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对孩子进行体罚到底是好与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为什么不建议体罚学生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为什么现在的老师都不打骂学生、也不会严厉批评学生,家长反而不愿意了
一个老教师的话
一、七十年代末,老师批评学生、甚至骂学生。学生只会听着,学生家长高兴:老师严格管理我孩子是为了我孩子好。
二、八十年代末,有个学生自己双手吊在活动的足球门上来回荡。足球门倒下,横梁砸着这学生的头,这学生死了。
该学生家长认为是自己孩子顽皮、不小心而出的事故。没找学校扯皮。
三、到了2000年代,一学生在学校和其他学生打闹,不小心摔骨折了。
该学生家长说学校管理不严,学生进了学校,在学校出的事,学生在学校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学校必须负责。要求学校赔偿。
四、现在各个学校最怕的就是学生在学校出现安全事故。
“安全第一”不仅是生产单位的口号,这也是学校的警示语。
任何学校不敢出现安全事故,也出不起安全事故。
五、现在“护犊子”的家长太多了。
在学校“护犊子”,在社会上“护犊子”,到处“护犊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吃苦”“吃亏”。
六、现如今,教师一介书生,尤其是没背景的教师,属于弱势群体。虽然言谈“尊师重教”,其实教师是谁也得罪不起。特别得罪不起权贵。
要补课时,点名找全校最好的老师。仗着权势,他孩子根本不学习,根本不是学习的料。补课自然没有效果。事后,这家长会有啥言行就可想而知了。
七、中国的教育出问题了,出大问题了。
这个大问题就是:中国的家庭教育出现了大问题。
你认为家长应不应该打孩子,为什么
当今社会,在孩子教育方面,家长们都有许多不同的教育方法,成效也各不相同。其中一些家长或因子女学习不好,或因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等情况,经常会使用“打骂”这种办法以求解决问题,其理论根基大概就是“不打不成人”的中国千年的教育孩子的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尤其是面对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孩子,我想说,尊敬的家长,请放下你手中的棍子!
——尊敬的家长,我想对你说:不要打骂孩子了,要尊重孩子成长的心理规律。
据资料表明:人有三个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2-3岁时,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称“宝宝叛逆期”。6-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12-18岁时,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而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叛逆期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相信不少家长也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小学还好,到了初中(或高中)就像变了一个人,管不好也管不了,不听话,整日顶撞自己。学习成绩还不断下滑,每天被孩子弄的心力交瘁,苦不堪言。了解了以上这些孩子的心理状态。希望家长不要在孩子的叛逆期非打即骂,横加指责,这样会适得其反,甚至孩子出现过激行为。
——尊敬的家长,我想对你说:不要打骂你的孩子,打骂孩子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很容易自卑。
家长打骂孩子之后,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听从了家长的“教导”,实际上,他的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有些父母是因为孩子在学校表现,或成绩不好而打骂孩子,这会让在学校本就不开心或压力很大的孩子,进一步的否认自己的努力。家长打我,加上老师白眼我,同学看不起我,思想压力加上皮肉之苦,“坚强”的意志也会被摧毁,孩子毕竟是孩子嘛,不自暴自弃那才怪呢,愿意继续读书那才怪呢!
——尊敬的家长,我想对你说:不要打骂你的孩子,你棍棒之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恐惧懦弱的性格。
害怕犯错或经常因为犯错而挨打的孩子,会养成不敢犯错的行为模式。驱动他们“行走”的动力,往往不是来自内心“去那里”,而是“哪里远离恐惧”。逃离恐惧,几乎是他们心灵的全部。自然无暇思考什么是自己的方向,什么是自己的喜好。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之下,学生如何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呢?试想一下,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长了,孩子一看到家长,甚至一提到家长,就会心有余悸,怕而远之。久而久之,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那么,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怎能不恐惧、懦弱呢?一个心理恐惧、懦弱的孩子,以后在社会上怎么能有所担当呢?
——尊敬的家长,我想对你说:不要打骂你的孩子,在你的威吓下孩子会感到压抑和孤独。
父母经常打骂孩子,会让孩子感到孤独无助。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会表现出不自信,做事的时候,会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并且在家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时时在错误的旋涡里挣扎,他们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总会出现“什么也不如别人”的心理。显得比较压抑、沉默。因此,不愿意和其他人进行交流,不愿意和同龄人一起玩耍,不愿意和老师互动,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性格上显得孤僻、难以接近,久而久之,可能会形成心理上的自闭,这样兴趣狭窄,行为刻板的孩子怎能适应以后开放型的社会呢?
