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也不喜欢德川家康(日本人对德川家康的态度)

日本人为什么也不喜欢德川家康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日本人为什么也不喜欢德川家康的问题,以及和为什么不建议读日本的书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完全不读文学书有什么坏处
  2. 为什么看二战时日本文字,自己可以看懂至少95%,而现在很多日文都看不懂了
  3. 为何越来越多人喜欢看电子版书,而不喜欢看纸质书籍了
  4. 日本人为什么也不喜欢德川家康

完全不读文学书有什么坏处

说得严重了。只不过有的人酷爱文学,觉得对人生很有启发和指导作用,为人处世也很得体,工作也积极上进。有的人偏爱武侠小说,有的偏爱言情小说,有的人什么书都不爱,也活一世,价值观不一样,追求就不一样。不过,多读文学书对你的思想认识,人生方向,活着的意义都有指导性帮助。

为什么看二战时日本文字,自己可以看懂至少95%,而现在很多日文都看不懂了

汉字在东亚,的确是个非常神奇的存在。同样的字,中日韩读音各异,但书面交流却没有很大障碍,尤其是姓名方面,更是离不开汉字的表达。

比如,一般情形下,咱们中国人只看日语书写的话,意思能猜对个六七成,同理,日本人认汉字也是类似。当年,我教过的日本学生,在几乎不怎么会说中文的情形下,可以在北京独自坐地铁,仔细参考指示牌的汉字,换乘、出站进站什么的,基本没走过弯路。

从历史上看,早在公元4-6世纪,中国的汉字随着佛教典籍的流行,就从朝鲜半岛传入了日本。日本上层开始普遍信仰佛教,老百姓们为了赶时髦,也非常崇尚佛教和儒学的那一套。

此情此景下,为了理解佛教,更深入的学习儒家思想,对汉字崇拜的风潮也自上而下的普及开来,日本人纷纷自觉的学习使用起了汉字。到了唐代,大量的遣唐使和“留学僧”带来的先进文化,让日本人对汉字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进步,汉字成了当年日本唯一的书写文字。

然而,基于汉字在日语中读音和表意功能的分离,也给日本人带来过很大的困扰。到了公元9世纪,平假名和片假名先后产生,平假名模仿了汉字草书的形态,功能类似于咱们的汉语拼音;片假名则是源于汉字偏旁部首,用以给外来词汇作标注。

早期的日本上流社会男性是不屑于用平假名的。甚至,汉字作为一种身份和性别的特权,连诸如紫式部这种日本贵族女性都不敢随便用,她那部号称“日本版红楼梦”的巨著《源氏物语》,竟然通篇用平假名写成。然而,也是随着《源氏物语》流行,让日本男性逐渐放下了身段,开始接受和使用假名。那么片假名呢,至今非常明显的是,比如,咱们看到的日本传统地名几乎都是汉字,而化妆品、医药产品或者电器的说明书中,片假名使用频率就非常高了,像什么“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氨基己酸(AminocaproicAcid)、“最大使用功率”这类来自西方的名词,几乎都是片假名的天下。

因此,二战后,日文书写中的汉字显得占比越来越少,而假名,尤其是片假名愈发的多,跟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发展,外来词汇的大量加入十分有关。假名多的日文,自然不好懂了,这属于时代发展的产物,大势所趋。

此外,日语中的汉字减少,也是美国当年去“军国主义化”的产物。

在二战前的日本,即便是独具特色假名出现后,汉字的正统地位依然根深蒂固,所谓的“假名”的称呼,也是与“真名”汉字相对而言产生的。汉学功底被作为评价一个人修养和社会地位的标准,长期受到中上层阶级的追捧。

直到19世纪末,在明治维新的”脱亚入欧“、“文明开化”的改革中,日本在大举引进西学的同时,将繁杂的汉字也视为自身落后的主要原因,很多权力人物认为,将日语书写“拉丁化”,废除汉字,属于强国的必要步骤。

最终,还是福泽渝吉提出的“减少汉字使用”给当成了折衷方案,他主张将汉字使用个数限制在3000个以内。这是日本第一次大规模削减汉字的使用频率。

(福泽谕吉被尊为启蒙思想家,头像上了一万日元。除了主张削减汉字数量外,他还强行改变了日本人“过年”习惯的,把日本人延续了千年的过中国农历新年的习俗,改成了过西洋人的“元旦”。然而,福泽谕吉本人却是位汉学家,曾经把纯汉字的《左传》原版通读了11遍)

