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人和法国人互相瞧不起

管人 –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为什么美国人和法国人互相瞧不起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建议去巴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感觉中国车市不怎么待见法系车呢你怎么看
  2. 为什么法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差
  3. 巴黎公社的性质,它失败的经验教训
  4. 为什么美国人和法国人互相瞧不起

为什么感觉中国车市不怎么待见法系车呢你怎么看

3月6日,随着标致雪铁龙集团-通用集团联合公告的发布,近一个月以来霸占汽车圈头条的欧宝汽车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标致雪铁龙集团以13亿欧元(约合95亿人民币)成功收购通用集团在欧洲的子品牌欧宝汽车,一举成为仅次于欧洲地区最大汽车公司大众集团的第二大汽车集团。在收购欧宝汽车之后,标致雪铁龙集团在欧洲地区的年销量将有望达到500万辆,市场占有率将达到17%,然而在一万公里以外的中国市场,以标致雪铁龙为主的法系品牌正在节节败退。

图注:标致雪铁龙和通用集团高层在标致收购欧宝协议签署后合影

今年是标致雪铁龙进入中国的第21个年头,20多年对一个品牌来说并不算短,和中国市场上的其他合资品牌相比,至少标致雪铁龙在这一点上是占有优势的。进入中国早、品牌认知度高、用户基础深,这些先天优势给任何一个合资品牌都不可玩儿砸,但是法国人做到了。2017年1月,神龙汽车公司总销量为29224辆,同比暴跌57.3%,销量几乎遭到腰斩,如果不是标致408和标致4008力挽狂澜撑门面,标致雪铁龙的状况会更加糟糕。

图注:2017年1月汽车厂商销量排行榜,神龙汽车(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仅售出29224辆

事实上,从2015年起,标致雪铁龙在中国市场就开始显现出疲态。东风标致还好,东风雪铁龙的阶梯式下滑简直惨不忍睹。2015年东风雪铁龙的销量为29.81万辆,结束了东风雪铁龙连续2年来的猛涨势头,销量较上一年的32万辆下跌约8%,标致雪铁龙在2012年立下的“三年倍增”flag就此壮烈倒下。到2016年的时候,东风雪铁龙下滑势头更加严重,2016年东风雪铁龙共售出25.1万辆,较2015年下跌15.8%,C4L和C5“功不可没”,而作为“老三样”之一的爱丽舍也持续低迷,为一路下坡的东风雪铁龙增加了不少重力势能。在东风雪铁龙持续走低的影响下,标致雪铁龙整体也呈现出持续下滑趋势。

图注:标致雪铁龙新车一览,左起为雪铁龙C3、标致3008和DS3

相较东风标致雪铁龙阶梯式的下滑,号称标致雪铁龙高端品牌的长安标致雪铁龙(DS)的断崖式下跌只能用大写的“惨”字来形容。2017年1月,长安标致雪铁龙仅售出1042辆,同比跌幅高达57.4%,销量还不如奇瑞合资的高端品牌观致,观致1月还比长安标致雪铁龙多卖出175辆,“赛着惨”可能是此刻最贴合这两个合资高端品牌的表述。

图注:获评2017欧洲最佳车型的标致3008(中国地区为标致4008)在很大程度上撑起了东风标致的门面

至于去年3月才开始国产的东风雷诺,由于时间太短,整体的走势还不好判断,不过就过去10个月的整体走势看,东风雷诺销量整体处于节节攀升的状态,科雷嘉和科雷傲双双发力,力助东风雷诺一月拿下8048辆的最佳单月销量。即使东风雷诺销量节节攀升,法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整体趋势还是节节败退,因为作为法系顶梁柱的标致雪铁龙在一路高歌猛跌,雷诺暂时还撑不起正在垮掉的法系车。

图注:肩负“救火”重任的雪铁龙全新爱丽舍,不过该车的前景并不被看好

刨去复杂的人事变动,笔者认为法系车在中国的节节败退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傲”。法系自恃品牌浪漫个性而产生了莫名的优越感,直接导致法系车在市场定位和产品战略层面发生了严重的失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雪铁龙C6上市之后直接把C5逼到“吐血大甩卖”,然而还是卖不动。市场定位和产品战略的失误,间接导致法系车的定价偏高,消费者购车热情极大受挫。令人不解的是在定价偏高的情况下,法系车的配置并没有跟上,拿最新上市的救火先锋全新爱丽舍来说,售价10.48万紧凑级家轿顶配车型居然没有ESP!东风雪铁龙的这个玩笑开得确实有点儿大了,以这个价钱,消费者可以买到顶配的福睿斯、次顶配的科沃兹、顶配的帝豪GL……为啥非要买爱丽舍?现在已经不是只有老/新三样的时代了,没有谁非富康不可,也没有谁非爱丽舍不可,法系标榜的浪漫与个性已经在半推半就的妥协过程中被磨得所剩无几,唯一值得称道底盘调校也慢慢向中国消费者喜爱的舒适向转变,只是这种转变来得太晚了一些。

