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熙河开边对北宋的国力是不是损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宋朝为什么不建议买账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为什么中国导演几乎都不碰元朝、明朝的历史剧
这个问题问的有些问题,实际上明朝的历史剧还是有很多的!
所谓的历史剧,其实就是以某一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蓝本,加上艺术渲染,情节虚构来反映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百姓生活,当然,关键还有一点,必须得好看,所谓的好看,评价标准就多了去了,这里不表!
那么回到题目,为什么很少人碰元朝的历史剧?
既然是历史剧,就逃脱不了元朝的历史框架,不管我们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元朝确实是一个没有正当理由侵略南宋的国家。南宋的灭亡跟其他朝代不同点也在于此,是外族入侵导致的灭亡。
同样是外族入侵的清朝就不同了,当初跟吴三桂也有约法三章,后来也是全盘接受了汉文化,并且提出来满汉一家亲,到清朝后期,更是重视汉族大臣。不管清朝统治者的这种作为出于什么目的,但是结局总是好的,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虽说满族还是有很多特权,但是明面上还是讲究人人平等的,但是元朝就不一样了,他是唯一一个明目张胆把人分成了四类,其中的汉人排到第三等和第四等,原先的南宋子民基本都划到第四等了,这也导致汉人的地位很低。
关键是,汉文化并没有同化元朝统治者,不管我们接受不接受,在元朝廷内,绝对说的不是汉语。虽然他们也曾经讨论要不要全盘接受汉文化,但毕竟蒙古帝国下属的多个汗国中,汉人所在地仅仅是很小的一块,虽然也争论过,但最终没有达成统一意见。
从民族自尊心来讲,这段历史不好写,编剧也不好编,况且蒙古国还在,搞不好上升为国际问题,如果从电视剧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呢?
其一,提到元朝我们就绕不过去成吉思汗,这个人骁勇善战,元朝建立以后一直处于对外扩张的状态,说白了就是能打!但在经济发展方面其实不如南宋的,元朝推行了很多诸如投下制、人殉的黑色政策,这些东西拍出来能不能过审先放一边,文化营养太少,中国导演总不能因为批判它才拍它吧?我们毛爷爷也曾经说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战争是历史剧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但是战争的权重太大了就不适合了。
其二,前面我们提到元朝能打,的确流着成吉思汗血液的子子辈辈不是干仗就是在干仗的路上,但是以武力著称的元朝在讨伐日本的时候连连失利,干不过小倭寇,不光如此当时攻打东南亚一些小国家都吃了瘪,你想我们清朝的时候还以天朝自居呢,中国人的自尊心是很强的,难道导演要拍我们被小日本打败的苦难剧嘛?你要知道抗日神剧在现在收视率可是不低!
其三,那个时候我们没有现在的民族大统一,蒙古对于汉来说就是民族入侵,代表汉人政府的南宋被揍的节节败退,这好比拍了一个A村和B村打架的视频B村的人看,视频内容是B村天天挨揍,你说B村的人能爱看嘛?即使到了今天还有蒙古国这个国家,历史遗留的问题我们不多加评论,拍电视剧得有人看吧,你得迎合最大的观影群体,有人可能会问了那为什么关于清朝的历史剧拍的人那么多呢?
首先满汉基本同化了,其次清宫剧主要以言情剧和宫斗剧为主,还有一些喜剧,给人感觉不同。反观元朝你能想象套马的汉子扭扭捏捏说我爱你吗?或者来一段宫斗剧,后宫女子斗争,怎么就这么别扭?
