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历史上有什么统帅,接受将领的建议,打了胜仗的战役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薛岳为什么打不过粟裕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什么是逆向思维,可以举出实际的例子吗
举两个典型的例子吧!
1820年丹麦的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场,科学家就想,既然电能生磁,反过来,磁能生电吗?于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最终,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司马光砸缸,当小孩掉进水缸时,一般的思维是将小孩从水中捞出来,即人离开水,而司马光的独特想法是水离开人,所以,砸缸放水救人。
再破解一个扑克牌魔术:在电视上看的,魔术师切牌后,将牌翻放在桌子上,分成大约差不多的四摞,为便于叙述,我们依次称为第一二三四摞。魔术师拿起第一摞,从上面取一张放到下面,再去三张分别放在其他三摞的上面;拿起第二摞,从上面取两张放到下面,再取三张分别放到其他三摞上面;拿起第三摞,从上面取三张放在下面,再取三张分别放在其他三摞的上面;拿起第四摞,从上面取四张放到下面,再取三张分别放到其他三摞的上面。最后,将每一摞最上面的一张翻开,结果是四个A。
神奇吧?我们只要反过来看这个过程,就不难揭示其中的奥秘。将第一二三摞上面的一张牌(A)放回第四摞,这时第四摞上面四张都是A,再将第四摞下面四张放回上面,这时,从上往下数,第五六七八张都是A;将第一二四摞上面第一张放回第三摞上面,再将第三摞下面三张放回上面,这时,第四摞从上往下数,第四五六七张都是A;将第一三四摞上面的第一张放回第二摞上面,再将第二摞下面两张放回上面,这时,第四摞从上往下数,第三四五六张都是A;将第二三四摞上面第一张放回第一摞,在将第一摞下面一张放回上面,这时,第四摞从上往下数,第二三四五张都是A。所以,只要通过切牌分牌,使第四摞从上往下数,第二三四五张都是A,这个魔术谁都能表演。
明白了吗?春节可在亲朋好友面前露一手!
历史上有什么统帅,接受将领的建议,打了胜仗的战役
历史上有什么统帅,接受将领的建议,打了胜仗!
这个问题讲的毛泽东主席和粟裕大将的事吧?
粟裕将军在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三次给毛主席和党中央发电,斗胆直陈,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得统帅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改变了最初的决定,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胜利!
第一次“斗胆直陈”,取得苏中“七战七捷”,平息了“陈粟之争”!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解放区实施全面进攻。其中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长官李默庵统率5个整编师15个旅12万人进攻苏中解放区。当时驻防苏中解放区的是不足3万人的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是粟裕。而原任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则率领山东野战军在山东境内驻防。
毛泽东和党中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做出了放弃苏中、华中野战军将部队调到外线、配合陈毅的山东野战军西出淮南作战、伺机建立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决策。
陈毅接到中央电报后,立即回电拥护中央决策,并给粟裕发电报要求粟裕兵出苏中、西移淮南。粟裕和华中野战军的领导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研究后,认为不应该立即外线作战,而应该利用内线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苏中打一仗再走。为此,粟裕先后两次给中央和陈毅发报,阐明了不宜立即外线作战的意见。陈毅拒绝了粟裕的建议,要求粟裕按中央和毛主席要求,移兵淮南。这就是“陈粟之争”。
毛泽东倒是非常重视粟裕的“斗胆直陈”,与中央领导反复权衡后,同意华中野战军留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走,这样在政治上更有利。
粟裕得到毛主席的“尚方宝剑”后,精心组织了苏中保卫战。
首战就主动进攻,老虎嘴里拔牙,敲掉了全部美式装备、有铁军之称的整编83师的两个团3000余人。
次战如南,俘虏6000多人,并歼灭49师师部大部。
三战海安,俘虏5000多人,毙伤3000多人。
四战李堡,歼敌8000余人。
五战丁林,歼灭交通警察五个大队,俘虏2000多人,毙伤1500多人。
六战如黄,俘虏1.2万余人,取得了自卫战争以来缴获俘虏最多的成绩。
