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饮食文化还没有挖掘的特色(云南饮食文化特点形成的原因)

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年前又放大招 中缅文化周之云南名特小点暨饮食文化展在仰光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云南饮食文化还没有挖掘的特色和云南饮食冷知识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云南饮食文化还没有挖掘的特色以及云南饮食冷知识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云南饮食风味的特点是什么
  2. 云南十八怪顺口溜的意思
  3. 云南饮食文化还没有挖掘的特色
  4. 云南十大怪菜名

云南饮食风味的特点是什么

云南饮食风味的特点就是酸、辣、甜,因为云南地处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物产丰富,气候多样,饮食文化相当丰富,各种饮食习惯小吃多种多样,但主要的还是以酸中带甜,带辣为主,因为云南的汉族是从南京移民过来的,烹调喜欢放糖,又中和了少数民族喜欢放酸的口味,并且又少不了云贵川的辣味,所以饮食风味就是酸辣甜。

云南十八怪顺口溜的意思

云南十八怪是指云南的十八个特色美食,包括过桥米线、烤全羊、酸汤鱼片、花饼、过桥米线、火塘鱼、宜良火腿、蒸烤竹鼠、鸡血粉、油茶、炒瓢虫、菜豆腐脑、蒸虫草花、酸甜菜花饭、奇异果羹、水晶凉粉、牛肉卷粉、金磨糕。顺口溜是一段韵文,常用来形象地描述一些事物或情况。据说有这样一段云南十八怪的顺口溜:过桥米线水盆僧,火塘鱼仙女献殷;蒸烤竹鼠甜美杀,鸡血粉肉质鲜;炒瓢虫香酥脆,菜豆腐脑味道好;蒸虫草花卡脖子,酸甜菜花饭真鲜;奇异果羹红白绿,水晶凉粉软滑透;牛肉卷粉风味鲜,金磨糕儿激人口。这个顺口溜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云南十八怪的各种美食,让人不禁垂涎三尺。

云南饮食文化还没有挖掘的特色

云南饮食文化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云南位于祖国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山地占总面积的84%,高原占10%,盆地仅占6%。地势大体上是西北高南部低,地势呈阶梯状递减,全省地形大致以大理、剑川间至元江谷地一线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是地面崎岖不平呈层峦叠嶂状的云南高原,西南部地势趋缓渐呈开阔河谷地带。较大的湖泊有滇池、洱海、抚仙湖和程海等。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大部分在云南中部。这些盆地年温差小降水量适中,是重要的产粮区与饮食文化形成区。位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低地平地大都分布在云南南部,这些地方气候炎热降水丰富,适宜水稻与热带经济作物生长。云南的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基本特点是干湿季节分明、气候类型多样。由于云南纬度较低,短距离内地形高低悬殊,随地形高度的改变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从山脚到山顶或可划出几个不同的垂直带,俗称这一气候特点为“立体气候”。

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和印度诸国相连,与泰国、孟加拉等国相邻;在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中,有16个民族跨国境而居。跨境民族分布境内外的部分相互联系密切,生活习俗相同或相近。云南少数民族分布上的特点,是广泛居住在高原、盆地、丘陵与高山,人口分布密度较低,各地分布的密度不一,各民族社会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云南的饮食文化具有丰富多元的特色,尤其在食物的材料、菜式、加工方法、饮食习惯和酒水饮料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与丰富性。

在主食方面,云南各地既有水田或湿地种植的稻米、芋类等作物,也有旱地栽培的玉米、洋芋、荞麦与红薯。在菜肴原料方面,既有经过人工驯化长期种植的各种蔬菜,也以野生的各种菌类、花卉、野菜、昆虫、苔藓等入席。加工食物的方式,云南汉族地区大致与内地相同,同时体现出川味注重急火快炒、嗜食各种泡菜的特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则长期保留了受农耕、刀耕火种采集与山地种植畜牧采集等生产方式的影响而形成的烹饪习惯。如白族、壮族等农业民族习惯炒煮煎烤兼用,稍正式的场合即端上八大碗。彝族、哈尼族等山地民族则保留带游牧生活影响烙印的重烧烤、烹煮的传统,白族、傣族等民族还有嗜食生肉、凉拌菜的习惯。酒类方面,云南各地既饮以玉米、稻米、红薯、高粱等粮食制成的高度蒸馏酒,也饮用以各种果类、甘蔗等酿造的低度发酵酒。