我们再来谈谈明朝,其实我觉得明朝的历史剧应该是炙手可热才对啊,我不知道这个问题为啥说明朝的历史剧少,我们的影视界在明朝背景下拍的作品很多啊《大明王朝1566》、《江山风雨情》包括《绣春刀》系列电影。
“锦衣卫”这个职称大家肯定听过吧,这也是明文化的一种呀,只是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明朝的本土文化不是特别纯粹,因为那个时期赶上了大航海时代,异族文化输入中原,这也让明朝中后期吸纳了不少的别国资本。明朝政治思想非常保守,监管非常严格,臭名昭著的“文字狱”就是在当时高压环境下再次掀起新高潮的,可能其他朝代的历史剧余热未尽,尤其三国题材无论电影、电视剧、还是游戏都频频出现新作所以导致明朝有点失宠,但是明王朝可圈可点的地方可一点都不少。
后来当年明月在天涯发布《明朝那些事》曾经一度引起人们热捧,也不乏有导演着手拍剧,但实际上现在的观众群体发生了变化,《大明王朝1566》收视率低就是最好的表现。
不过我觉得明朝差就差在没有一个罗贯中,仅此而已。
熙河开边对北宋的国力是不是损耗
趣谈答案:熙河开边短时控制千余里地,西北遏制西夏,西南掌控吐蕃部分地区,对北宋起到利好作用。但长久来看,吐蕃与北宋离心离德,彻底奔入西夏怀抱,与西夏、辽国成为利益结合体。北宋取得了短暂利益,却丧失了长久战略!
熙河开边的表面辉煌王安石变法的引子
公元1064年,宋神宗上位,立志革新。宋神宗的革新是从头搞到尾的,整个北宋在宋神宗的指挥下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之所以能够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北宋的复杂程度超过了宋神宗的想象,而单纯的依托王安石变法未必能够成功。
在公元1068年,也就是宋神宗上位的第二年四月份,直接将王安石招入京城,推行变法。
总结一下,王安石变法有三大前提,分别是经济变法,军事变法和政治变法。
而在这三大变法当中,军事变法听从了一个人的建议,他就是著名的王韶。
韶以书生知兵,诚为不出之才北宋对王韶的评价非常之高,从这句简言当中就能发现:王韶有从文到武的转变,而且当王韶成为武将的时候,俨然已是不世之才。
宋世文臣筹边,功未有过焉者也同样的一句话依然是出自蔡尚祥之口,而这句话则表明了王韶在北宋的军事地位以及文臣当中的影响力。一个臣子如果能够在文臣当中有超脱,影响力已是不凡,在军事上如果还有作为的话,那更是了得。
历朝历代任何一次变法,它的主要目的都是大幅度提升综合国力,请注意我们讲的是综合国力。
而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王韶向朝廷提出了一个谋略,就是著名顶顶的《平戎策》。
而从王韶提出建议一直到王安石接受建议,间隔时间段极短。
自此开始,北宋出兵讨伐河湟,讨伐西域等诸多区域成为了国策。
唃厮啰之死,提供良好契机
当王韶提出平戎策并且将平戎策定为国之大计的时候,王韶在北宋百姓以及帝王的心中翻了好几个番。
在公元1072年的时候,宋神宗及当时的军事集团直接指命王韶在熙河地区大干一场,拓宽北宋的领域。
而这一次拓宽国之疆土,总共拓宽了1000多里地。
开疆扩土历朝历代都有很大的难度,因为这片土地并不是无主之地,而是有着之前主人的土地。
问题来了,王韶是如何短时间之内拓宽1000多里地呢?而且又如何保证当时的统治者不会对王韶的大刀阔斧的战略行动采取反扑呢?
王韶拓宽的这些土地,是有一位原主人的,而这位原主人就是唃厮啰。非常巧合的是在熙河开边的时候,这位原主人就已经去世了。
而这位原主人留下来的土地交由自己的倒霉儿子董毡继续统治。老子英雄儿不一定好汉,而董毡也彻底阐述了这句话的强大威慑力。
在王韶的多番围攻四处围剿之下,短时间内招抚了吐蕃将近30万的平民百姓。
熙河开边的所有成就
好的,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三两句当中总结一下,此次熙河开边历时十余年之后所带来的具体成就。
a.在西河地区拥有上千里的土地
b.吐蕃的投降总人数超过了30万。
c.先后占领了熙、洮、河等多处土地。
本章小结:熙河开边的确硕果颇丰,尤其是以短时性的理念来看待熙河开边的所有成果时。而这些成果对于宋神宗那一颗渴望国家变强的心而言,起到了很大的刺激性作用。但是这些成果有一个致命漏洞,那就是吐蕃和北宋的关系变化。熙河开边对北宋和吐蕃的影响熙河开边控制哪些土地?
熙河开边先后拓宽领域千里这一点在上文提到过,但我们仍然要点明一下:熙河开边究竟控制了哪些土地呢?