为什么法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差

网上辱法的段子很多很多,比如三色旗的妙用(君主制了就剪掉一边的红色,革命了就剪掉另一边的蓝色,打仗呢?直接把两边都剪掉就阔以啦),等等,都是在讽刺法国军队的不像爷们。

事实也大体如此,无论法国承不承认,一战那么苦人德国人忍着,英国人挺着,俄国人熬着,唯独法国军队因为战事的残酷而发生了大规模的哗变事件。二战更丢人,才一个月时间法国作为世界第二大陆军强国一场像样战役没打,二百万大军居然就投降了!

让法国人更憋屈的还有,殖民印度支那半岛,先是在镇南关战役里让清军打的大败亏输,接着二战中让日本人不要脸不要鼻子地给李代桃僵。好不容易二战结束,法国人意气风发地回来了,又因为不懂礼貌摆大爷谱,被先期来受降的中国军队打的满地找牙……好说歹说越南算是收回来了,然后就是被越盟摁地上各种摩擦,最后更是一场奠边府战役,四五万头二战后在给亲德女性当托尼运动中居功至伟的自由法国精英战士,竟然被越南猴子们给团灭掉了!

法军战斗力为啥这么差呢?

主要的原因就是拿破仑时代过度透支了法国的精气神,整整两代法国人在革命中成长,又在各种革命中倒下。

拿破仑战争前,法国人种上主要是两支——一是当年长车阔剑纵横天下,连罗马都能占领了的高卢人,另一支则是几乎统一了西欧的大名鼎鼎的日耳曼系法兰克人。两支上的祖先都是武德充沛的民族,所以法国在近代以前,一直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政治强国、人口大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数一数二,和列国通过各种合约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而法国大革命及其拿破仑时代的战争,等于给法国人打了鸡血,打败了神罗不过瘾,神罗+普鲁士,这俩货打败了也不过瘾,那就神罗+普鲁士+英国,还不过瘾,神罗+普鲁士+英国+俄国,整个欧洲上!法兰西居然可以这么牛逼!但是,最后的结果,维也纳一纸合约,又让法国版图回到了大革命之前,国王老儿回来了,贵族回来了,教会也回来了,浪费了我们那么多激情,死了上百万优秀青年,打了几十年仗,最后到头来居然白忙活,你说气不气人?

既然武德不济,那我们就文昌优先吧。从此之后,法国人就开始苟起来了,彻底躺平——生活上追求精神享乐,把巴黎变成了时尚之都,文化之都,思想之都,沙龙之都,可以说,近代以来几乎各种新锐思想、革命主义包括各种离经叛道,都是从巴黎开端的。而在文艺青年的地图上,中世纪时不过一个渔村规模的巴黎也翻身啥上位,原先的文化之都维也纳也把桂冠让给了它,就像宋徽宗时代的东京汴梁一样,灯红酒绿,清歌慢曲,成了法国的标签。

思想一乱,队伍就不好带了,各种想法的人都有,加之拿破仑之后政坛更迭不已,君主制、立宪制、民主制纷至沓来,波旁王朝、波拿巴王朝、民主制轮流上庄,要么上位者没威信,要么有威信者没能力,要么呢,有能力者呢又没法上位……上面风云变幻,下面老百姓也就散了劲野了心,该挣钱的挣钱,该搞政治的搞政治,玩文艺的玩文艺,反倒是踏实当兵、奋勇杀敌的,成了大众笑话的对象和目标。

一开始,巴黎人不爱当兵了,就让外省人当,外省人后来也不爱当兵了,让海外省的人来当,海外省的也不爱当兵了,咋办?殖民地人民来当,甚至成立了臭名昭著的外籍兵团——只要你在法国军队里服役五年,无论多深多重的罪都可一笔勾销,除了价值不菲的军饷外,还有法国国籍的新身份等你拿……

