为这是“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也没见谁批判的阅读水浒。生命?人性?这个重要么?英雄好汉们吃酒打仗,多么浪漫主义色彩啊!杀两个人又算得了什么!
说实话,我不喜欢这种叙事风格的水浒传,也不喜欢大家都喜欢“农民起义”的水浒。
PS.小时候看《小兵张嘎》,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吃西瓜的胖翻译,那句经典台词“老子在城里下馆子都不花钱,吃你几个烂西瓜还要钱!”也是红遍大江南北。仔细想想,李逵和鲁智深在水浒里吃饭不给钱的时候,我们却想这是“大侠”风范,小小酒保也敢要钱,真是不知死活。两相对比,就知道水浒传到底在传递着些什么了。
小学生适合看《三国演义》吗
适合看三国,但是不要看哪些什么大话三国之类的纯恶搞的书,不同年龄去看这些书都有不同的领悟。例如我小学看三国,最喜欢关张赵的勇武忠义,初中喜欢刘备的仁义,高中时诸葛亮的智计无双,再到现在再去看喜欢的是曹操的雄才大略、不拘小节和孙权的善于隐忍
《水浒传》当下真适合中小学生读吗
古语有云:“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诚非虚言。
《水浒传》描写的是末世和乱世期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极端形式。
小说中,偷盗、敲诈、欺骗、抢劫甚至杀人放火被视为“英雄壮举”,宋江、李逵这样的公门败类,王英、董平这样的色鬼邪徒,鲁智深、柴进这样破坏法治的强梁之辈,被当作英雄人物,势必会让思想未成熟的中小学生所效仿,从而给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
当然,《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价值不可否认,我们可以选取其中一些段落,作为指导写作的题材,但一定要把文学与思想分开。
在《水浒传》中,可以说没有真正的英雄,即便是大家喜欢的武松、鲁智深,也是劣迹斑斑、罪行累累。因此,在介绍武松、晁盖等人物时,要批判他们本身的错误与罪恶,不可让学生产生崇拜和效仿的心理,要结合普法教育,让学生明辨是非。
《水浒传》真的适合小学生和初中生看吗
作为有影响力的文学名著,要求小学、初中生阅读《水浒》,是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因为文学素养是大量的积累和长期潜移默化形成的。
质疑是否适合孩子们看,主要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比如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认为这会让老年人奸滑,少年人有反叛意识,不服管教。其实这是古代封建王朝进行思想统治的产物。中国历史上的灿若星斗的智慧文化、及起义和造反,有哪一次是读这两本书的结果,实际上所有的反叛都是统治阶级的压迫让老百姓走投无路才揭竿而起的。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学、初中正是文化积淀的最好时期,到高中学业繁重,根本没有时间来读这些名著。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三观”逐渐行成,他们会一步步加深对这些名著的认识。比如:读《红楼梦》,每一遍的感受都不同,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身份读出来的感受也不同。
读《水浒》也是这样,小时候看个热闹,长大了欣赏文笔的高妙,到后来发现里面深刻的思想意境。这其中也体现了成长的历程。
所以,不要担心适合不适合的问题,需要解决的的是赶紧趁早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问题。“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大量的文学积淀,才能为将来孩子的气质和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本次《水浒传》当下真适合中小学生读吗和为啥不建议小学生读水浒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