七战邵乔,毙伤2000余人七战七捷,共歼敌5.3万余人,华中野战军牺牲3000余人,伤1.3万余人。
七战七捷被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作为典范向各战区推广,并促进了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军事思想的形成。
第二次、第三次“斗胆直陈”,改变了中央跃进下江南的战略决策,取得了豫东、济南、淮海战役的胜利,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1948年1月,为扩大战略进攻,配合刘邓大军行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研究决定,由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三个主力纵队下江南,成立东南野战军。
粟裕认真总结了我军作战经验,反复考虑,慎重决策,斗胆给毛泽东、中央军委和刘邓发出了著名的“子养电”,提出了暂不过江、在中原战场上打大仗的战略构思。毛泽东和中央研究后,决定过江的计划不变,让粟裕做好过江准备,“熟筹见复”。
粟裕在做好过江准备的同时,反复考虑两个多月后,4月18日第三次“斗胆直陈”,发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提出暂不过江的主张,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电令陈毅、粟裕到当时中央驻地河北城南庄当面向中央汇报。
1948年4月底陈粟到城南庄后,就自己暂不过江、留在中原打大仗的构想向五大书记做了详细汇报,中央当场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同意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留在中原打大仗,并要粟裕立下军令状:4-8个月内,歼敌5-12个旅,同时争取消灭邱清泉的第五军。
因工作需要,中央军委决定调陈毅到中原野战军组建中原局,任命粟裕为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朱德总司令亲自到濮阳华野总部宣布中央决定,并进行了动员。随后,粟裕就发起了豫东战役。
1948年6-7月,粟裕为了寻歼五军,出其不意地发动了开封战役,攻占开封,全歼整编66师;随后放弃开封,围歼了区寿年一个兵团及整编75师,并重创了从兖州赶来增援的黄伯韬整编25师。要不是胡琏的11师加入中原战局,黄伯韬25师有希望全歼。整个豫东战役三个阶段,共歼敌9万多人,一战就基本完成了中央要求的歼敌5-12个旅的歼敌目标。
1948年9月,华野山东兵团解放兖州后,中央军委要求立即发起济南战役。粟裕全权指挥济南战役,并率领重兵担任阻击任务,攻打济南由许世友、王建安、谭震林负责,经过8天攻坚,解放了济南府,活捉了王耀武,并全歼守敌10.4万人。
济南战役刚结束第三天,粟裕就给中央军委起草电报,建议发起“小淮海战役”,解放淮阴、淮安、海州,经过中央研究决定,改为发起大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与国民党在中原决战。在60万对80万的不利情况下,华野中野相互配合,通过三个阶段的战斗,全歼了黄伯韬、黄维、杜聿明三个集团。其中,华东野战军包打了第一、第三阶段,并派副参谋长陈士榘率三个纵队参加了第二阶段。取得了歼敌55万的战果,其中华野歼敌44万,生俘杜聿明、黄维,击毙黄伯韬、邱清泉,连带着消灭了第五军。
从1948年5月到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粟裕用了8个月多一点时间,超额圆满地完成了在城南庄立下的军令状。
将领斗胆直陈、统帅虚心纳谏、取得战略决战决定性胜利,永远都会成为美谈!
为什么很多将领没受过军事教育,战场上表现却很惊人
提问者是不是《亮剑》看多了?想当然的认为现实中真有李云龙这么个人,泥腿子出身,没接受过军事教育,却能总打神仙仗?
我告诉你,这都是扯蛋。一个文盲,是不会成为高级将领的。如果现实中真有李云龙这种人,他能当到连长就不错了。
可能有人不服气,拿1955年开国将帅的学历普遍较低甚至拿彭德怀只读过三年私塾,粟裕没上过军校,聂凤智、陶勇是放牛娃,没上过学,……来反驳我。确实,由于旧中国特殊的原因,很多开国将帅刚参军时普遍存在学历低,没有接受过军事教育,甚至是文盲的现象,这没什么好隐瞒的。
但情况并不是一直都这样。当你了解了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各级部队开办的速成班、扫盲班、识字班、教导团、随军学校后,你就会猛然发现,原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没文化”的我军是当时中国最有文化的军队。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就文化水平和军事素质而言,无论是红军时期还是抗战时期,或者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强于当时中国的任何一支部队——包括蒋介石的嫡系中央军。