就这样,当兵在法国不再是拿破仑时代里老近卫军士兵那样人人仰望的英雄之旅,而是流氓无赖弱智倒霉蛋走投无路时的最差选择。阴差阳错间,法国就开始走上背字了,普法战争让普鲁士虐,意大利问题让奥匈虐、让撒丁虐,东南亚让大清虐……一路到了现在,法国就混成了鳄鱼界的扬子鳄——五常里搞笑的存在。

巴黎公社的性质,它失败的经验教训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它唤醒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觉悟,它的失败说明了它在政治和军事上,还是比较幼稚的,不知道革命是残酷的你死我活,不知道去没收资产阶级的财产,而过早的注重所谓的民主。

为什么美国人和法国人互相瞧不起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法国人为什么总是和美国对着干?这个问题实际上要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个角度指的是法国当权者在国际关系、国际经贸交往中对美国的抵制、抗衡;第二个角度指的是为什么一般而言,今天的法国人总是对美国人不满。

法美失和的根源

一位法国历史学家说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对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法国抵抗运动冷嘲热讽、态度消极和极度不信任,是50多年来法美关系风风雨雨、起伏不定的根源。法国当政者在国际关系和国际经贸交往中对美国的抵制、抗衡,二战结束以来,几乎每年都有一次较为强烈的冲突。其中,最厉害的有两次,第一次是1966年戴高乐将军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组织,并把北约设在巴黎的军事指挥部总部赶出法国;第二次,就是近两个月以来,围绕对伊拉克实行军事打击问题,法国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与美国的立场针锋相对,并在联合国安理会、北约等国际组织中将这种对立立场公开化、具体化。

特别是布什政府上台后,以法美矛盾冲突为代表的欧美关系,经历了战后最为激烈的起伏跌宕。从建立导弹防御系统到世界环境保护问题;从美国对进口钢材征收惩罚性“反倾销”关税而引发的钢铁贸易战,到欧盟改变香蕉进口政策,而引发的“香蕉战”;从欧洲要求美国用人道主义态度对待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的阿富汗囚犯,到布什签署议案引发的欧美农业贸易冲突:从美国情报机关针对欧洲企业的全球窃听系统“梯队”,到国际刑事法庭问题上的南辕北辙;从巴以冲突上的分歧,到对伊战争上的矛盾和互不相让…将欧美两个大陆隔开的大西洋中的波涛,好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汹涌过。

近半年来,法国媒体上有关法美分歧和矛盾的分析、报道越来越多。用来描述这一现象的词汇,像法美“危机”、“分手”、“离婚”、“冲突”等,也越来越多。“9·11”事件后,希拉克是第一位访美的外国总统。法国左派第一大报、被美国人称为“批评美国最多的欧洲报纸”的《世界报》,在事件之后发表了《我们都是美国人》的社论,宣布“法国人无条件地站在美国人一边”。

时隔一年多,现在法国媒体上却已经有了“美国人,我们法国人和你们不一样!”的言论。在美国媒体上,最近两周,“反法”也已经成为时髦的话题。法国人“我们都是美国人”的表态,曾给了刚刚遭受巨大创伤的美国人极大安慰,让美国人觉得“世界理解了我们、接受了我们”。而现在,以反美、反全球化著称的法国农民领袖若泽·博韦,再次成为美国媒体攻击的对象,成为向美国公众说明“法国人反美是有传统、有市场的”绝好例证。另据美国媒体报道,有些美国议员甚至呼吁“抵制法国货”,反法情绪在美国相当强烈。

法美失和的现实原因

(一)时常主动、甚至带头和美国对着干,符合法国的外交传统和国家安全利益

法国的外交,是注重价值的外交,也是注重技巧的外交。法国外交把在国际关系中维护“人权”、“平等”、“公正”、“主权”等这些既传统、又时髦的价值观,视为己任,视自己为这些价值观最“正宗”和最坚决的捍卫者。一个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外交上纵横捭阖的基础——“实力”的前世界强国,运用自如的,当然是法国外交强大计谋、智慧的传统。

一位研究欧美关系颇有成就的分析人士称,现在欧洲只不过是美国的“弱”亲戚,还不是一个“穷”亲戚。就是说,欧洲人还能为美国人提倡或主导的国际干涉行动“买单”,如在波黑的维和和战后重建工作。一旦有一天,这个亲戚变得相对而言“又弱又穷”的时候,既不能配合美国的行动,又没有能力(即使是相对而言)维持现状或接受美国的账单的时候,不难想象美国人将怎么对待欧洲人。而那时,作为欧洲对美国“犯上”次数最多、程度最重的法国人的命运,就更不好过了。所以,法国就要利用每一个机会,及早让美国人明白:“美国的单边主义已成为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这种趋势使得美国变得格外危险,最终有可能毁了美国、毁了世界。”