我们把上门当中所点出的那三个地方名换成现阶段的地方名,分别是甘肃临洮、甘肃东乡和甘肃临潭。
这三个地方非常特殊,特殊就特殊在这就是最开始吐蕃的高级首领唃厮啰直接控制的地方。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吐蕃的高级首领唃厮啰去世之后,熙河开边直接触碰到了吐蕃高级首领之前所直接统辖的区域,而且站住了就压根没打算走。
唃厮啰与宋朝的暧昧关系
在之前文章当中曾经有过介绍,吐蕃和北宋之间的敌对关系,请注意这个敌对只是分阶段的敌对。在特有情况之下,吐蕃和北宋的关系还是非常友好的。
而在唃厮啰执政时期就和北宋的关系非常暧昧,尽管双方不会搞个互动,搞个联谊,可也是井水不犯河水,而且唃厮啰会时不时的帮助北宋解燃眉之急。
当唃厮啰去世,董毡上位之后也和北宋保持了密切联系。
于是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一条结论,熙河开边在未开启之前,北宋和吐蕃的关系极其要好。最起码北宋与唃厮啰直接控制区域内的吐蕃首领之间的关系非常要好。
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如果只是从好、非常好这样的一个形容词来描述的话,很难分清。于是我们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看一下熙河开边之前董毡和北宋的关系究竟好到了什么地步?
熙宁三年的时候,宋帝国准备再一次攻打西夏,而这一次攻打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北宋已经不再是之前的那个北宋了,请注意这个阶段北宋的军事实力的确提升了一个档次,而北宋也开始尝试主动出击来维护边疆稳定。
第二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王安石前后折腾了这么久,变法也变了这么久,总得找个地方检验一下吧,于是西夏便成为了宋神宗的首选之处。
而在出兵西夏的时候,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危机导致环庆之围,这在北宋历史上也是非常经典的一次战役,碍于时间篇幅我们不再多讲。
但是还需要点明一点:环庆之围究竟是怎么解开的呢?唃厮啰的儿子董毡率领着自己的吐蕃军队,帮助北宋解了环庆之围。
北宋的突然翻脸
在熙河开边之前,北宋和吐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利好的状态,尽管吐蕃的领域比较大,不一定所有的人对北宋都持有好状态,但最起码有一大部分是这样的。
河湟地区吐蕃诸部不相统属当中王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宋神宗也认可了吐蕃部落相互之间不能够达成统一意见,他们极有可能会闹内讧。
这个观点在当时站住了脚跟,根据王韶的观点就是如果今天北宋不去取这一片土地,日后西夏必然会取这一片土地,所以我们一定要抢在西夏的前面,把这一片土地抢过来,这样才能在日后占据主动。
也正是这样的一条建议,让北宋与吐蕃突然翻脸,并且直接控制了熙河的大部分土地。
逻辑的致命漏洞
日后为西夏得,为大患王韶的这一个逻辑原本是没有错误的,但是从没有错误到有错误,只是因为王韶忽略了一个问题叫:人情。
古代战役为什么讲究师出有名呢?哪怕是靖难之役,朱允炆已经把朱棣逼到了墙角边上,朱棣还在抓紧时间去找讨伐朱允炆的原因和借口。
因为师出无名是整个帝国的大忌讳,总不能让北宋对吐蕃的各个部落说:因为你们不团结,所以我们要把你们灭掉,只有把你们灭掉西夏国才不会把你们灭掉。
一旦师出无名就很难控制人心,一旦人心不稳就会带来更大的危机。
整个熙河开边,我们可以认为是北宋的一方情愿,吐蕃的两眼蒙圈,至于西夏完全是隔岸观火的状态。
董毡的利益考量朋友与敌人的转换
北宋对于吐蕃尤其是唃厮啰政权进行了大书特书,而对于董毡的记载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够用的了。