咱先假设你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如果你参加了红军,入伍第一天,部队的首长就会先问你,你会不会读书写字。当得知你不会读书写字,那每天空闲之余,你就得去扫盲班学习。你必需要认得三千个字,懂得看报纸,看文件,会算数,你才算脱盲。电视剧《渗透》里,许忠义被我军俘虏了,他装文盲,结果被送去扫盲班学习,这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当你完成了脱盲教育,你才算一个合格的战士。
除了脱盲教育之外,部队还会教你各种军事训练。除了各种队列训练,战术训练之外,还会教你怎样看地图,怎样制作沙盘,怎样绘制简单的地图等等。战斗开始之前,部队会发扬军事民主。比方说上级派我这个连去某个地方打埋伏,连长会把战斗骨干和班排长们召来,通过简单的地图,沙盘,利用手中现有的条件,尽量把当地的环境重现出来,然后请大家建言献策,这场仗要怎么打。仗打完了,无论胜败,都要召集大家开会,总结经验教训。在战斗中那些行之有效的战术会被总结出来,然后全军推广。比方说三三制战术,四快一慢,短促突击等等,都是基层官兵总结出来尔后全军推广的。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不停的总结经验教训,我军基层指挥员也就有了较高的指挥水平。
此外,部队还经常开展相互学习,立功竞赛等活动。学习好的同学,会得到表扬和奖励。当然了,在现在看来,奖品都是挺寒酸的。有些是一个笔记本,有些是一支铅笔,甚至有时候就是一朵大红花。你学习好了,成为战斗骨干了,如果基层指挥员聘空缺,你很快就会被提拔上去,担任基层指挥员。
而想要成为中层指挥员,你就会被送到随军学校或者随军教导团接受教育和培训了。那里有教官教你怎样排兵布阵,怎样和友邻部队进行战术配合,怎样进行多兵种协同作战。当然了,这时候你的文化水平也得需要提高。像脱盲时光看看3000个字,会读书看报,会简单的算术在这里已经不够用了。教官们会教你物理、几何、政治等课程,你不但需要懂得看,还需要懂得写,懂得起草文件等等。
而要成为高级指挥员,则需要到更高一级的学校进行学习。比方说红军时期的红军大学,抗战时期的抗日军政大学等等。这里有最前沿的军事科技知识和军事理论,军事战略,大兵团作战战术,多军兵种协同作战等等知识等着你来学习。历史学家萨沙老师曾经找到过一张照片,显示的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指挥员在学习先进的军事科技知识,里面的挂图上有美军的萨拉托加号航母,日本的零式战机,德国的欧根亲王号战列巡洋舰等等。顺便说一句,这两个大学的校长都是牛人,他们一个是刘帅,另一个是林帅。
正因为我军有一整套的文化学习和军事学习体系,再加上指挥员在枪林弹雨中的历练,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我们的开国将帅虽然有很多人刚参军时文化水平低,甚至是没有文化,但等到他们成为我军高级指挥员时,他们不但有着扎实的文化知识,也有高深的军事理论,军事思想,战略战术,懂得指挥大兵团,多军兵种协同作战。而我军的基层官兵也从原来的睁眼瞎变成会读书、会看报,会写报告,会做算术的文化人。
反观国民党军和其他各路军阀部队,他们的兵都是抓壮丁抓来的,到部队后他们对部队官兵的文化水平基本不闻不问,反倒是睁眼瞎一大堆。根据国军第18军军长杨伯涛回忆,他接任第18军军长的时候,发现很多基层官兵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会几个字的半文盲就被任命为基层指挥机关的参谋,这令他非常意外。想想18军也算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是陈诚起家的部队,其文化水平都是这个样子,其他部队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战场上,为什么有人说士兵绝对不能捡敌国的枪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除了游击队以外,没有正规军回去捡敌人的武器。
原因如下:
第一,误伤。
在近距离作战中,绝大部分士兵是根据敌人的武器来判断是敌还是友。
你随便拿着敌人的枪支,就非常容易被战友误伤。
优秀的士兵可以通过枪声以及枪支的长度和外形,一眼判断持枪者是不是自己人。
甚至,很多时候只是听枪声,然后就命令空中或者地面重武器支援了,这非常容易造成误伤。
而近距离作战中,大家都不会仔细辨别,往往一旦判断是敌人立即开枪。
第二,弹药补充困难。
现在作战,弹药消耗量很大。
即便是使用单发步枪时代的二战,在中国战场上我军消耗了十九亿发子弹才消灭了五十多万日军。这个数字已经比美国要好很多了,只需要400发子弹就能歼灭一名日军。
实战中,步兵弹药消耗量很大的。
你缴获敌人的枪械,能缴获多少子弹,大部分就是敌人士兵身上那些很少的子弹。
一旦子弹消耗光了,你怎么补充?
枪没有弹药,岂不是废物?
第三,容易中诡雷。
实战中,谁都知道各国立功的标准之一就是缴获对方武器。
所以,很多游击队故意将武器下埋上诡雷。
所谓的诡雷其实很简单,将强制放在一块木板上,下面压着几个手雷就行了。
你一去捡强制,手雷立即爆炸,不但炸死你一个,还会炸死周边战友。
所以别以为打扫战场的士兵是轻松的,搞不好就会死。
关于本次历史上有什么统帅,接受将领的建议,打了胜仗的战役和薛岳为什么打不过粟裕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