类似的情形,咱们20世纪初的中国也发生过,大批文化界人士,都曾肺腑的号召,要废除汉字,用拉丁字母重新拼写一套“西化”的中文。

再看日本,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跟西方关系愈发恶化的军事国主义法西斯军部,又开始提倡大量使用汉字,力图把汉字的推广和运用也认作所谓的“亚洲人解放亚洲”、“大东亚共荣”的重要标识。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占领军司令部,开始对日本进行全面改造。

此时,限制汉字的使用也被当成了“去军国主义化”的一部分。甚至一度,美方曾经粗暴的建议,日本应该废掉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汉字,直接采用西方拉丁文拼写一套新文字。

(1945年底,日本报纸上关于“废止汉字“的社论,大部分也是汉字写出来的)

1946年11月,日本政府颁布了收录1850个字的《当用汉字表》,用来限制汉字使用。客观看,这与当年决绝的跟汉字“一刀两断”的朝鲜半岛比,还算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于是,在各种限制的法律规范下,日本汉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

只是,进入六七十年代,经济崛起后的日本,“重拾”了文化自信,又开始反省限制汉字使用对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巨大负面影响——纯日语假名表示的同音字太多了,导致了诸多不便,也让文字失去了美感和味道。

1981年,日本文部省从实际需求出发,将《当用汉字表》改为《常用汉字表》,并增到1945个字,且解释称"我国长期使用的汉字假名混合文体,是对我国的社会文化最有效、最适合的表记文字,今后也有必要不断充实”。到了2010年,《常用汉字表》再次改版,又大幅增加196个字。

目前,在日本,跟一千多年前差不多,看一个人的文化教养,认识多少汉字被当成一个重要指标,对汉字的掌握程度,书法水平,仍然是身份、文化的象征。

而一年一度的日本的汉检(汉字水平测试)也成了规模超过高考的全国性考试。还有日本每年都要举国隆重的评选出一个年度汉字的传统,也体现了汉字在日本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总之,日文书写现在不好懂,主要就是上述两个原因导致——外来词汇的大量涌入,让片假名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战后日本去军国主义化改革中,汉字也给牵连了进去,导致其使用受到了限制。好在,当今的日本,对汉字的认识又重回理性,仍坚持把汉字认作为本国语言文化中的精华,继续传承下去。

为何越来越多人喜欢看电子版书,而不喜欢看纸质书籍了

通过详细了解电子书的特点就是人们喜欢上的原因,可是纸质书籍我觉得是不可替代的文字的传承还是需要纸质书籍做基础。

电子书的特点:

方便性,可搜寻内容,改变字体大小及字型,还可随身携带。

时间上,容量大,随时可网络下载,不受地域限制,传播速度快,搜寻内容速度比以往人眼搜索或书签搜索快,省去大量时间。

体力上,无论增加多少本电子书都是一样的重量,比过往纸质书重量上有优势。

金钱上,降低图书成本,价格便宜。看的时间越长用的电费越多。

空间上,节省保存书本所需空间。

寿命上,可保存时间比纸质书长久。

内容上,书本内容可更新,不像纸质书破损、污损后或残旧后,而使内容不完整;内容的复制比纸质书容易。

体积上,增加大量电子书后,都不会使知识载体的体积产生膨胀。

坚持习书,努力做到心中有墨[害羞]

日本人为什么也不喜欢德川家康

日本战国时代的“三英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三人当中,日本人最喜欢谁?人气度首先是信长,其次是秀吉。至于家康,则比较复杂,爱憎交错太多,但基本倾向还是不喜欢。