董毡是著名的利益代表,他之前维系北宋的友好关系,是因为北宋给他带来的利益远高于西夏带来的利益。
但现如今北宋不但把利益取消了,还把自己之前的土地给抢走了,这个时候的董毡就已经明白:北宋不能够给自己对应的利益,他需要找一位新的伙伴。
于是在熙河开边正式打响之时,董毡就已经从北宋的朋友转化为了西夏的朋友,从西夏的敌人转化为了北宋的敌人。
而更可怕的是,董毡直接和西夏联姻,双方喜结连理,把宋朝落在了一边。
唃厮啰政权的军事反扑
尽管丧失了大量土地,可是自己手底下还有着数不清的高等级将领,以及精忠报国的勇士,董毡和北宋展开了一轮又一轮血腥的斗争。
首先董毡直接在河州刺杀了宋朝将领景思,紧随其后董毡的侄子也开始侵犯诸多部落。
这一场叛乱,直到王韶通过率排兵布阵,通过多方较量,才把此次叛乱彻底围剿。
而不久之后,这个叛乱的部分将领被押送到了汴京。
宋神宗在这个时候又犯了一个错误,因为吐蕃和宋帝国之前的友好关系,让宋神宗觉得这些反叛之人还有用途,给他们封了高等级将领的称号。
可是这个问题用脚后跟一想就没有这么简单,我们把人家的土地给侵略了,把人家的家人都给杀掉了,与此同时我们还给人家高级将领称号。宋神宗在想什么咱们也不晓得,但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就是吐蕃与宋帝国离心离德。
历史启示录熙河开边短时间之内显了宋神宗的威风,而且彰显了宋帝国的骨气。
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这样简单,今天打一个胜仗,明天打一个胜仗,未必是走向一个好的发展。
北宋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导致好朋友非常的少,只有一个西南方向的大理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交趾国最开始与北宋的关系反复无常,后来也趋向于暧昧。
可是除了这两个国家之外还有两个国家,分别是最北面的辽国以及西北方向的西夏。西夏和辽国形成了一个利益结合体,这个利益结合体直指北宋,而熙河开边彻底把吐蕃推到了西夏那一边。
同样是封建王朝末期,清朝有钱编练新军,为什么明朝却连军饷都发不出
明朝末年是真穷,但穷的是国家,不是民间。清朝末年并不穷,国家不穷、民间也不能说穷。
大清不是死在经济上,而是死在政治上。朝廷还要皇权专制,人民却要共和行政,于是人民抛弃了大清。从本质上说,这是个价值之争。
大明也不是死在经济上,还是死在政治上。经济是把蛋糕做大、政治是把蛋糕分好,但明朝没有分好蛋糕。从本质上说,这是个利益之争。
历代王朝都有一条财政逻辑主导的四部曲:
第一部是百废待兴。战争把经济打到底线。这时候,开始治世,国家没钱、百姓没钱、大家没钱。而秩序恢复,那么经济一定发展、国力一定上升,日子是有盼头儿的。
第二部是百业俱兴。经济和政治一起发展到顶巅峰。这时候,开始盛世,国家有钱、百姓有钱、大家有钱。但也开始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问题,日子开始日中而移。
第三部是举步维艰。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赚钱的渠道越来越窄。这时候,开始衰世,国家肯定缺钱,但百姓和社会未必缺钱、也未必不堪,但日子开始变得艰难。
第四部是穷途末路。到处都要花钱,却到处都找不到钱。这时候,开始末世。国家没钱、百姓没钱、大家没钱,日子也就彻底没法过了。
而在第三部,甚至在第二部的尾声,一定会出现某种形式的改革。因为人都不傻,肯定都能意识到边际效应递减的问题。
西汉,在武帝盛世就出现了改革,而且改革的手段和花样简直层出不穷。你佩服武帝朝武功盖世的同时,更应该佩服一下武帝朝的想象力。传统中国的很多财政智慧,都可以追溯到武帝朝。
大唐,在开元天宝盛世出现了贤相集团和赋敛集团的斗争,实际上就是在酝酿改革。节度使制度,就是一项改革举措。大唐将财政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或行政问题了。正式实施财政改革,应该是到了第三部曲,即举步维艰的时候,主要有杨炎的两税法和刘晏的盐业改革。