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一些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较集中的聚居区。由于汉族在云南各地分布广泛,细究各地的饮食文化,当地汉族的影响仍占据重要甚至主导的地位,云南的饮食文化,由此表现出多民族文化与区域性文化相结合的特征,不应简单地以民族分布和民族特点来划分云南的饮食文化。云南区域性的饮食文化,大致可分为以昆明、曲靖、楚雄、玉溪为中心的滇中区,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区,以宣威为中心的滇东北区,以保山、腾冲为中心的滇西南区,以丽江、中甸为中心的滇西北区,以德宏、临沧、版纳为中心的滇南区,以红河、文山为中心的滇东南区等几种类型。由于受地理区位、海拔高度、纬度高低、民族分布、经济类型等方面的影响,各区域饮食文化的分布又有交错、变异等复杂的情形。

在以上七种饮食文化区域中,滇中区、滇东北区受到汉族、彝族饮食文化较多的影响;滇西区表现出浓郁的白族饮食文化特色;滇西南区混杂了边疆汉族与诸种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滇西北区深受藏族、纳西族等高原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滇南区明显地反映出傣族等稻作民族的饮食传统;滇东南区则表现出傣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饮食的习惯。

二、影响云南饮食文化的历史因素

云南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间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与演变。云南的饮食文化与云南各民族的分布及活动,外来移民的迁徙,以及各民族间的交往融合等密切相关。

从民族源流来看,云南的26个民族,分别属于氐羌、百越、武陵蛮等若干古老族群,其中藏缅语族各民族出自氐羌族群;壮侗语族各民族源自百越族群;苗瑶语族的各民族,出自汉代以武陵郡(在今湖南西部)为聚集地的武陵蛮;南亚语系各民族较早定居在云南西南部,汉代称“闽濮”;汉族、蒙古族、回族和满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迁入云南。

在云南各民族接触与融合的过程中,明清时期是融合方式改变的分水岭。明清以前,在云南等西南边疆省份,融合方式主要是少数民族逐渐吸收迁入的汉族人口,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经历了汉族移民逐渐“夷化”的过程,同时少数民族自身也得到充实与壮大。明清时因汉族人口大批进入云南,以及白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差距明显缩小,民族融合的倾向发生改变,白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人口,有相当一部分被迁人的汉族移民融合,云南遂形成若干区域性的汉族群体,汉族在云南逐渐成为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民族。由于历史上汉族与云南少数民族存在相互渗透与深度融合的情形,致使云南地区的饮食文化,普遍存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相混杂乃至密切结合的情形。

云南本地民族的自然性迁徙,主要是由于人口增殖、因减少人口密度需要分散而形成的扩散式、渐进式的迁徙;迁徙的方向,通常是向与出发地生态环境相类似的地区转移。迁徙的特点是移动速度较慢,部分人口时常停留甚至定居新地,如汉代基诺族的先民原先居住在滇北、川南一带,以后逐渐南移,清代才进入西双版纳的基诺山。受其迁徙及活动特点的影响,傣族、白族、彝族等本地民族的饮食文化,其深层内涵千余年来无明显改变,现今恢复见于古代记载的某些菜肴与烹饪方式,亦非难事。外来民族迁徙的情况不同。汉代至宋代,外来的汉族人口以官方或民间性质的移民,以及商人、军人和官吏的身份进入云南,主要居住在郡县治地所在的城镇和交通沿线地区,因迁来的人数较少,逐渐被本地民族融合。自元代开始,迁入云南的汉族人口明显增加,明清时以几个较大的盆地为中心逐渐形成区域性汉族群体,并发展为云南人数最多、占主导地位的民族。

在移民流向方面,元代以前云南通往外地的交通线,主要是联系四川的五尺道(自滇中经宣威抵四川宜宾)与清溪道(自滇中经姚安、西昌达成都),因此外来人口以四川人居多,云南饮食文化受川味影响讲究鲜辛的特点,在元代以前当已形成。元代修通由滇中经曲靖、贵阳达两湖地区的入湖广道,取代前两道成为云南通往外地的主要交通线,明清时进入云南的移民,遂以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人居多,曲靖、昆明、楚雄、玉溪等地,乃成为外来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上述地区的饮食带有两湖、两广地区的特点,应形成于元代以后。