——尊敬的家长,我想对你说:不要打骂你的孩子,这样会导致孩子谎话连篇。
在家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会慢慢形成说谎的习惯。由于经常动辄“猪脑袋”,要不就棍棒加身,孩子的身体受到了严重摧残,心理受到极大伤害,孩子为了规避不绝于耳的骂声和棍棒的袭扰,往往会说出一些欺骗父母的话,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小考结束了,可以把60分说成了80分;甚至作业篇儿上家长签字也找同学的父亲替签。因为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躲过一次,就免受一次皮肉之苦。这种强化作用使得孩子的说谎变得习以为常,构成恶性循环。很难想象,一个谎话连篇的孩子走进社会将会怎么样。
——尊敬的家长,我想对你说:不要打骂你的孩子,这样容易养成孩子暴躁、烦躁的性格。
一个家庭中,孩子的模仿心理极强,而最容易被孩子模仿的,就是这个家庭的情绪处理模式。在父母经常打骂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孩子也无法从父母那里学会如何处理自身情绪,当然也无法合理地表达自身情绪,孩子自身的情绪当然也无法稳定。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容易表现为怨恨心理。由于父母非打即骂,会在孩子的心灵中形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暴力的方式来得到解决。所以,孩子会慢慢养成脾气暴躁、牢骚满腹的性格。孩子什么事情都不愿与父母交流,有什么想法也不屑与父母沟通。因此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越来越深,鸿沟越来越大。情绪不稳定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容易变得喜怒无常,莫名其妙地惹是生非。这样的孩子很可能成为社会的绊脚石。
——尊敬的家长,我想对你说:不要打骂你的孩子,这样会使孩子产生固执和逆反心理。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容易固执。棍棒之下的孩子,与家长对立的情绪和逆反心理极强烈。有的孩子用固执的“闭口”来表示无声的反抗,有的孩子则以故意“捣乱”宣示有形的不满;更有甚者你说东,我往西,你说打狗,我撵鸡,故意和家长唱反调,让你心不疼肝疼;还有的孩子,父母宁打不屈,“意志”极为坚定;心里在想:看谁心疼?有的孩子则用离家出走、逃学、自杀来与家长对抗,你打我,我死给你看,看看谁痛苦!这样孩子变得越来越固执,越来越自私,越来越逆反。家长们,一个固执、自私、逆反心理极强的人以后怎么能融入社会呢?
——尊敬的家长,我想对你说:不要打骂你的孩子,这样会造成他们生理上的创伤。
大人的力量是远远高于小孩的承受能力的。管教孩子,古时师有戒尺,现今家有棍棒。每当孩子有错,则可一打再打,有打出哭泣的,也有打出悲剧的。事实上,我们听到的家长打孩子造成重伤、休克、甚至死亡的事件也不少吧?要知道,孩子的小身体是非常娇嫩的,又怎能够经得起成人的棍棒和拳头?气到肝疼时,请你抽支烟,想一想能不能用其他有效的方式平息你的“怒火”呢?
总之,家长打孩子后果严重,危害很大,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可取的。当然,孩子有了错误,我们可以惩罚他,管教他,约束他,可以用N种有效的方式教育他。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孩子从错误中收获成长,“打骂”是最不奏效的方式,是离我们原本的目标越来越远的方式。
为什么大多数人不建议复读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建议复读。
我也不建议孩子们复读。当年我儿子高考失利(他自己认为的),只考上了外地的医学院,他就磨磨蹭蹭的跟我说,想复读一年,想考再好一点的学校。
当时我就没有同意:“你高考只是比平时少了二十来分,不算失利,而你这回只是理综考砸了,虽然你平时物理、化学单科考试成绩都不错,但合成理综你就没有考好过,说明中等偏难的题是你的弱点,你在复读一年,成绩最多提高二十分,如果你明年考的还不如今年好呢,孩子你再考虑一下”。
我虽然没有答应孩子复读的事,但我也在考虑,如果孩子复读怎么办,去哪里复读,找哪个学校。这天,我看到关于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的报道,我觉得这个学校非常好,孩子可以去这个学校复读,我儿子过了一本线,收费也不会高,学校还是军事化管理,老师非常厉害(会体罚学生),学生的作息要求非常严。学校还要求学生不能有手机,学校周围也没有网吧和网络,学生只有学习,只有做不完的习题…………。
如果把我儿子送到像毛坦厂这么一所学校来约束管制他,那么我辛苦一年陪孩子,换来孩子光明的未来,也行。我就把毛坦厂中学的图文给他看,告诉他如果他不去医学院上大学,我会带他去毛坦厂复读一年。
他考虑了好几天,还是决定去医学院上学。??????
很多家长不是认为复读不好,而是怕孩子复读一年没有效果。就像古话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对孩子进行体罚到底是好与坏
对孩子进行体罚到底是好与坏?
当今教育到底要不要体罚?体罚到底是好是坏?体罚这个词语现在已成为学校教育、家族教育的大忌,敢怒不敢言,敢怒不敢罚。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为国家教育、孩子们的未来感到的担忧。我国的传统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批批伟大的人物都是伴随着传统教育而产生的。在伟大的人物的培养上,都伴随着一次次的体罚。下面我从一个教育工作都的角度就教育到底要不要体罚,对孩子进行体罚到底好不好谈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体罚?
体罚,是指通过对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成年人(如父母或老师)对小孩(子女或学生)身体使用的惩罚,可表现为各式殴打,罚站罚跪等。这是我在百度上搜的关于体罚的解释,体罚的体是对孩子的身体进行的责罚,为什么要对孩子的身体进行责罚呢?就是要产生一种疼痛,让其记住所犯的错误是不可饶恕的。
二、没有体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也如此。
教育,除了教其知识技能,还要育其德行。对于孩子从无知到有知,从懵懵懂懂到懂事明理,都是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犯了错误,屡教不改,如果只对学生进行一味的说教是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有时候,孩子还会得寸进尺,为所欲为,让家长和老师束手无策,那就只能进行比较威严的体罚了。体罚不是目的,只是让孩子改正错的手段。新加坡,是全世界公认的文明国家,他们的教育都伴随鞭刑进行的。我们的邻国日本,在行使教育的过程中都会进行体罚,所以我认为没有体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三、体罚要有,但也要注意度,适可而止。
其实,真正的体罚是一种爱的体现,因为爱之切,才能罚之严。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要对体罚掌握好火候和度。什么时候该罚,什么时候该说教,都要掌握好度。当孩子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的时候要罚,但事后要安慰好其受伤的心灵,还要进行说教,让其知识错在哪里,所犯错带来的后果。
这是几点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正!!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