北宋,在仁宗朝出现了范仲淹等人发起的庆历新政。但严格来说,这时候还不算盛世,或只是盛世之初。北宋之所以如此敏感,是因为生存环境太激烈,因为要跟西夏打仗。到了神宗朝,出现了王安石变法。而王安石变法并没有停止,一直要持续到徽宗朝。新旧党争一直存在,两党在财政上的争执就一个字:钱。
明朝,在万历朝出现了张居正改革,具体就是一条鞭法。明朝改革要比西汉、大唐和北宋更迫切。西汉是武帝开始搞事情,把家底搞没了,所以折腾得必须改革。大唐是一直搞事情,家底也就一直不富裕,所以改革是为了继续搞事情。北宋是不想搞事情,但事情总搞北宋,所以北宋非常敏感,但有风吹草动就得搞改革。
明朝呢?明朝是真缺钱。但不是民间缺钱,而是国家缺钱。你可以认为大明是守着金山却开不出金矿。张居正搞改革的时候,是这样一副窘境:
一个是收入。明清财政的主要收入,是土地税。万历朝能够收上税的土地有多少?只有朱元璋时期的一半。别人家的王朝,都有一个田地增加、田赋增收的过程。而明朝这日子过的,却一上来就越过越穷。但要记住,穷的只是国家。另一半不交税的耕地财富,可全都留在了民间。
一个是支出。这时候,明朝的支出,以每年超过100万两白银的速度加速增长。为什么开支越来越大?这就是铁律:行政开支只能增加,不可能减少。官多了,肯定要多花钱;事多了,也肯定要多花钱。关键是民间经济好了,物价上涨了,国家的开支也就必须要加速增长。
再一个就是行政。财政问题一定会转化为行政问题,而财政问题也一定伴随行政问题。那么多土地为什么收不上税来?朱元璋种下的蛊,开始反噬后世子孙了。越来越多的宗室子弟,也就有了越来越多不用交税的土地。除了这个问题,还有就是官僚集团的懈怠。地主拖欠田赋、田地账目混乱,都是因为行政不作为。经过张居正清查,大明一下就增加了150万公顷的土地。这么大一笔钱,可一直游离在财政收入之外啊!
张居正是改革了,但改革成功了吗?中国历代改革,真正改成功的,可能只有商鞅变法。只能说张居正改革比王安石变法要成功,但后来仍旧尘归尘、土归土。收入继续下降,支出持续走高,而官员仍旧日益懈怠。
李自成即将攻入北京,崇祯满世界找钱。大明只要凑足了钱,北京城的守军就会跟李自成磕一仗,甚至吴三桂的关宁军也会快马加鞭赶来勤王。但是,崇祯找到钱了吗?找到20万两。这连拖欠的军饷都不够还。这时候,崇祯还怎么能指望北京守军替他卖命。这伙人早已“洗心革面”,准备跟着闯王干了。
跟着闯王有肉吃,这就是硬道理。你崇祯不敢“抢”宗室、太监和官僚的钱,但李自成敢啊!闯王入北京,就是改朝换代;而改朝换代就要重切蛋糕。而重切蛋糕的时候,谁最心疼?肯定不是一无所有的大明士兵和普通百姓。这笔账,谁都能算清楚。
说崇祯没把蛋糕切好,这是一种坏人思维,太片面。而应该说整个大明一直没把蛋糕切好。李自成等陕西流民已经快要饿死了,所以只能造反。而江南一带呢?仍旧歌舞升平,富商豪贵们还在一掷千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就是晚明的写照。
大明就是穷死的,但不是民间穷而是国家穷。国家没把蛋糕切好,所以到头来还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
接下来说清朝,清朝非常成功。清朝的财政改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应该说从清初就开始了。
江南富庶,但富庶的只是民间。国家要考虑的是:怎么才能把江南富庶变成国家税收。1661年,当时的江宁巡抚朱国治发现本省拖欠朝廷的钱粮太多,于是掀起了一场带有政治性质的奏销案。之所以说带有政治性质,是因为这家伙把拖欠钱粮跟消灭郑成功联系起来了。拖欠税款,最多就是一般刑事案件;而跟战争挂钩,起步就是危害国家安全罪。于是,整治拖欠的手段,自然要多凶猛有多凶猛。
当时,朱国治规定:凡是拖欠钱粮的,无论多少,一律割去功名。一个获取探花功名的人,因为漏交了一文税款,所以直接被割去功名。这就是所谓的“探花不值一文钱”。这场带有政治性质的奏销案,波及了一万三千多名士绅。所以说,满清统治者要比大明皇帝彪悍太多。
但是,问题解决了吗?