听说在大阪有个“家康咒骂会”,专门定期开会诅咒和戏骂家康。大阪人不喜欢家康,是因为家康残忍地断了秀吉的后代,连8岁的小孙子国松丸都被斩首。更不忘在大坂城陷落后,仅割下的首级就达14000多个。但除大阪之外的日本人,为什么也不喜欢家康呢?是不喜欢他的近乎神经质的用心太深?睡觉的床榻下面用木条封死,怕有刺客潜伏。食物都要用火烤一下,怕有人下毒。不玩妓女,怕有梅毒,女人都从熟悉的身边人下手。性交的时候忍精不射是他的专长。最晚年的时候,叫少女与他同床,倒并不是为了发生肉体关系,而是想吸取少女身上的充满青春气息的能量,以此来恢复自己的精气。为此家康精力绝伦。61岁生赖宣。66岁生市姬。德川将军家中寿命最长的是15代将军庆喜,77岁。其次就是家康,75岁。

这些固然都是不喜欢的因素。我认为,家康在死之前封神,将自己比照为东照大神,博弈天皇家的天照大神。也就是说,东有东照大神,西有天照大神。就像天边同时出现了二个太阳一样,这对日本人精神面的震撼是空前的。这恐怕才是不喜欢的深层原因。

我们阅读山冈庄八的《德川家康》,阅读山本七平的《德川家康》,阅读司马辽太郎的《霸王之家》,阅读隆庆一郎的《影武者德川家康》。在这些作家的笔下,德川家康显然是人而不是神,因为我们看到了他夹着尾巴做人的场面,看到了他吓得小便失禁的场面。但如果是人的话,那为什么在临死前留下的遗言,又不说人话而说神话呢?这是个谜。

这些固然都是不喜欢的因素。但在笔者看来,家康在死之前封神,将自己比照为东照大神,博弈天皇家的天照大神。也就是说,东有东照大神,西有天照大神。就像天边同时出现了二个太阳一样,这对日本人精神面的震撼是空前的。这恐怕才是不喜欢的深层原因。

我们阅读山冈庄八的《德川家康》,阅读山本七平的《德川家康》,阅读司马辽太郎的《霸王之家》,阅读隆庆一郎的《影武者德川家康》。在这些作家的笔下,德川家康显然是人而不是神,因为我们看到了他夹着尾巴做人的场面,看到了他吓得小便失禁的场面。但如果是人的话,那为什么在临死前留下的遗言,又不说人话而说神话呢?这是个谜。

在日本,神社、大社、神宫和宫是有区分的。神社是祭祀土地神的社。大社是神社的巨大化。神宫和宫是用来祭祀皇室祖先的。从历史上,皇室祖先以外的人物,作为祭神的神社用宫号来称谓的只有二个。一个是天满宫,一个就是东照宫。天满宫是为了祭祀菅原道真,其目的是镇魂,不让其怨灵作崇。东照宫呢?当然是为了祭祀德川家康。为什么要祭祀他呢?是不是为了镇住丰臣家的怨灵作崇,反向地先祭祀家康?因为家康的手上沾有丰臣家的血。1645年,日光东照社升格为东照宫。表明家康与天皇家趋向了同格。家康死前的遗言,还有将三池刀(家康的爱刀)的刀锋面朝西边埋葬的咒术。朝西是哪里?是京都,是御所。表明家康即便死后也要永远地诅咒天皇家。为什么要诅咒天皇家呢?因为他想做全日本的“天照大神”。

日本战国时代最后一位天皇,108代的后水尾天皇,对德川家可谓是深仇大恨。何以埋下这深仇大恨?最为卑鄙的就是德川幕府杀死了后水尾天皇与其他女宫所生的子女,只留下天皇与正妻和子(二代将军秀忠之女)所生的子女。目的是为了让和子所生之子能够顺利成为天皇。为此,一切妨碍德川家外戚地位的人都要被除掉。气得后水尾天皇用“三十六歌仙绘卷”配和歌来诅咒德川家。

秀吉死后被赐予丰国大明神,但家康灭了丰臣家后收回了大明神封号还不算,还派人爬上京都的东山阿弥陀峰,摧毁了丰臣墓碑。而自己则在死之前就定格自己为神君,并以东照大权现的神号,接受来自四方的朝拜。照司马辽太郎的说法,与其说家康是个天才,毋宁说他是一个怪胎。像他这样的伪善者,世界史上没有第二个。日本人对家康的不喜欢,深层的原因也在这里。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为何日本人喜欢织田信长,却对德川家康感觉一般 其实原因很简单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66688891.com/12/94903.html