(二)一个巴掌拍不响

美国人在国际关系中漠视其他国家、包括传统盟友欧洲国家的利益和立场,忽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价值或特殊性,是法美关系变化的“另一个巴掌”。

苏联解体后,美国超级大国的霸气、惟我独尊、在国际关系各个层面中的单边主义,把昔日的盟友变成了处处和美国作对的对手。最早把美国称为“超级大国”、也是最早公开批评美国“单边主义”的西方国家就是法国。《世界报》的一篇文章认为,一种以救世主自居的思潮,正在美国愈演愈烈。这种心态使美国自认为“别人都应该向我们学习”。对阿富汗军事打击的速胜,助长了某些美国人对武力的崇尚,和“美国可以、有时必须独立处理一些麻烦”的观念。特别是以美国一些所谓的“鹰派”人物,在维护美国利益时那种咄咄逼人、嚣张、偏狭、排斥异己的态度和家长式作风,更是让欧洲人寒心。

一位法国朋友给记者讲的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法国人对美国人目中无人的作风是多么敏感和反感。艾菲尔铁塔下,一群美国中学生正在电话亭外边吵闹着要给远在美国的家人挂电话。其中相当一部分孩子竟然不知道应该先拨美国的国际代码、再拨地区号码和自己家的号码,还问“为什么要有国家代码?”这位朋友说,美国的国家代码是01,是所有国家代码中的第一个,这还不够?难道“其他国家”都是不存在的?

(三)由于后冷战时代的世界格局,使欧美“共同对敌”的相辅相成关系不再存在,欧洲也不再是世界的焦点

今天的国际热点,是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到日本海,其中经过了从中东到中亚、到印支次大陆的广阔天地。这是今天世界上已知的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的储存地和运输线,而美国和欧洲在这些地区的利益是不同的、有冲突的。所以,法美冲突是利益的冲突。

法美失和的社会原因

(一)老贵族对新暴发户的不满、嫉妒和无可奈何。

欧洲曾经诞生过许多世界级的强国,英、俄、法、德、意、西、荷兰等都曾是世界的中心。现实的反差,令其中的不服气者越加对现实不满,对美国试图主导的世界新秩序充满了疑问和否定。在美国人看来,法国人今天对美国人的所作所为,就像法国学者和老百姓最讨厌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所说,“令人无法理解、自相矛盾”。

(二)对美国文化的蔑视

欧洲各国普遍珍视本国的历史文化,瞧不起美国文化的浅薄、庸俗、商业化。法国人更是坚持在国际贸易规则中“文化例外”、顽强地捍卫法语的地位和纯洁、努力抵制美式饮食文化、大众文化。历史、文化、社会、传统等因素,在法美关系的演变中非常重要。

(三)美国人看法国,充满了轻蔑和不信任

动不动就罢工、游行,中央高度集权、效率奇低,工作时间越来越短、要求的享受却越来越多,夸夸其谈、忘恩负义…这就是法国人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最近,提出“法国凭什么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的美国人越来越多;美国媒体上把今天的法国和二战爆发之前的法国“绥靖主义”——软弱、出卖、背信弃义、卑躬屈膝相提并论的文章越来越多。还有人提到法国自拿破仑以来,从来就没独立打过胜仗;1944年夏天,要不是以美英为主的盟军诺曼底登陆,法国还出不了对强大邻国、侵略者德国的“那一口恶气”。所以有美国记者冷嘲热讽地说法国人是“当然的和永久的和平维护者”。

(四)希拉克和小布什互相看不对眼

1995年当选、2002年再次当选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号称戴高乐主义的传人,是法国政坛上的常青树,也是世界政坛上的资历和年龄较老、国际影响较大的一位。多年来,他在法国和世界政坛上长袖善舞,在法国国内出色地经营了自己的传统右翼阵线,在世界舞台上为法国的大国地位纵横捭阖、活跃异常。独立外交和大国地位,是希拉克从戴高乐那里传承下来的理想。在小布什面前,希拉克是有资格找到“前辈、长者”感觉的。面对踌躇满志、得意忘形的布什总统和他的班子,想让法美关系现在不紧张也困难。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搜狐公众平台 美国人和法国人的友谊,在川菜的麻辣中,走向了破灭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2/121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