仍旧没有。因为国家不可能总搞政治风波。缙绅阶层也是统治阶级。满清即便再蛮横,也不能总拿叛国罪来收拾这伙人。
于是,拖欠还要继续。从康熙五十一年到雍正四年,当时的江苏省就拖欠了1100万两白银。而大清的一年财政收入才3000万两白银。但是,清朝的改革还在继续,雍正皇帝开始出手了。
雍正的具体改革内容:一个是摊丁入亩;一个是火耗归公。摊丁入亩是件大事,因为传统中国终于从税地为主、税人为辅实现了彻底的税地。简单说就是:我不问你家有多少人,我只问你家有多少地,然后有多少地交多少钱。而火耗归公,实际上是把火耗收入正规化。火耗在从前只是官员的小金库,国家根本就不知道收了多少、也不知道怎么花。但是,现在明确规定收多少、也明确规定怎么花。
雍正的改革很成功,但后来还是失败了。
摊丁入亩了,但各种附加的徭役却仍旧不断。火耗归公了,但也没能遏制民欠和亏空。世界是具体的。你一句摊丁入亩、一句火耗归公,根本就应付不了现实世界复杂。摊丁入亩了,但你能遏制地方官员的权力滥用吗?火耗归公了,但到底收多少火耗、到底怎么归公?这些具体问题不解决,再理想的情怀也没用。
所以,清朝仍旧在传统帝国的路上渐行渐远。接下来,必然要进入到第三部曲,即举步维艰,以及第四部曲,即穷途末路。大明怎么死,大清还怎么死,可能这就是帝国宿命。
但是,大清并没有。
原因是:这时候大清等来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这个大变局反映在财政上,就是:帝国财政向现代财政转型。
大清真正的危机是什么?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日甲午战争,还是以一敌八的庚子国变?
都不是。大清的真正危机是太平天国运动,转战14年、波及17省、伤亡数千万。关键是性质不同,列强打大清是要钱,而天平天国打大清是要命。前者是有限战争,后者是无限战争。这跟大明灭亡是一个道理。最后灭了大明的到底是谁?是满清还是李自成?只能是李自成和他的农民起义军。满清根本不是打进山海关的,而是被吴三桂请进来山海关的。起义军才是要命的存在。
但是,李自成灭了大明,而洪秀全却为什么被大清明灭了?
即便洪秀全失败了,大清也缓不过这口气。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被消灭了,但东汉最后还是亡国了。大唐末年,黄巢起义被消灭了,但大唐最后还是亡国了。这种矛盾激烈演化出来的国内暴动,不见得能把王朝一剑封喉,但肯定是致命一击。一旦被打趴下,哪个王朝也没有再次重生的机会。
然而,就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大清硬是组建了世界第四、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同时,还有一个中法战争中被打垮了的南洋舰队。
这是怎么回事?
你不用看洋务运动,咱们继续跟着钱走,只看大清的财政收入。
1766年,还算是康乾盛世,而这一年大清的财政收入中,有72%来自田赋。这时候,大清还是一个传统王朝、仍旧传统财政,以土地税为主。
1903年,大清在时间上已经到了末世,而这一年大清的财政收入中,只有34%来自田赋。这时候,你怎么也不能再说大清只是一个传统王朝、还在传统财政了。因为土地税已经不是主要税种了。
土地税占比下降,并不是因为大清的土地税减少了,而是因为大清的其他财税收入增加了。主要是关税、厘金以及盐税。而增加了多少呢?
