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雍正八年是多少年和历史冷知识雍正八年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雍正的八弟最后的结局
雍正的八弟指的是清朝康熙帝的第八子胤禩,他是雍正帝的兄弟中最为优秀、最有才能的一位。然而,胤禩因为在康熙帝晚年的“九子夺嫡”中支持雍正帝,因此在雍正帝即位后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遭到雍正帝的打压和迫害。
据历史记载,胤禩在雍正帝即位后遭到囚禁,并被剥夺了亲王爵位和地位。他最终在雍正八年(1730年)去世,享年44岁。然而,关于胤禩的具体死因和墓地位置,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万里茶道历史知识点
万里茶道是是古代中国、蒙古、俄国之间以茶叶为大宗商品的长距离贸易线路,是继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
万里茶道从中国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起,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从伊林(现二连浩特)进入现蒙古国境内、沿阿尔泰军台,穿越沙漠戈壁,经库伦(现乌兰巴托)到达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全程约4760公里,其中水路1480公里,陆路3280公里。茶道在俄罗斯境内继续延伸,从恰克图经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秋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十几个城市,又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使茶叶之路干线总长13000余公里,沟通了亚洲大陆南北方向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核心区域,并延伸至中亚和东欧等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万里茶路”。
历史上雍正皇帝掌握兵权吗,八王逼宫是真实存在的吗
电视剧《雍正王朝》我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确实非常经典。但有一说一,《雍正王朝》是根据二月河先生的小说改编的,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雍正皇帝不仅掌握着兵权,更没有所谓的“八王逼宫”存在。
1、清代是集权的最高峰
对于清初皇帝的兵权制度,我们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
第一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这种商议军国要务的制度始于努尔哈赤时期,一直沿用到雍正七年(1730年),刚开始时的军队由各旗旗主所有,也就是说明当时的军权还比较分散。这也造成了后来皇太极继位和福临继位时的政治斗争。
清朝统治全国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继续保留,但随着统治的巩固、皇权的加强,议政王大臣会议组成人员减少,权力降低。到了康熙年间,各旗设都统、副都统,由皇帝任命,原来的旗主只世袭爵位,不世袭军权,逐步改变了军队的旗主私有制,从此皇帝成了军队的唯一领袖。
第二是军机处制度。当时,雍正皇帝为了及时有效地调用军需物资以平定新疆、准噶尔的叛乱。便下令成立了“军需房”,叛乱平定之后,军需房被保留下来成为军机处。虽然军机大臣也有话语权,但决定权只在皇帝手中,雍正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朝纲独揽”的绝对君权。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重要标志。
2、“八王逼宫”不是历史
在《雍正王朝》中出现的所谓八位王爷分别是:
镶白旗的果亲王诚诺;
镶红旗的东亲王永信;
正蓝旗的睿亲王都罗;
镶蓝旗的简亲王勒布;
以及
八阿哥廉亲王允禩;
九阿哥允禟;
十阿哥允誐;
还有开始的那个空位——怡亲王允祥。
其中四个关外的王爷有三个是编的。其中果亲王是雍正十七弟允礼的封号;东亲王没听说过;睿亲王是大家熟知的多尔衮的封号,但当时还没有被恢复(乾隆时期恢复的);只有简亲王是有的,是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次子济度,也确实是镶蓝旗的。但历史上的旗主们在康熙时代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了。
至于雍正的那几位兄弟,允禩和允禟在雍正四年就被干掉了,那位允誐在雍正二年就被圈禁了(乾隆时期去世),而允祥压根就是雍正皇帝的人。剧中没有表明当时是在雍正几年,但应该是在雍正中后期了,因为允祥去世于雍正八年(剧中的允祥很快就去世了),而雍正当时的身体也很差了。
所以说,压根就不存在所谓的“八王逼宫”,历史上军队由皇帝本人控制,仅北京戍卫的军队就有数万人,宫内的禁卫军也很多,这些人可不是一个九门提督就能搞定的,而入关的旗主们不可能带太多的军队,他们要是逼宫,纯粹就是找死。
《雍正王朝》是非常优秀的,但其实国内的历史剧绝大多数都是编的,包括第一神剧《大明王朝1566》,对此我们看淡就好,毕竟真实的历史非常残酷,人性也非常的复杂,只要历史剧的基调符合历史观,问题就不大。
雍正八年是多少年
雍正八年是公元1730年,是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改雍正年号的第八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公元1723年改年号雍正。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