至于滇中至滇西一线,保山、腾冲在秦汉时便为川滇缅印道所必经。明清时外来人口沿曲靖经昆明、保山一线散布,保山、腾冲迎来新的移民高潮。明清时由于坝子人满为患,汉族移民大量进入边疆和山区,逐渐形成近代各民族分布的格局。受历代移民迁徙走向以及聚居地形成情形的影响,云南几处重要的汉族聚居地,其饮食文化亦有不少差别,不可等量齐观。云南饮食文化形成诸多特点,还与云南各地区、各民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有关。如彝族在云南广泛分布于各地的山区与坝区,社会发展程度很不平衡,由此形成丰富多彩的饮食习惯。彝族早期主要从事畜牧业且多山居,迄今大部分彝族居民喜食牛羊肉、玉米、洋芋等食品,嗜好玉米酒,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均可窥见受山居与游牧生活影响的痕迹。同时彝族不同支系的饮食习惯,视地区、海拔高度的差异又有所不同。

云南历史上建立过滇国、南诏、大理国等几个重要的地方民族政权,其统治及经营也深刻影响了云南的饮食文化。滇国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中期,滇文化分布的地域大体是以滇池周围为中心,东到曲靖、陆良和泸西,西至禄丰,北达会泽等地,南面在元江、新平一带。滇人以稻米为主食,并种植小麦。副食有畜禽肉类、鱼虾螺蛳以及瓜果、野菜等。滇人擅长腌制肉食,以青铜或陶制的釜、甑、罐和镬烹制食物。滇国饮酒的风气很盛,在各地墓葬出土不少青铜铸造的壶、尊、杯等酒具。从《史记》的记载来看,西汉时滇中一带居民的饮食,受滇人影响的痕迹仍十分明显。由于滇人捕捞滇池的螺蛳以供食用,滇池岸边遗留大量的螺蛳壳堆积,晋宁县发现的一处螺蛳壳堆积竟厚达8米。遗留的螺蛳壳尾部均有一个敲开的小孔,看来是滇人敲孔以便取食螺蛳肉。有趣的是至今德宏一带的少数民族取食螺蛳肉,仍沿用滇人的办法。

南诏是彝族和白族先民在唐代建立的地方政权,统治时间达200余年。大理国在南诏的基础上建立,白族先民是其主体民族,大理国享国长达300余年。南诏、大理国以今大理为都城,以今昆明为陪都,统治范围包括今云南全省及附近的一些地区。南诏、大理国的一些饮食习俗,如以稻米、小麦和蚕豆为主食和辅食,嗜食拌以香料的生肉和螺蛳,以烤小猪和各种野味待客,喜饮茶、酒,以蚂蚱,蜂蛹等人馔,至今在一些彝族和白族的地区还可见到。但南诏贵族饮茶时将茶叶与椒、姜、桂烹煮的习惯,今已不复可见。

三、云南饮食文化的内涵

总体来看,云南的饮食文化,以表现出受川味辛辣、注重小吃的深刻影响,菜肴讲究鲜嫩,原料采用及烹饪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具有云南地方和民族的鲜明特色为基调,以兼收并蓄、体现多种文化的交融为主要特征。其文化内涵,一方面具有千余年来云南历史发展累积的深厚积淀,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近数十年吸收国内外多种文化的色彩。云南饮食文化以本色突出、复杂多元和丰富多彩引人注目,同时其发展程度有限,在原料加工、菜式设计、规范操作和相关文化的打造、宣传等方面,较先进省份稍逊一筹,未形成被烹饪界认可的“滇式菜系”或地方风味流派。中国烹饪界有“四大菜系”,“四大菜系”之说,或进一步扩展为地方风味十二流派,均无云南饮食文化的位置,难免使人感到遗憾。

云南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按地理区域划分为若干区域性的饮食文化。云南的区域性饮食文化,其文化内涵与居住民族的分布、历史发展的影响、区域性动植物资源、区域性气候、地理交通的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发达的程度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以昆明、楚雄、玉溪为中心的滇中区。元代以来,昆明一直是省治的所在地,也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的中心。楚雄、玉溪深受昆明风气的左右与影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玉溪被称为“小昆明”。云南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兼收并蓄、百花齐放等特点,在这一地区体现最为鲜明。云南各地的特色菜肴、酒茶水以及饮食文化传统,在这里均有一席之地。近数十年,该地区的饮食文化深受联系密切的其他地区,尤其是北京、广东、湖南等省市以及美国、泰国、越南、缅甸等国家的影响。滇中区不断推出新的菜式,形成新的饮食风尚和饮食观念,推动和左右着全省饮食文化的潮流,同时也成为反映云南饮食文化变迁的主要窗口。