英国人赫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之后,大清的海关税从每年400余万两白银增长到4000万两白银,从占比财政收入不足10%增加到30%,成为大清财政的最大一笔收入。
海关跟工商业挂钩,是一种税商,主要对象是进出口商贸。而还有一笔税,也是税商,就是厘金。厘金,主要是内陆对过关货物征收的税。另外,还有一项长期存在的商业税,即盐税。清朝将食盐专营从许可证制改成了征税制。厘金和盐税加在一起,也占大清财政收入的30%。
大清虽然各种保守,但在征税上却各种与时俱进。从晚清到民国的一段时间里,诸如烟酒税、印花税、营业税、所得税以及遗产税,应有尽有。甚至,税种数量都让新中国汗颜。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每年只有4000万两白银,而甲午战争的时候已经增加到了8000万两白银。后来,这个财政收入继续增加。引用《政务处议度支部奏试办宣统三年预算请饬交资政院照章办理折》的数据:
中国岁入之数向称一万万两,经度支部奏派各省财政监理官认真清理,而登诸册表者岁入逾两倍。
到了1910年,大清的财政收入已经增加到了3亿多两白银。看下这个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才4000万两;而1910年,就已经3亿多两了。
大清的财政收入为什么巨量增加?
大清又是搞洋务又是搞预备立宪,但各种改革中,可能只有这个财政改革最成功。光绪的姐夫载泽,主导了预备立宪中的财政改革,改户部为度支部。财政改革主要是以这个度支部为抓手实施推进。这个改革非常成功。即便是载泽的政敌袁世凯也给出了高度评价:
前清预备立宪,惟度支部最有成绩,余皆敷衍耳。
而在载泽改革之前,最先实施现代转型的一个大清衙门就是海关总税务司。在英国人赫德的操持下,海关总税务司最先将传统帝国的关税,变成了一种现代商税。它不再以盘剥商人为目的,而是建立了一种正常的纳税人与征税人的关系。从这个时候开始,大清不可避免地从帝国财政向现代财政转型。
其他全都落后,为什么这个财政却如此超前呢?可能只能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解释了。各种战败、各种赔钱,这是不小的财政压力。但最大的压力还是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把江南财源给打没了。大清的土地税要么没法收了,因为人死了、地荒了;要么根本收不上来,因为大清把南方财政权交给了地方,想收回几乎不可能。
但钱的问题怎么解决?那就只能在财政改革上做文章,把传统的税地和税人转型成现代的税商。关键是:时代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大清有动力、外部有借鉴,自然也就能水到渠成。
反观大明呢?大明有动力,但动力受阻,官僚集团根本不买账,逼得皇帝只能靠太监收税。这就是大明的悲哀。而当时的内外条件都不成熟。雍正的摊丁入亩比张居正的一条鞭要成功多了。但结果仍旧是失败。在传统帝国的体制中,这种财政改革就不可能成功。税地尚且不能,就别提需要更高技术的税商了。而外部条件,大明更是找不到可以借鉴的出路。
所以,大明只是一个传统王朝,虽然知道要死,但也只能躺死。而大清到后期已经不能再用传统王朝的四部曲来解释了。帝国财政已经向现代财政快速转型,而且转型收到了成效。最后,大清还是亡了,但亡国跟钱没关系。
所以,也就没必要纠结大清为什么能够编练新军了。年收入三亿两白银,新军这点儿钱根本就不算什么。大明的问题跟钱关系密切,而大清的问题跟钱关系不大。
为什么唐僧不帮老鼋问前途老鼋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唐僧没有忘,因为这事不能问!
为什么呢?千年老龟是通天河的原主人,这一天,老龟在家里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来了一只金鱼,气焰汹汹,抢走了老龟的洞府不说,还将一个千岁的老头赶出了府,无家可归。
幸好唐僧骑着白龙马一路西行,来到了通天河。在陈家沟借宿的晚上,听说了这里每年都要上供一对童男女给通天河里的灵感大王的事情,唐僧悟空等人正义感爆发,决定除掉为这个害人的妖怪。于是孙悟空与八戒变成了童男童女想要活捉这个灵感大王,看它是什么妖怪,哪知道这个灵感大王狡猾异常,从他们二人的手里逃了出来。
第二天,唐僧过河的时候,灵感大王听从河里鱼婆的建议,将通天河冰冻三尺,待唐僧走到河中央的时候,冰面突然断绝,捉住了唐僧。
孙悟空想尽了办法,都无法救出唐僧,后来探听到这个灵感大王是观音莲池里的一条金鱼,就来找观音大师算帐,哪知道来到南海紫竹林的时候,却发现观音菩萨穿得十分清凉,身着小袄,头未梳,脸未洗,拿着竹刀削竹皮,做竹篮。听说孙悟空上门,连打扮的时间都没有,拿着鱼篮急匆匆地跟着孙悟空来到了通天河,将灵感大王给捉了回去,临走的时候,念了一个咒,将通天河里的鱼虾都化为血肉。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沙罩灯。佛门讲究慈悲,为何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下手这么狠毒?