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区。该地区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中心,是历史上乃至现在白族人口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区。8至12世纪以大理为中心建立的南诏与大理国,500余年间统治了云南及其附近地区。大理又是联系滇东、滇西北和滇西南的交通枢纽,以及联系上述地区重要的商品交易集散地。因此,滇西区的饮食文化,以白族传统的饮食文化为基调,较多地保留了南诏、大理国古老的饮食传统,同时广泛吸收滇东、滇西北和滇西南的饮食文化因子,成为与滇中区并足而立的另一饮食文化核心区。滇西区盛产的乳制品、淡水湖泊水产品、梅子、地方酿造、本地茶叶等,享誉省内外,也使滇西区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与民族的特色。

以宣威为中心的滇东北区。该地区开发甚早,两千多年前就接受了四川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影响。晋代地方志《华阳国志》,称宣威一带的经济文化为“宁州(泛指今云南)冠冕”。南北朝时该地区遭受战乱的严重破坏,元代又成为统治者重点开发的区域之一。元朝中期开通由昆明经贵阳、湖南至中原的驿路,数百年间外来移民沿此道大量移居滇东北,带来了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饮食文化。滇东北区的产业以农业为主,明清以来宣威、曲靖、东川、会泽等地,成为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与商品集散地。因此,滇东北区的饮食文化,具有云南地方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如彝族)文化交融的特点,地区性食品(如玉米、洋芋、荞麦、壮鸡)以及地方酿造酒等产品,在当地饮食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滇东北区历史积淀深厚,民族融合的历史长,融合的范围广,近数十年因经济发展滞后,致使当地的传统文化保存较完整,可供发掘开发的饮食文化资源俯拾皆是。

以丽江、中甸为中心的滇西北区。这一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南端,气候偏凉,畜牧业十分发达。当地的世居民族主要是纳西族和藏族,传统文化未受到明显破坏。丽江、中甸是唐代开通由大理至拉萨道路的必经之地,此道俗称“茶马古道”。滇西北区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是纳西族和云南藏族的饮食文化与西藏藏区、大理白族地区饮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青稞、牛羊肉、。自酿粮食酒与砖茶,构成当地饮食文化的主体。明清时滇西北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较快,近代云南最早出国的留学生,就有来自滇西北区的纳西族青年。当地的纳西族和藏族历史上有经商的传统,使滇西北区的饮食文化掺杂了外来饮食文化的不少因素。

以保山、腾冲为中心的滇西南区。从公元前若干世纪起,这一地区便是著名的川滇缅印道的重要中转站和各类商品的集散地。明清以来数百年,西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大量移民,通过川滇缅印道移居这一地区。近代抗日战争爆发后,由昆明经保山至缅甸北部的史迪威公路,把印度和云南紧密联系在一起,印度、缅甸的饮食文化进一步影响滇西南地区。这一地区的历史积淀也十分深厚,东汉在保山设置永昌郡,管辖范围包括滇西南、大理地区的西南部乃至缅甸、老挝的北部。滇西南地区的饮食文化,为外地汉族移民与当地少数民族(傣族、景颇族等)、南亚、东南亚地区诸饮食文化的结合体,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热带、亚热带饮食文化的特点。由于当地盛产各类植物和花卉,以可食的野生菌类、野菜、水果与花卉入席,以及啜饮各种果酒和发酵饮料,是该地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云南十大怪菜名

01/大救驾

大救驾是用饵块炒制的一道小吃,源自云南腾冲。传说中,明末清初,吴三桂率清军打进昆明,明朝永历皇帝逃往滇西,近乎虚脱之时被一户农家收留,主人把家里最好的食材一起烹饪,做成了由饵块、火腿、鸡蛋、青菜组合而成的一盘菜,永历皇帝吃后赞不绝口,并称:“这菜救了朕的大驾!”从此,炒饵快便有了一个别名——“大救驾”。

大救驾镬气十足,软糯鲜香,这道菜一上桌,必定是全桌最先空盘的那一个。

02/鬼火绿

鬼火绿,原本是一句云南方言,形容一个人恼火愤怒的心情。用作菜名,即便没吃过,大约也能想到这是一道重口味的菜。

鬼火绿由小米辣、折耳根、蒜苗根、薄荷、姜丝、葱丝等原材料,搭配各味调料凉拌而成,吃起来辛辣味厚、刺激性强,无论是红红绿绿的颜色,还是吃菜人被辣得龇牙咧嘴的样子,都很契合“鬼火绿”这个名字。

对口味清淡的人来说,鬼火绿算是一道黑暗料理,但对无辣不欢的人来说,就成了一道非常开胃的就口凉菜。

03/水性杨花

水性杨花的学名叫做海菜花,主要分布在云南的泸沽湖、洱海等地,因为茎叶生长在水面下,白色的小花飘浮在水面上,总是不停随着水波荡漾,所以被戏称为“水性杨花”。

每年一到生长季就刷爆抖音小红书的海菜花,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只能生长在没有污染的水域。

新鲜采摘的海菜花,无论是加点干椒和蒜粒清炒,还是和小芋头搭配炖汤,都好吃到飞起!这道菜出了云南几乎就吃不到了,来云南游玩的吃货们可要且吃且珍惜。

04/红灯区

这个让人浮想联翩、怎么看都觉得不正经的名字,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沾益辣子鸡。

沾益辣子鸡是滇菜的代表作,有着独特的配料和烹饪工艺,和其他地区使用干椒炒制的辣子鸡不同,正宗沾益辣子鸡必须用糍粑辣子制作,口感稠糯,辣而不燥,辛香过瘾。

吃过这道菜的人都知道,在一堆辣椒里找鸡肉吃,才是这道菜的精髓。正因红通通的菜色,才得了个“红灯区”的称号。

05/老奶洋芋

在云南方言里,“老奶”就是老太太的意思。这道由土豆泥制作的菜肴,口感绵软,不费牙力,清香可口,是连老太太都爱吃的菜,因此被叫做“老奶洋芋”。

老奶洋芋制作起来颇费功夫,需将煮熟的土豆剥皮,捣成泥状,再放入锅内加油盐配料煸炒。

老奶洋芋的配料千变万化,可以放葱花,可以放茴香,可以放酸菜,可以放火腿……风味有异,但都深受云南人和外地游客的喜爱。

06/青蛙抱玉柱

看到青蛙二字,千万别以为这道菜吃的是青蛙肉。相反,名为青蛙抱玉柱,菜肴却是彻头彻尾的素雅。剥了皮的青蚕豆,形似玲珑的青蛙;切成小段的蒜苔,就是玉石做成的圆柱。云南人的想象力,在取菜名这件事上可谓天马行空。

青蚕豆炒青蒜苔风味清爽,清香甜脆,有的地方会再加火腿丝佐配,口感更加鲜香醇厚。

07/青蛙背石板

青蛙背石板,是春天应季的可口小食。这道菜,将饮食的趣味表现得淋漓尽致。蚕豆必须用新鲜采摘不过夜的蚕豆,以最大程度保留住它的鲜甜娇嫩。青蚕豆剥去豆皮,混入加水拌匀的糯米粉中,再舀入锅内小火耐心慢煎。

白里透黄的糯米饼里嵌满青绿色的蚕豆瓣,如同一群小青蛙背着一块大石板。

根据个人的口味撒上白砂糖或者椒盐,轻轻咬下,香脆软糯,豆香四溢,一口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08/红三剁

红三剁是一道传统的云南菜,将西红杮、猪肉、红辣椒剁碎后混炒而成,因此得名“红三剁”。

红三剁的配料简单,所选的辣椒也并不辛辣,主要取番茄炒出汁与肉结合的香味,用来拌饭相当可口。

除了“红三剁”,云南还有一道“黑三剁”,只需将西红柿换成大头咸菜即可,比起酸辣开胃的红三剁,黑三剁的味道则更加醇厚咸香,二者都是云南餐桌上处处可见的开胃好菜,下饭吃两碗都不嫌多。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十八道云南特色美食,用味觉去感受云南美食文化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3/146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