除了灵感大王是从紫竹林的莲池里逃出,跑到通天河为恶之外,还有好几十个童男女的事情要交待!
金鱼成精了,干嘛要吃人?吃人的话为什么非要吃童男女,还这么准时,每年一对?
这些童男女到底流落何处?细思极恐!
再扯下去,观音大师都说不清关系了!
而观音是谁?是整个取经大业的主要负责人,当年就是观音大士千辛万苦,从大灵隐寺一路向东,走了好几年,来到了东土大唐,促成了取经大业,给唐僧送到了锦斓袈裟与锡杖,送来了一举成名,前往西天取经的机会;更是观音大士大慈大悲,将关押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在高老庄做上门女婿,被当成了妖怪人人喊打的猪八戒,在流沙河每天都要受飞剑穿心之苦的沙和尚,还有蹲在鹰愁涧的小白龙解救出来,给了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可以说,观音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小白龙的恩人,没有观音,就没有他们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修得正果的机会。
最主要的,观音还是整个取经过程的监督者,最终取经KPI的判定者,他们能得罪吗?
唐僧他们一行经历了一十四年来到大雷隐寺,功成名就,封完了功赏,临了,如果唐僧问如来:那只老龟寿命如何?什么时候修成人形?
这不是找刺激吗?
一问这些东西,势必要回答,这千年老龟是什么玩意?家住哪里?与你们有什么交情?
这一回答,势必要将观音手下的金鱼成精,跑到人间为祸,在陈家庄一年一对童男女的事情给讲出来。
给如来说了,观音该如何自处?
先自罚到人间苦修五百年?
说不定,因为这事唐僧几人的大好前程都要打一个折扣!
这是要命的,要得罪主管领导的事情。
唐僧能干吗?所以在骗老龟渡过他们过河之后,唐僧压根就没想过要问如来佛祖,因为这是一颗雷,一问就炸!牵连太广。
所以唐僧选择了三缄其口,将此事给糊弄过去。
只是他没料到,凡事都有现世报,在他们回程的时候,又要经过通天河,这一次老龟现身驮他们过河,却在过河一半的时候,问唐僧那事办得咋样?
唐僧没办法回答,惹得老龟大怒,将他们都给抛进了河中,才有了后来晒经的经典场面。
这就是唐僧不帮老龟问前途的原因,不是不问,而是这忙帮不了,不敢问!
至于老龟为什么要问如来自己的寿限和前程?
这也是别有心机的!
别看老龟法力低微,连灵感大王都不是对手。但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能够修行万年,至少在脑子方面,这只千年龟是不输于任何人的。
至少他明明不是灵感大王的对手,被对方霸占了洞府能全身而退,还能报仇,就说明了他的心机。
只是他的能力太过低微,天上神仙打架的事情,他不敢惹,也不敢沾。
所以灵感大王占据他的洞府,他忍气吞气,伺机报仇。
好不容易等来了唐僧一行,借取经人之手除了灵感大王之后,哪知道观音的一击,让它看到了这个世上一些大牛的可怕。
观音一段咒语,将河里所有的生灵都化为血肉,要知道灵感大王是一个人来到通天河的,他府上的鱼婆之类的水族,都是千年龟的伙伴与朋友、亲人。
这些水族死在观音之手,你觉得他能服气?他忍不下这口气,又没有复仇的力量,只能借唐僧之口,来撒一口恶气。
只是他没料到,唐僧也是一个熟谙江湖道道的老油子,三缄其口,毁掉了他的计划,所以当唐僧归来,面对他的提问装聋作哑的时候,他失态了,将唐僧一行人甩到了河里。
这也是小人物的悲哀,任你精似鬼,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有的计谋都是小把戏而已。
你觉得我说得对吗?
关于熙河开边对北宋的国力是不是损耗和宋朝为什么不建议买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